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银/二氧化硅介孔复合体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孔固体系指孔径为2~50nm,孔隙率大于40%的多孔固体,其孔的数量可高达10~(19)g,比表面积可高达900m~2/s,故介孔固体在催化、吸附、分离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根据孔的排列,介孔固体可分为有序和无序两种。若将纳米尺度的颗粒(金属或非金属)置于介孔之中则形成所谓的介孔复合体,颗粒呈弥散分布,互不连接;由于孔-颗粒界面处的相互作用,从而可显著改变颗粒的性质。近几年来有关介孔复合体的研究时有报道,但主要是非金属粒子-有序介孔固体复合体及化合物(半导体)-无序介孔固体复合体的研究。而纳米金属粒子与无序介孔固体复合体的研究尚不多见。尽管Ag与无机化合物的纳米复合材料(与本文的介孔复合体含义不同)已有一些报道,也有人在多孔玻璃中制备成颗粒间基本是互为连接的Ag/SiO_2混合物,但将纳米Ag颗粒放入介孔固体的孔中而形成均匀、弥散分布的介孔复合体尚未见报道(就我们所知)。本文报道纳米Ag与SiO_2介孔固体之间的复合体的制备。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利用美国伯克利Lawrence实验室的Mevva金属离子注入机在退火后的纯铁表面进行多种元素离子注入.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表层合金及次表层中的第二相作了电子衍射结构分析,并研究了离子注入所形成的表层耐蚀合金的组织、结构及其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纯铁表面注入能量为38~55keV,剂量为(0.5~6)×1016/m2的Cr+,Ni+,Ti+多种元素的离子,能在表层形成非晶+微晶型的耐蚀合金,次表层中形成Ti2Ni合金第二相,并有大量位错。  相似文献   
3.
作者借助X-衍射、能谱等分析手段对马氏体不锈钢表面激光熔化处理后的组织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激光照射后,熔化层近乎无扩散凝固,致使凝固成分均匀分布;凝固组织呈辐射状柱晶,但无晶体择优取向。还对激光加热及随后冷却期间进行了传热分析,并对上述结果及组织形成机制作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4.
在药物设计合成过程中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工具,其中,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方法的应用最为广泛.文章简要介绍了姜黄素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原理方法,综述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分析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在指导姜黄素类似物设计合成方面的现状,对3D-QSAR方法指导设计姜黄素类似物合成进行了展望,同时指出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采用液相激光烧蚀法制备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研究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生长与微结构.XRD、TEM、XPS等表征表明:此方法可在室温条件下一步获得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胶体,颗粒直径约50nm,尺寸分布窄,分散性好,从而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结合微观表征与激光诱导的瞬态等离子体分析对TiO2纳米颗粒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离子注入对退火后的纯铁表层结构及抗蚀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注入硼离子或钼离子,可获得表面非晶薄层;铬、钼多元素离子注入,在非晶层下得到第二相,并有较明显的过渡层;经氮离子来混合镀硅,可获得较厚的表面非晶型的陶瓷层;采用上述离子注入工艺,可使纯铁的抗腐蚀性能显著提高,其中氮离子束混合处理有最佳的表面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液相激光烧蚀法制备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研究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生长与微结构.XRD、TEM、XPS等表征表明:此方法可在室温条件下一步获得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胶体,颗粒直径约50nm,尺寸分布窄,分散性好,从而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结合微观表征与激光诱导的瞬态等离子体分析对TiO2纳米颗粒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也日益增加.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用户充电多样性需求并提高充电设施利用率,本文在考虑出行距离、充电电价以及充电站排队情况等三种影响因素下构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提出了一种多因素下基于充电站路网拓扑结构的电动汽车充电路径规划方法,为用户规划充电路径与充电站选择.首先,该方法在能耗约束的前提下基于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进行充电引导,为求解多目标最优引入信息熵的概念来确定各参数影响权重.其次,针对用户充电需求的差异性问题,提出了三种不同目标下的规划方法以降低用户充电成本.此外,本文构建了站点随机充电服务排队模型并进行敏感性分析以研究充电站服务能力对充电成本的影响.以某地区路网为算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用户充电出行成本并合理规划出行路径,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充电选择和站点配置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遮挡是造成太阳电池组件输出功率降低的原因之一,研究这一因素可以让人们正确认识遮挡造成的后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通过对单片电池进行不同比例的遮挡,分别测试了单晶硅、多晶硅两种太阳电池组件性能变化和对蓄电池充电的影响,并对两种太阳电池造成影响的差异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0.
由于函数y=y0+Aexp(Bx)是非线性的,因此其中参数y0,A,B的拟合较线性回归要复杂得多,并且难以唯一确定,因为它们往往与所给的初始值有关。本文提出了黄金分割与线性回归相结合的迭代方法及其算法。该算法能确保参数的唯一确定,而与拟合时所给的初始值无关。通过对两个常见实例的计算已证明了这一点,并且表明该算法简单、快速而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