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汉诺坝玄武岩及其地幔橄榄岩、麻粒岩捕虏体的PGE分布特征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采用镍锍金预富集和中子活化法测定汉诺地坝玄武岩,地幔橄榄岩和麻粒岩捕虏体的Ru,Rh,Pb,Os,Ir,Pt等铂族元素和Au的含量。球粒陨石和原始地幔标准化后的PGE分布模式大体表现为:(1)平坦的(二辉橄榄岩);(2)负斜率式的(方辉橄榄岩);(3)正斜率式的(二辉麻粒岩和玄武岩)。另外,汉诺坝玄武岩和麻业岩捕虏体不呈强烈的Ir的负异常,二辉橄榄岩捕虏体也略有显示。  相似文献   
12.
常华进  储雪蕾  冯连君  黄晶 《科学通报》2010,55(20):2010-2017
桂北老堡组硅岩沉积在埃迪卡拉纪末期盆地深水环境中. 硅岩中铁组分, 如黄铁矿铁(FeP)、盐酸可溶铁(FeH)和总铁(FeT)含量之间的关系是区分氧化、缺氧含铁以及硫化环境的良好指示剂, 成为研究埃迪卡拉纪末期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的手段. 泗里口剖面老堡组硅岩样品中的黄铁矿含量普遍较低(<0.56%); 黄铁矿矿化度(DOP)在<0.01~0.78之间, 绝大多数样品低于0.45; (FeP+FeH)/FeT比值在0.27~0.84之间, 绝大多数样品高于0.38; 多数样品的FeT/Al比值在0.55~5.87之间, 平均值为1.1. 这些特征表明桂北老堡组硅岩的沉积环境基本以缺氧含铁为主, 较高的高活性铁含量和较低的黄铁矿含量指示当时盆地深水中H2S相对缺乏, Fe2+是富余的. 因此, 埃迪卡拉纪末期华南盆地的深水可能是缺氧但含铁的, 这为早期多细胞生命的出现和演化创造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苏鲁造山带超高压变质岩的差异性折返: 流体包裹体证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的南部和北部经历了具有明显不同的折返过程, 主要表现为在北部榴辉岩中有麻粒岩相叠加变质作用. 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 苏鲁高压-超高压榴辉岩矿物及脉石英中存在有五种类型包裹体: 在超高压-高压榴辉岩相条件下捕获的A型N2±CO2包裹体; 在榴辉岩发生麻粒岩相叠加变质作用期间被捕获的B型纯CO2液相包裹体; 在高压榴辉岩重结晶阶段被捕获的C型CO2-H2O包裹体和D型高盐度水溶液包裹体; 超高压岩石折返过程中最晚(角闪岩相退变质甚至更晚)阶段捕获的E型低盐度水溶液包裹体. 石榴石中密集分布的B型高密度CO2流体的发现为本区榴辉岩相岩石遭受了麻粒岩相叠加提供了又一佐证.  相似文献   
14.
荣城榴辉岩的氧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荣城3类经历过超高压变质的榴辉岩具有明显不同的氧同位素组成. 产于区域片麻岩和超镁铁岩中的榴辉岩具有通常榴辉岩的氧同位素组成, 而产于大理岩中的榴辉岩特别富集18O. 各类榴辉岩的石英-石榴石氧同位素温度大体指示榴辉岩的形成温度, 由此估计榴辉岩的峰期变质温度平均略高于800℃, 与其他地质温度计估计的温度基本一致. 荣城杨官屯大理岩中榴辉岩包体的δ18O值远比大别山和苏鲁地体其他地区的榴辉岩(包括大理岩中的榴辉岩包体)都高. 矿物的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荣城的榴辉岩形成温度总体上高于大别山和苏鲁西南部地区, 而不同矿物对估计的同位素温度数据分散反映该地区超高压榴辉岩抬升期间普遍遭受过叠加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储雪蕾 《科学通报》1995,40(1):62-62
自从Roedder发现地幔矿物含有原生的CO_2包裹体以来,CO_2这种形式的碳就受到研究地球深部流体性质的学者的密切注意.火山岩中超镁铁质捕虏体含有分布很不均匀的、纯CO_2或以CO_2为主要成分的CO_2包裹体.例如,浙江西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中早期形成的CO_2包裹体几乎为纯CO_2而晚期CO_2包裹体以CO_2为主.此外还有少量或微量的H_2O,CO,CH_4,H_2,SO_2和H_2S等挥发组分存在.  相似文献   
16.
