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胜利油区多数油田总体上已进入中高、特高含水期,为了有效地控制产量递减和提高采收率,对部分油田进行了精细油藏描述和剩余油分布研究,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寻找剩余油的地质研究方法,认为构造、微型构造、沉积微相等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重要因素。结合对胜利油区DX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介绍了该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最近在新疆西天山西段靠近与哈萨克斯坦接界地区发现了一些金矿找矿新线索。值得特别关注的有两种矿化类型 ,有可能成为大型金矿 :即变质碳质碎屑岩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本区首次发现了一套黑色碳质片岩和石墨片岩 ,其中发育有黄铁矿 -石英细脉 ,含金量达 9×1 0 - 6 ,与产于乌孜别克斯坦的穆龙套型金矿地质情况相似。还发现了铜 -金高含量矿化 ,即水磨沟铜金矿 ,该矿床产于一套蚀变的中 -基性火山碎屑岩中 ,矿体赋存于近东西向的断裂中 ,矿石由黄铜矿、斑铜矿、孔雀石、黄铁矿、石英、绿泥石组成 ,具角砾状构造 ,平均铜含量 6.1 % ,金含量 3 .8× 1 0 - 6 。分析了本区金矿成矿的地质特征 ,指出矿化带呈近东西向展布 ,集中于分割本区三个地体的两条大断裂附近的韧性剪切带中 ,绿片岩相的变质条件和花岗岩浆活动对金矿的富集有促进作用。这些新发现表明 ,新疆天山西段的地质条件与金矿化特征与其西部邻国地区相似 ,中亚巨型成矿带可能已东延进中国新疆地区  相似文献   
13.
那拉提构造带位于天山西段伊犁盆地与南天山之间 ,出露宽度约 2 5 km,由早元古代片岩、片麻岩及混合岩、混合花岗岩组成 ;深层次韧性剪切带及叠加中 -浅层次剪切带发育 ;那拉提构造带南缘断裂明显 ,南侧为古生代浅变质黑色岩系 ;构造带北缘韧 /脆性剪切带宽度大 ,两侧岩石劈理化后易于混淆 ,故界线不明显。那拉提构造带基本地质特征可与邻国中天山对比 ,存在寻找国外类似大型金矿床的条件和可能  相似文献   
14.
在新疆特克斯和昭苏地区开展化探工作中结合 X射线荧光现场样品测试 ,进一步分析确定测区异常成矿元素赋存的矿物形式和可能的元素赋存状态 ,尤其是对赋存矿物形式的确定 ,对于指导勘探技术人员现场找准重要成矿异常部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