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27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气量对西瓜枯萎病病原尖孢镰刀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摇床转速和装液量来控制不同通气量,对西瓜枯萎病尖孢镰刀菌株X.1.7 030527 02进行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当装液量相同时,尖孢镰刀菌孢子生长量随转速的增加而增加,而当转速<60r/min和>150r/min时,尖孢镰刀菌孢子生长量随装液量的变化差异不大,当转速90~120r/min时,尖孢镰刀菌孢子生长量随的装液量增加而减少.装液量越大,平均孢子萌发率越高,100mL/250mL装液量的平均孢子萌发率最高,比50mL/250mL和25mL/250mL分别高1.6%和4.05%.摇床转速对孢子萌发率表现在转速低孢子萌发率高的趋势.菌丝体生长量受通气量(装液量和转速)变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在单独和混合培养条件下,研究了番茄青枯雷尔氏菌的强致病力(RV)与无致病力菌株(RA)的生长能力的差异.单独培养时,24h前无致病力菌株的菌体生长量超过强致病力菌株,24h后强致病力菌株菌体生长量超过无致病力菌株,12h时无致病力菌株的生长速率是强致病力菌株的5.6倍,60h时无致病力菌株的菌量仅为强致病力菌株的0.37倍.混合培养时,混合比例RV RA<1时,两种菌株都呈正增长,但后者比前者增长快,当混合比例RV RA≤1时,强致病力菌呈负增长(-119.57%~-33.57%),无致病力菌呈正增长(84.50%~285.50%).随着RV RA值升高,增长率呈升高的趋势.上述结论表明:无致病菌株在一定的时间内具有高于强致病力菌的生长能力,当与强致病力菌混合时,能较快成为优势种群,这可能是人工大量施用无致病力菌株时,能有效地保护番茄植株在生长初期免受青枯病的危害,在短期内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的原因所在.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强致病力菌株又重新成为优势种群,这可能是导致无致病力菌防效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水稻马协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线粒体体外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选育出的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协A及其相应保持系协青早(简称马协B)为材料,分别从它们黄化苗中提取线粒体.一方面于体外测定线粒体能量代谢谱,进行热化学分析,得到一系列热力学参数和动力学参数,建立起反映线粒体体外能量代谢模式的热动力学方程.通过对不育系和保持系的比较发现,不育系线粒体在能量释放大小、代谢时间、能量代谢阶段的复杂性上明显低于保持系,从而得出不育系线粒体能量代谢水平低,造成供能匮乏从而导致不育;同时进行线粒体DSC(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发现不育系能量代谢的释活能(E)、释活指数(n)明显比相应保持系高,从而可得出,不育系能量代谢水平低,形成原因可能是不育系线粒体中参与能量代谢的酶系统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两个核背景(Mo17,77)的同核异质、同质异核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正常品系为材料,以合成的α-微管蛋白基因片段为探针,对玉米细胞质雄性不系转育前后的mRNA进行Northern杂交分析,首次直接从转录水平上了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在败育前后α-微管蛋白基因转录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α-微管蛋白基因在败育前后的转录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败育前的相对转录量大于败育后的相对转录量,证明了α-微管蛋白基因在花粉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与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以新选育出的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马协A及其相应保持系协青早为材料,分别从它们黄化苗中提取线粒体。一方面于体外测定线粒体能量代谢谱,进行热化学分析,得到一系列热力学参数和动力学参数,建立起反映线粒体体外能量代谢模式的热动力学方程,通过对不育系和保持系的比较发现,不育系线粒体在能量释放大小,代谢时间,能量代谢阶段的复杂性上明显低于保持系,从而得出不育系线粒本能量代谢水平低,造成供能匮乏从而导致不育;同  相似文献   
16.
10种棕榈科植物的RAPD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RAPED法对厦门植物园引种栽培的4属10种棕榈科植物样本进行了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从29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9个有效引物共获得RAPD谱带558条.多态性谱带占71.32%.利用UPGMA法对l0种棕榈科植物聚类分析.得其DNA的分子分类系统图.结果表明.棕榈属、琼棕属和鱼尾葵属聚类成一组.蒲葵属另成一组;棕榈属、琼棕属和蒲葵属中6种掌状叶型植物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47,羽状叶型的4种鱼尾葵属植物问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55;而羽状叶植物与掌状叶植物间的遗传距离达0.72.在同一属内,棕榈属内两种距离最近.蒲葵属两种最远.尽管分子分类结果与形态分类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但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棕榈等引种植物的分类鉴定和遗传多样性评价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花椰菜自交不亲和性的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和inter-简单重复序列(I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分别对5组花椰菜自交不亲和系和对应的自交亲和系的基因组进行指纹差异分析.采用10个10 mer随机引物和5个I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扩增片段分子量在0.3~5 kb之间,指纹图谱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较好.经过3次以上重复发现,ISSR4引物扩增图谱中,自交亲和系比不亲和系多扩增出3 800 bp片段;ISSR6引物扩增图谱中,除第3组外,不亲和系比亲和系多扩增出1 100 bp片段.结果表明,花椰菜自交不亲和系与自交系基因组DNA之间存在差异,扩增出的差异片段与花椰菜自交不亲和性相关,并可作为自交不亲和系和自交亲和系育种筛选的分子标记.初步探讨了花椰菜自交不亲和性的遗传机制及RAPD和ISSR技术在自交不亲和系选育过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紫外线对番茄青枯菌致病性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外线的亚致死剂量、致死剂量对青枯雷尔氏菌作用的实验表明:亚致死剂量照射不同时间对青枯雷尔氏菌强致病力菌株有不同程度地促进作用,而无杀灭作用及任何抑制和致弱现象;致死剂量照射对强致病力菌株和无致病力菌株影响不同,结果差异极显著,无致病力菌株对紫外线的耐受力要高于强致病力菌株.致死剂量紫外线对强致病力菌株处理2min,抑制率即达100%,致弱率为0;无致病力菌株照射2min与4min的处理,抑制率分别为70.3%和96.3%,处理8min以上,抑制率达100%.  相似文献   
19.
以毛西番莲的叶片为材料,经水提、过滤、旋转蒸发浓缩,得到毛西番莲酪氨酸酶抑制剂的提取物.研究该提取物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效应,结果表明,毛西番莲提取物对蘑菇酪氨酸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0.47 mg/mL,抑制机理为可逆混合型,其对游离酶的抑制常数(KI)0.56 mg/mL和对酶-底物络合物的抑制常数(KIS)为1.10 mg/mL.  相似文献   
20.
根据已报道的三角梅(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Willd)的核糖体失活蛋白(RIP)基因序列,以厦门本地艳紫三角梅(B. glabra Choisy cv. Sanderiana)为材料,通过RT-PCR技术扩增到其RIP成熟蛋白的基因序列BouM并成功转化番茄.经检测,BouM转基因番茄对蚜虫、蚂蚁及番茄灰霉菌都有很好的抗性作用,显示了其在植物抗病抗虫中的应用前景.但是同时转基因番茄对小白鼠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将其作为植物抗病虫基因利用时,其生物安全性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