贵州开阳晚震旦世磷块岩的硫同位素组成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储雪蕾 《科学通报》1995,40(2):148-148
Nathan和Nielsen和Benmore等人承认在碳氟磷灰石结构中的硫酸根(SO_4~(2-))作为类质同相取代磷酸根(PO_4~(3-)),并调查了自二叠纪以来的一些海相磷块岩中碳氟磷灰石内硫酸盐的硫同位素及磷块岩的成因、沉积和成岩环境.这里,我们将研究贵州开阳磷矿晚震旦世陡山沱期磷块岩的硫同位素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汉诺坝地幔捕虏体中的硫化物包裹体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汉诺坝玄武岩中二辉橄榄岩等捕虏体的地幔矿物内硫化物包裹体进行电子探针分析,查明了硫化物包裹体的主要组成,其Ni/Fe比值与原寄生地幔岩有关。二辉橄槛岩中硫化物包裹体中铁镍矿化物(均为镍黄铁矿成分)的Ni/Fe比值明显高于橄槛辉石岩的(以镍黄铁矿为主,部分为磁黄铁矿)。CO2包裹体的激光拉曼探针表明硫(H2S+SO2)在气相中普遍高于20%(摩尔百分数),与出现较多硫化物窝本包裹体有关。  相似文献   
18.
黄晶  储雪蕾  常华进  冯连君 《科学通报》2009,54(22):3498-3506
三峡地区九龙湾剖面陡山沱组帽碳酸盐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含量表现出两期明显的富集, 分别出现在帽碳酸盐岩底界以上0.8 和3.3 m附近, 是由于甲烷的渗漏和氧化造成短暂的还原环境. 帽碳酸盐岩中REE+Y配分呈现3种基本形态, 下部2.45 m内显示淡水环境, 与冰期之后的冰融淡水涌入吻合; 帽碳酸盐岩底界之上2.45 ~ 3.3 m可能因为深部海水的上涌混合, 表现出与古海水相似的形态; 在3.3 m以上受成岩作用的影响, 转变为HREE亏损的“帽型”配分形态. 3个阶段REE+Y配分形态的转变展示了冰期后浅海先是以淡水为主导(且因甲烷渗漏氧化出现短暂缺氧), 随着海进和深部海水上涌、淡水融入大洋盆地及后来浅海浮游(微)生物的繁盛, 造成水/沉积物界面附近又缺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储雪蕾 《科学通报》1984,29(15):923-923
本文提出一个热液矿床共生矿物的硫同位素平衡分馏模式,为前人的高温外推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纠正了他们的错误。 现在,人们已经了解热液中硫的地球化学行为。Ohmoto和Ryc指出,高温热液(T(?)  相似文献   
20.
南华-震旦系界线的锆石U-Pb年龄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中国地层委员会在2001年通过了中国的新元古代三分方案,新建南华系[1,2].新的系顶界置于陡山沱组之底;以冰期有关的地层从原震旦系分出,命名为南华系[1~3],取意于刘鸿允先生的“南华大冰期”[3,4].2004年3月,国际地科联(IUGS)又批准设立了Edicaran系,其GSSP定在澳大利亚南部沿EnoramaCreek出露的冰成岩石之上,即结构和化学都与众不同的层状碳酸盐岩的底界[5].如此,中国的南华-震旦系界线对应着国际上的Cryogenian-Ediacaran界线,而Ediacaran系就相当于中国的震旦系.Cryogenian-Ediacaran界线年龄原估计在610~635Ma之间[5].不久前,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