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6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几种半导体在高压下的状态方程、电阻输运性质与相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半导体在高压下的物理性质,特别是导电性质的变化以及金属化相变,一直是人们很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对于进一步了解固体中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能带变化和导电机理等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探索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过去,人们已对固体(包括半导体)在高压下的状态方程、电阻输运性质和相变进行了广泛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而且已观测到很多新的现象和相变。  相似文献   
72.
液晶易受所接触基片的影响而规则取向,即所谓的定向或锚定。液晶定向技术,是制备液晶器件的关键技术之一。对液晶定向技术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 通过摩擦聚酰亚胺(PI)涂覆的玻璃基片来诱导液晶排列,是目前最常用的液晶定向方式。关于摩擦膜的定向机理,一种普遍的假设是液晶分子与摩擦所造成的具有一定取向的聚合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Barmentlo等人通过测量表面二次非线性以及光学相位延迟等方式,进一步论证了这一机制。然而,这些光学表征手段的表面分辨率低于1μm~2,因而只能提供一种宏观及平均意义上的证据。本文利用具有高表面分辨率的扫描探针技术:原子力显微术(AFM)和扫描隧道显微术(STM),从微观角度对摩擦膜定向液晶的机理进行了研究。作为比较,我们同时研究了PI Langmuir-Blodgett(LB)膜的结构及其液晶定向性能。  相似文献   
73.
()()崔春翔  ()吴人洁 《科学通报》1996,41(12):1147-1150
自反应原位复合材料由于其制备工艺相对简化、材料制造成本低、制成材料性能优异可控等优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在,自生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充分利用自生金属间化合物或陶瓷粒子的弥散强化作用,希望有足够体积分数细而硬的第二、第三相颗粒弥散分布于基体上,同时又能得到细化的基体组织。本文以通过气-液反应加快速凝固技术得到了纳米级TiN、AlN颗粒晶内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74.
()()王劲松  ()魏奉思 《科学通报》1996,41(19):1805-1807
电离层会受到外部能源的扰动,与扫过地球的行星际激波相伴随的电离层暴便是一个明显的例子。由于从行星际到电离层的一系列耦合过程十分复杂,究竟电离层暴参量与相应激波的参量之间存在何种联系,至今尚缺乏认识.为了探讨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1966~1976这11年间卫星在地球轨道附近探测到的行星际激波的资料和同期满洲里的电离层f_0F_2资料,新的结果表明,伴随行星际激波发生的电离层暴均具有相似的形态,其变化幅度与相应激波前后的动能密度跃变正相关,而激波所携带的行星际磁场的方向对此相关关系起着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75.
具有周期扰动的泛函微分方程的周期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广义度理论证明了一类具有周期扰动的泛函微分方程在对应齐次线性方程没有非平凡周期解的情况下至少存在一个周期解。推广了这方面的已知结果。  相似文献   
76.
利用cDNA-RAPD技术分析籼稻光敏核不育基因的差异表达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应用混合采样法构建了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敏感期可育和不育幼穗代表群,并对其进行了cDNA-RAPD分析。结果表明:混合采样法是可行的,可以避免常规采样引起的误差。在筛选的150个随机引物中,有83个随机引物扩增的条带安全相同,有34个随机引物扩增的带型相同,但存在扩增量的差异,有33个随机引物可在可育和不育幼穗cDNA 增出有差异的cDNA条带,多态性比率为22%。  相似文献   
77.
原始上地幔的Os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幔源橄榄岩包体及造山带橄榄岩的锇同位素^187Os/188Os比值与主量元素Al2O3含量相关的特点,获得了原始上地幔的锇同位素^187Os/^188Os比值为0.126 ̄0.127,落在uck和Allegre的原始地幔锇同位素组成(ALM)范围内,与Yin的Re-Os体系均一源(NUR)的锇同位素组成接近,显示原始地幔的同位素^187Os/^188Os比值可能低于普通球粒陨石和顽火辉石球粒陨  相似文献   
78.
耕作土壤可蚀性颗粒的风洞模拟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风洞实验室对半干旱地区3种典型土壤进行风蚀模拟测定,并通过粒度分析,揭示了耕作土壤可蚀性颗粒的粒径范围,组合特征及不同粒组含量随侵蚀风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79.
大豆属植物导管分子中不同类型内含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光学显微技术对大豆属植物根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中侵填体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在半野生大豆的导管分子中存在细胞型、橡胶型和晶体型侵填体,且数量较多;其他三种类型的大豆导管分子中只含有细胞型侵填体,栽培大豆导管分子中侵填体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80.
大豆属4种类型植物离析导管分子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导管分子离析及光学显微技术,对大豆属4种不同类型植物茎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进行了比较结构学研究。结果表明:野生、半野生、半栽培和栽培大豆茎离析导管形态存在明显差异,即: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半栽培大豆,栽培大豆的导管分子长度依次缩短,直径依次增大,根据导管分子演化原理,认为野生大豆导管分子较原始,栽培大豆导管分子的演化地位较高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