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33篇
系统科学   30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850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90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22篇
  1997年   308篇
  1996年   19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泥质潮坪磁组构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丛友滋 《科学通报》1997,42(15):1637-1640
潮坪沉积的微结构层序序列及潮坪沉积单元是沉积学和比较沉积学研究的基本领域之一,并以沉积结构层序单元序列特征区分潮坪沉积相带、潮坪沉积层序及潮坪沉积特征.本文以沉积磁组构参量量值显示特征与沉积动力环境的相关关系,对现行开阔海岸泥质潮坪滩面及近代亚潮坪沉积剖面进行了系统测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磁组构参量量值的变化在滩面剖面的形态特征能够清晰地显示出潮坪沉积相带、沉积微结构层序单元序列及潮坪沉积层序是风暴沉积事件层序的叠加.研究还表明,沉积磁组构在沉积学及比较沉积学研究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2.
许继锋 《科学通报》1997,42(22):2414-2418
<正>近年来对秦岭地区勉略缝合带的研究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已有研究报道勉略混杂带中存在着蛇绿岩块,它们所代表的古洋形成于晚古生代,可能是古特提斯的一部分。但是,该地区是否存在真正的古洋盆,还缺少确凿的地质、地球化学等证据。最近李曙光研究了勉略带内的黑沟峡双峰式火山岩块,指出它们是初始裂谷向成熟洋盆转化阶段的产物。勉略带内是否保留有古洋壳的残余呢?本文报道了在勉略构造混杂带内发现的与蛇纹石化变质橄榄岩共生的高亏损N-MORB火山岩剖面,证明曾有真正的古洋盆存在。  相似文献   
943.
陈骏 《科学通报》1997,42(22):2419-2422
<正>我国的黄土-古土壤序列蕴藏着丰富的古气候变化信息。近几年的研究揭示出其中磁化率变化是较好的指示东亚夏季风演化的标志,可与深海沉积物氧同位素组成变化进行对比,为重建东亚古气候空间格局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数据。然而,由于人们对磁化率的成因和气候意义的理解仍在深化,因此,从黄土和古土壤序列中继续寻找比较确切的和更为敏感的古气候代用指标仍是当前黄土与古环境研究中的一项基本任务。电子顺磁共振(EPR)方法对于揭示天然体系中过渡族金属阳离子如Fe3+,Mn2+,V4+等的分布特征具有独特的功效,并被成功地用于研究成壤和化学风化过程。本文通过分析陕西洛川黄土和古土壤中Mn2+的电子顺磁共振谱发现,黄土中Mn2+的EPR信号可能是一种对东亚夏季风变化响应比较敏感的气候代用指标。  相似文献   
944.
低成熟阶段煤可溶有机质的热缩聚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春江 《科学通报》1997,42(6):631-633
近年来,煤成油研究在诸多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煤在地质地球化学演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及其与煤成油形成演化的关系的研究,是煤成油形成机理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将简要论述煤液态烃生成演化的重要规律之一——低成熟阶段煤可溶有机质的热缩聚作用.  相似文献   
945.
长效碳铵特性与应用效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志明 《科学通报》1997,42(8):874-878
我国现有可耕地面积104.5×10~5km~2,人均耕地面积仅8.67hm~2,化肥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约占33.7%.所产氮肥量约16×10~6t(折纯),其中碳铵约占51%.这是我国特有的氮肥品种,含有氮素和二氧化碳,肥效快,不板结土壤,但存在易挥发损失、不易贮存、肥效期短、氮素利用率低和易结成硬块等缺点.研究长效碳铵的目的是减少碳铵的氨挥发,降低转化为硝态氮的淋溶损失,提高氮素利用率与延长肥效期,在减少施肥量条件下能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经多年研究证明,该肥料具有明显的氨稳定作用及增加铵态氮在土壤中的贮存量.该项研究查明了使长效碳铵产生较大经济效益的DCD添加量;创建了系统生产法新工艺,从而实现了生产出新型碳铵的目的.  相似文献   
946.
