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91.
用Faraday磁天平研究了77K附近YBCO超导体的磁学性质,表明实验制得的样品类似于第Ⅱ类超导体,并且在转变温度以上遵循Curie-Weiss定律。该样品的T_o为87.4K,转变宽度为3.1K。样品的组成、烧结和冷却条件等对超导特性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92.
利用系统辨识方法,建立苯乙烯悬浮聚合反应过程的动态数学模型。在满足产品质量条件下,采用二级优化算法,求出反应时间最短的最优操作条件。计算结果经部分实验数据验证。探讨了该反应器的质量优化控制问题,提出两种优化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93.
成功实现了水相低温条件下稻壳纳米SiO2的表面改性.十六醇与纳米SiO2表面形成化学键合,十六醇的疏水性烷基链朝外排列改变了SiO2表面性质,由亲水表面变为疏水表面.表面改性操作在pH为8~10、90℃水溶液的条件下反应,120℃烘箱中干燥就可以达到.该方法避免了以往使用昂贵的硅烷偶联剂或者在高温有机溶剂环境下进行的缺点,有很好的工业大规模生产的前景.通过对反应条件的考察,提出了二氧化硅和十六醇反应的机理,对目前很多的无机物粉体表面改性机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
为了提高生物质各组分的综合利用率,利用生物质经汽相酸水解生产糠醛的残渣制备乙酰丙酸,通过对4种反应条件下的糠醛残渣进行纤维素分析,汽相酸水解制糠醛过程中纤维素的转化率可低于10%,且水解过程糠醛收率高于70%,乙酰丙酸收率高于50%;此外提高酸浓度和压力虽然提高了半纤维素的转化率,但过度的加压和提高酸浓度反而不利于后续乙酰丙酸的制备.  相似文献   
95.
以氨水作为催化剂,间苯二酚和甲醛为前驱体制备单分散酚醛(resorcinolformaldehyde,RF)树脂微球和碳微球.采用循环伏安法、电化学交流阻抗和恒电流充放电等方法对由RF树脂得到的碳微球的电化学性能的测试表明,其可以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在扫描速率为1mV·s-1时,比电容为175.9F·g-1,电阻为0.5Ω,循环500圈后仍保持94.4%的电容量,具有优异循环寿命.结果表明,由酚醛树脂制备的单分散碳微球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具有降低离子运输阻力和提高超级电容器稳定性的功能.  相似文献   
96.
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且时间较长,而水利工程受到汛期和工期的制约,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冬季施工,为保证施工质量,需要重点研究混凝土冬季施工。本文简单介绍了混凝土冬季施工的过程,为水工混凝土冬季施工提供参考,避免混凝土受到冻害,保证混凝土强度各方面要求。  相似文献   
97.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高强度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江西省面临的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了保障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项目组紧密结合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大力开展生态气象服务技术研究.基于多源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对江西省森林、湿地和农田等典型生态系统质量开展长期监测.利用气溶胶激光雷达和温室气体在线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98.
制备柿叶黄酮分散片并优化其处方及对其进行质量控制.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以崩解时间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柿叶黄酮分散片的最优处方;采用酶标仪测定柿叶黄酮分散片中芦丁的含量.最优处方所制得的柿叶黄酮分散片崩解时限为(30.4±4.65) s,分散均匀度良好,45 min内释放完全.其最优选的处方为:选择10%L-HPC为崩解剂,79.5%MCC:乳糖(3∶1)为填充剂,以0.5%硬脂酸镁为润滑剂.柿叶黄酮分散片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质量控制方法简单快捷,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99.
太湖蓝藻水华“暴发”的动态特征及其机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湖泊富营养化和有害藻类水华是目前全世界普遍面临的水域生态环境问题.太湖是典型的大型浅水富营养化湖泊,其富营养化导致的蓝藻水华"暴发"常常呈现时间和空间上的高度变异与不稳定性.以往的研究,无论是国际上流行的光合作用调节的藻类细胞上浮与下沉,还是国内流行的蓝藻水华"暴发"四阶段理论,都无法很好地解释太湖蓝藻水华"暴发"的时空动态变化特性.本文基于对太湖多次的野外观测与模拟实验,提出了关于太湖蓝藻水华"暴发"的全新概念性解释.在蓝藻细胞生长阶段,营养盐、温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较为显著,决定了蓝藻生物量的多少,为蓝藻水华"暴发"蓄积物质基础;在蓝藻水华暴发阶段,则主要受蓝藻细胞(团)浮力作用与水动力湍流作用的共同影响,决定了蓝藻水华出现后的规模、范围及位置.野外调查显示,在太湖这样的大型浅水湖泊,风浪作用条件下蓝藻细胞(团)在水柱中呈均匀分布;而当风浪消失后,蓝藻细胞(团)即迅速上浮形成水体表面可见的水华.蓝藻颗粒的上浮速度随着细胞团的增大而加快,适度的扰动促使蓝藻细胞团碰撞而形成更大的细胞团,更容易在水动力消失后快速上浮形成水华.湖流的辐合辐散是蓝藻水华上浮后形成可见的斑块形状、位置、漂移和聚集的决定因素.正是太湖地区风场高度多变与不稳定,才导致太湖蓝藻水华"暴发"的时空分布呈现多变的动态特征.上述研究结果澄清了长期以来一直困扰人们的太湖蓝藻水华难以监测、无法防控的问题,为蓝藻水华监测、预测预警、防控及应对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
茶叶品种鉴别的近红外光谱指纹图谱模式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结合主成分-马氏距离判别分析方法 (PCA-Mahalanobis distance discriminant analysis)方法对七种不同品种的茶叶进行品种鉴别。采集七种样品的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指纹图谱,原始光谱经过多元散射校正(MSC)预处理后,运用主成分-马氏距离判别分析方法 (PCA-Mahalanobis distance discriminant analysis,PCA-MD)对茶叶的品种进行判别。所得PCA-MD模型对七种茶叶的分类正确率均为100%,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分类能力。结论:运用简便、快速、无损的近红外光谱分析结合主成分-马氏距离判别分析方法,为茶叶品种鉴别分类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分析成本低、实用性强的鉴别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