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2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409篇
系统科学   354篇
丛书文集   254篇
教育与普及   8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现状及发展   37篇
研究方法   17篇
综合类   744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287篇
  2013年   382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492篇
  2010年   442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580篇
  2007年   583篇
  2006年   475篇
  2005年   461篇
  2004年   400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353篇
  2001年   385篇
  2000年   241篇
  1999年   239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卟啉杀虫剂对稻蝗的毒杀作用及机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太原晋源区的中华稻蝗为材料,用以5-氨基乙酰丙酸(ALA)为主要成份的卟啉杀虫剂作用蝗虫,7d内处理组雄虫全部死亡,而对照组雄虫死亡数约为一半,雌虫死亡数在低浓度下无明显差异.用荧光检测法和考马斯亮蓝蛋白测定法对试虫作进一步的毒性分析,发现卟啉杀虫荆作用于蝗虫后,导致雄虫体内每克组织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A分析组平均降低73.049mg/g,B分析组降低106.271mg/g.雌虫体内每克组织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不显著,A分析组平均降低22.741mg/g,B分析组为6.640mg/g.由此得知,卟啉杀虫剂对试虫的作用效果与试虫体内每克组织蛋白含量呈相关关系.此外,分析表明,卟啉杀虫荆作用于试虫后,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试虫体内每毫克蛋白原卟啉Ⅸ(PpⅨ)的含量普遍提高,这一点与Constantin A.Rebeiz的部分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同时还发现,A分析组中雄虫平均每毫克蛋白PpⅨ含量处理组比对照组高0.351gg/mg,雌虫的高0.277pg/mg,前者比后者多0.074pg/mg.B分析组中雄虫平均每毫克蛋白PpⅨ含量处理组比对照组高0.171μg/mg,雌虫的高0.103μg/mg,前者比后者高0.068μg/mg.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卟啉杀虫剂对试虫的作用效果与试虫体内每毫克蛋白中PpⅨ含量呈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卟啉杀虫剂对试虫的作用效果是由PpⅨ的光敏毒性引起的.  相似文献   
72.
飞蝗五个自然种群的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检测飞蝗Locusta migratoria(Linnaeus)2个亚种5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11个随机引物扩增共产生了163条带,其中多态性片段为156条.Shannon信息指数和Nei’S指数对RAPD数据的分析表明: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不同种群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同时,东亚飞蝗种群间出现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遗传分化系数分别为36.09%和33.85%.用UPGMA对Nei’S遗传距离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东亚飞蝗不同种群的亲缘关系较近,而它们与亚洲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igratoria(Linnaeus)关系较远.由Nei’S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可以看出,东亚飞蝗不同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均小于东亚飞蝗与亚洲飞蝗之间的遗传距离.由Mantel软件检验得出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的相关性系数r〈0.7,表明这5个种群亲缘关系的远近与地理距离无相关性.同时,还结合等位酶种群遗传结构研究结果综合分析了上述东亚飞蝗4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分化,表明RAPD可检测出更高水平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73.
阿米西达水悬浮剂防治苹果病害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功效的仿生性杀菌荆25%阿米西达(Amistar)水悬浮剂在苹果病害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技术和定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5%Amistar SC除对嘎啦品种有药害外,对红富士、新红星、北斗、澳州青苹等6个骨干品种均无任何不良影响,使用安全;同时。25%阿米西达sc对苹果白粉病、黑星病及斑点落叶病等3种主要病害均具有显著防治效果。使用浓度1:2000~1:2500,防治效果为80%~90%;在广谱性和防效上显著优于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常规性的苯并咪唑类、三唑类及代森类的杀菌剂品种.应用上重点应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间隔7~10d喷1次,连喷3~4,次为宜,同时与其它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如苯并咪唑类、三唑类等内吸性杀菌剂混用或交替用药.在以红富士、新红星等品种为主栽品种果区的无公害苹果生产病害管理体系中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4.
关于实验室静电防护的若干基础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静电来源及放电原理,分析了静电放电对设备和元器件所产生的危害,提出了实验室在接地系统、人员、设备以及环境等方面的防静电措施.  相似文献   
75.
在人类交流信息、情感和动机暗示的广泛能力之中,面部是其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具有真实感的三维人脸模型的构造和动画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的研究课题.如何能够便捷有效的构造出具有真实感的三维人头部模型是其中一个难点.本文介绍了一种三维人头部模型的构造方法.该构造方法基于一个已存在的三维头部的无个体特征的一般模型,该模型可以经过调整而创造出具有个性特征的头部模型;借助于从两张从正交角度拍摄的普通的某个人的二维照片上采集到的能够反映该个体特征的数据参考点作为控制点,通过DFFD(Dirichlet Free-Form Deformation)的自由变形方法,调整该三维头部模型,进行非线性变形,向特征人面部结构逼近,从而构造出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头部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对该方法的一种改进,即对用来进行控制非线性变形的参考点赋以不同的权值,进行分层次控制,从而使得三维头部模型能够更精确的再现个体特征.  相似文献   
76.
三种体绘制算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绘制技术是一种能够准确反映出数据内部信息的可视化技术,本文介绍了3种常用体绘制算法:光线投射算法,足迹算法和错切-变形算法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它们的性能并对它们的改进作了进一步的讨论,最后给出了结论并对这3种算法的前号作出了的展望.  相似文献   
77.
研究了不同生长条件下UV B照射培养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UV B照射培养过程中,酵母细胞核酸含量变化明显;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出现凝集现象,酵母菌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接种量小于1×107 /mL时,酵母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实验,较高接种量时生长受UV B影响较小。使用pH5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配制培养基,则可以降低UV B照射培养过程中的酵母细胞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8.
煤矸石制多孔玻璃微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以煤矿的废弃物——煤矸石为原料,使用立式成珠炉反应装置,利用热分相和酸浸析方法制备了多孔玻璃微珠。应用氮吸附静态容量法,获得该多孔玻璃微珠的氮吸附等温线、比表面和孔分布曲线,并探讨了多孔玻璃微珠的吸附特性和成珠条件。结果表明:1273K温度的立式成珠炉内,在833K热分相温度、3tool/L HCl酸浸析条件下,煤矸石和添加剂粉末可制得孔径分布在12nm左右、孔隙率较高的白色多孔玻璃微珠。  相似文献   
79.
建筑与景观的形态整合:新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建筑与景观的形态整合探讨了近年来出现的新策略,分析了这些新策略的背景、发展、特征与例证.景观的场域性关注于整体景观的深层结构,其中建筑的形态来自于多重控制系统的复合叠加.对地表的操作主要来自于大地艺术的影响,其中包含着屋顶/地表的互逆.原型形态基于集体无意识而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人工与自然的对比与张力.这些新的策略促进了当代建筑形态的多元化发展,并提示走向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和景观营造学的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80.
在粗糙集理论框架内研究基于不完备信息系统的决策规则"真"的一般概念,讨论在一般"真"意义下最优决策规则的统一获取算法,其中首先探讨了在研究不完备决策系统时的基本考虑,然后讨论了决策规则的"真"的一般框架,引入了在一般"真"意义下广义决策向量概念,以此为基础,研究了最优决策规则的形式获取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