毫米波衍射天线的设计与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振武 《科学通报》1997,42(9):921-925
利用衍射光学技术,设计制作的位相型Fresnel波带片,具有厚度薄、重量轻和设计灵活等特点,并且具有较高的衍射效率.目前在光学波段已制作出衍射效率高达97%的波带片.近几年来,人们在考虑把这项技术引入毫米波领域用于天线设计.但到目前为止,仅限于采用位相离散量化为台阶状的Fresnel波带片的型式,一般制作成2个台阶,较好地制作成4个台阶.因此衍射效率很低,导致天线增益不高.如,两个台阶的天线,设计参数为D/f=1.6,f=80mm,v=94GHz.当边缘照射为-10dB时,增益为35dB;4个台阶的天线,设计参数为D/f=1.5,f=400mm,v=11.8GHz.当边缘照射为-10.8dB时,增益不超过35dB.为克服台阶状的Fresnel波带片衍射效率低的弱点,我们设计并制作了具有位相连续变化型式的衍射天线.理论分析和实际测量均表明,这种衍射天线具有较高的增益和良好的电性能,加之具有厚度薄、重量轻的特点,因此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7.
青岛地区一次浮尘过程的来源及向海输尘强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李安春 《科学通报》1997,42(18):1990-1992
每年春季我国西北地区时有尘暴发生,严重地区平均尘暴日数达30d以上,是著名亚洲粉尘的主要源地.国外有许多关于我国大陆粉尘被吹扬到太平洋的报告.美、日、韩等下风国家高度重视我国大陆浮尘的来源、组成及强度等,有关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我国内陆尘暴的研究已取得可喜成果,近年来海洋气溶胶化学元素组成等也已有报道,但是,沿岸和海上的尘暴观测和研究尚未涉及.我国的渤、黄、东海位于西北风的下风方向和东亚粉尘向太平洋输送的通道上,在其沿岸进行浮尘的观测研究对水土保持、海洋环境评价与保护和海洋沉积学以及全球变化研究等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根据地面观测、天气图和卫星云图分析以及粉尘和降尘的测量和分析结果,对1995年3月11~12日青岛地区出现的严重浮尘天气过程的来源以及通过量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48.
中国科技期刊及论文在SCI中的国际地位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任胜利 《科学通报》1997,42(21):2343-2352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即科学引文索引)是国际上广泛承认的一种对科研成果(偏重于基础科学领域)的评价体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期刊和论文被SCI收录和引用的数量多少,普遍被认为是评价该国家或地区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实力和科技论文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近年来,我国科技情报系统和科研工作者也愈来愈重视和接受SCI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49.
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对师范院校体育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本文从如何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终身健身能力、组织和管理体育活动能力及健身指导能力等方面,就师范院校体育跟全民健身计划接轨问题,阐述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950.
纳米微粒SnO2的光限幅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灵敏快响应光电探测器的广泛应用,迫切需要研制一些光限幅器来保护这些精密仪器。光限幅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材料的非线性光学特性,因而选择合适材料并研究它的非线性光学响应是非线性光学中非常重要的课题。纳米微粒有相对大的比表面积,在微粒表面存在大量原子空位或缺陷,形成表面受陷态(trapped states)。在外界激光作用下,这些表面受陷态成为有效光生载流子的无辐射途径,导致大的热致折射率变化,形成瞬态热透镜。这个热透镜使信号光束出现扩散或会聚,通过选择样品相对位置,从而实现光束限幅效应。近年来,利用非线性光学原理的光限幅效应研究已有一些报道,大多采用的是有机非线性材料和体相半导体材料,但存在着材料稳定性差及限制效果不太理想等局限性。利用单光束Z-扫描技术,本文进行了表面修饰的SnO_2纳米微粒热致折射率n_2测量和它的光限幅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