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9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0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茉莉酸类物质的生物合成及其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茉莉酸(JA)是脂类起源的并在植物界广泛存在的一种重要的信号分子,在植物防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反应及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中介绍了茉莉酸生物合成,钙离子在茉莉酸信号传导中的作用及其钙离子的来源,环核苷酸门控的离子通道可能参与JA诱导的质外体钙离子动员等,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2.
育楠 《科学通报》1998,43(14):1481-1481
内脏痛的历史与人类同样久远,与其他痛觉感受相比,内脏痛的感受更为复杂,但有关的机制研究进展却十分缓慢,这与其重要的临床意义并非相称.关于大脑皮质是否参与内脏痛的感受和调制曾有过争议,因内脏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其伤害性反应必然上升到皮层进入意识领域,但迄今支持这种推断的实验证据却十分有限.早在50年代,科学家就发现内脏冲动传入到皮层体感区域,即内脏大神经代表区.陈京红、滕国玺等人的研究(见本期第1467页)认为,该区存在内脏伤害性感受神经元(VNNs).由于在体实验的皮层细胞内记录方法较难,电极在细胞内稳定时间易受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83.
为获得一种具有吸附及光催化双重性质的复合光催化剂材料,以波纹型陶瓷纤维为基材,以疏水性分子筛为吸附剂,以钛酸丁酯为钛源,通过浸渍焙烧法制备了一系列TiO_2-分子筛/波纹型陶瓷纤维复合光催化剂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紫外-可见漫反射、氮气吸脱附对催化剂的晶体结构、颗粒形貌及吸光度等进行了测试。以3 290mg/m3的气相甲苯为模型污染物,评价了该系列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波纹型陶瓷纤维特殊的孔道结构,提供了大的宏观表面积,有利于分子筛和催化剂的负载,解决了内部光照问题。光催化与吸附相结合后比单纯吸附及单纯光催化效果更好,在分子筛负载量为45.52%时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在TiO_2负载量为12.97%时,光降解甲苯效果最佳;且研究发现增大再生空速与延长光照时间均有利于催化剂的再生。  相似文献   
184.
目的:探究国际人口迁移规模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人口迁移选择指数表示人口迁移规模,划分人口迁移中心;在ArcGIS软件支持下,对世界各国的人口迁移、迁出规模进行空间可视化,发现空间规律。结果:(1)国际人口迁移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发达国家和传统移民国家为主要迁入区,亚太地区为主要人口迁出区;(2)按照人口迁移吸引中心的强弱可将吸引中心分为3类:强势吸引中心(综合迁入指数/综合迁出指数gt;10)、次级吸引中心(综合迁入指数/综合迁出指数为5~10)和弱势吸引中心(综合迁入指数/综合迁出指数为1~5);(3)发达国家和石油生产国为主要的人口吸引中心,人口数量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为人口迁出中心;(4)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差距、世界政治环境以及迁移政策都会影响国际人口迁移特征。结论:国际人口迁移中迁入地与迁出地表现不同的规模特征与空间特征,影响迁入、迁出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85.
通过SPH方法的基本理论并结合Navier-Stokes方程,利用C语言研发了考虑油膜非线性流动性行为的软件系统,对滚动轴承微接触区域油膜进行了假设并建立了SPH数值计算模型,用不同的油膜粘度系数对滚动轴承微接触区域在富油条件下的油膜流动行为进行了探讨。根据极速启动的实际工况,模拟富油静压状态下在一定的粘度值不同时刻油膜粒子的压强变化,结果表明油膜压强在不同时刻呈现非线性变化的规律。并通过对粘度值的改变,探讨其对油膜粒子压强的影响,以揭示滚动轴承在复杂接触区域中油膜粒子的运动特性。  相似文献   
186.
研究以珠江的8个入海口为采样点,通过测定珠江口水体中重金属含量,对海洋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Zn>Se>Ni>Cr>As>Cu>Pb>Cd,大部分重金属浓度均达到海水一类标准且低于国内外大部分流域.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的来源有两个方面.Cr-Ni,Cr-Se,Ni-Cu,Ni-Se,4组重金属元素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其污染源相近.此外,本研究采用商值法和物种敏感性分布法(SSD)分析了珠江河口水域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除了个别河口处于中度生态风险,其他均处于低生态风险.拟合物种敏感性曲线结果表明珠江河口水域8种重金属的PAF值均小于5%,联合生态风险(msPAF)处于低水平.  相似文献   
187.
对纳米铜粉进行硝酸剥蚀和表面改性,研究剥蚀程度和表面改性剂的用量对纳米铜粉分散性能的影响.应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I-IR)对剥蚀和改性后纳米铜粉的组成、颗粒大小、表面状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硝酸剥蚀可以起到细化纳米铜粉颗粒的作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在对纳米铜粉表面改性的同时抑制Cu2O的产生.剥蚀改性后的纳米铜粉的分散稳定性明显优于未剥蚀改性的纳米铜粉.  相似文献   
188.
189.
本文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出发,介绍了我国贫困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90.
传统物流业向数字物流方向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深入研究数字物流技术的国际竞争态势和前沿热点,从而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前瞻性布局与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采用Logistic模型、专利计量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从时间发展、主要竞争国家对比、技术分析等3个角度,对数字物流领域技术生命周期、国际竞争态势、前沿热点领域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物流技术的前沿热点集中在信息通信、数据图像处理、机械分拣、无线传感等领域;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德国在全球数字物流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其中,中国数字物流技术研究起步较晚,但后发优势较强,近十年专利申请量呈“指数”爆炸式增长。但是,与美国相比,中国在数字物流前沿与核心技术领域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建议围绕“数字+物流”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数字物流技术的“软硬”自主可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