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1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了氯酸钾在酸性条件下用甲酸还原 ,以过碳酸钠为稳定剂制备稳定性二氧化氯的新工艺 .探讨了投料比、温度、硫酸浓度对二氧化氯产率的影响 .研究了二氧化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 .  相似文献   
12.
苏北超高压变质带榴辉岩型金红石矿床及其成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苏鲁超高压变质带南部数千个榴辉岩体中,已发现了40个含金红石榴辉岩体,金红石储量达数百万吨。在综述、分析该带榴耀岩的空间分布、岩石矿物学、含矿性等特性的基础上,确定了块状榴辉型和片麻状榴辉岩型两种主要矿石类型。金红石在矿石中主要呈包裹体、粒间充填、蚀变残余和热液充填四种赋存形式,分别代表了四个不同的形成阶段。电子探针分析显示,在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期间,富含Na的深部流体对金红石的成矿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该矿床属典型的榴耀岩型金红石矿床,在成因上与超高压变质作用有关,类似于挪威的Engebφfjellet、俄罗斯的Shubino村和意大利的Pian Paludo矿床,而不同于我国已知的主要金红石矿床。  相似文献   
13.
肉桂酸异戊酯是一种重要的高级香料,具有可可香味,广泛用于食品和日用化工等领域.合成肉桂酸异戊酯的传统方法是以硫酸为催化剂直接酯化生产肉桂酸异戊酯,硫酸同时具有酯化、脱水和氧化作用,产生一系列副反应,后处理繁杂,产品质量差,收率低,污染环境,同时硫酸对设备具有严重腐蚀,使产品成本升高.因此,国内外都在探索代替浓硫酸的新型催化剂.笔者将对甲苯磺酸用于催化合成肉桂酸异戊酯,取得较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探究无菌大鼠深二度烫伤创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后机体的炎性反应,试验应用无菌大鼠及SPF级大鼠分别建立深二度烫伤模型和烫伤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分析愈合过程、炎性反应及病理变化。方法20只6周龄雌性Wistar无菌大鼠,在超净工作台内采用恒温恒压烫伤仪94℃作用8 s造成大鼠深二度烫伤,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伤口感染浓度为1×1~08CFU/m L金黄色葡萄球菌0. 5 m L,一组不做处理,创面保持无菌状态; 20只6周龄雌性SPF级Wistar大鼠,在相同条件下烫伤,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伤口感染浓度为1×10~8CFU/m L金黄色葡萄球菌0. 5 m L,一组不做处理。分别观察4组大鼠的伤口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和愈合时间,并在烫伤前(0 h),烫伤后24 h、48 h、3d、5 d、7d、10 d、14 d时取血清,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α(IL-1α)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变化;烫伤后24 h、3d、7 d、10 d伤口处皮肤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无菌大鼠伤口脱痂及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其他3组(P<0. 05);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SPF级大鼠,结痂、脱痂及愈合时间显著长于其他3组(P<0. 05);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SPF级烫伤大鼠组由于双重损伤使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1α水平升高,且在烫伤后72 h显著高于其他3组(P<0. 05);无菌大鼠由于对烫伤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刺激反应激烈,烫伤后血清TNF-α、IL-1α和EGFR水平迅速升高,且在烫伤24 h时显著高于2组SPF大鼠(P<0. 05),在烫伤48 h时血清EGFR水平显高于两组SPF大鼠(P<0. 05)。病理显示,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SPF烫伤大鼠伤口处新生血管及肉芽组织生成时间均长于其他3组;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无菌烫伤大鼠伤口处新生血管及肉芽组织生成时间均短于其他3组。结论 无菌大鼠由于其免疫系统处于休眠状态,受到烫伤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双重刺激,迅速激活其全身免疫系统,加快了伤口愈合; SPF烫伤大鼠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后产生的多种免疫逃避分子加重了机体的炎性反应,延缓了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5.
16.
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化形成的特殊城市气候,是现代都市的典型气候特征之一.城市热岛效应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它的形成与城市下垫面性质和城市能耗等许多因子有关.从城市热岛效应概念入手,分析朝阳市热岛效应的存在,并探讨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乙醇为溶剂,合成了三唑酮氯化铜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组成为CuL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破伤风疾病模型,以期完善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的研究。方法采用ICR小鼠作为实验动物,通过腹腔注射破伤风痉挛毒素(TeNT),观察小鼠行为变化,观察和比较各组小鼠的肺部、肝部、脑部组织外观及组织病理变化。结果破伤风痉挛毒素进入机体内,可以阻断平滑肌收缩和离子通道,造成机体痉挛、四肢强直、角弓反张,最终导致机体死亡。切片观察到脑部小胶质细胞弥漫增生,引发肺部感染,肝组织内胆管增生。当毒素剂量低于10 -4 试验量时,破伤风痉挛毒素不会导致小鼠死亡。结论成功建立ICR小鼠破伤风疾病模型。  相似文献   
19.
以1-甲氧基-2-丙醇为原料,采用次氯酸钠氧化法合成了甲氧基丙酮,纯度≥98%,收率为65.9%,与其它合成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转化率及收率较高的优点,并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20.
双扩散对流与成矿元素富集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沉积盆地热液改造矿床的成矿特点,认为呈分散状态存在的成矿元素从矿源层到赋矿层的漫长时期内,至少发生过一次富集过程.驱动成矿流体运移的驱动力,除了重力驱动、压力驱动外,还可能存在双扩散对流驱动模式.其次利用双扩散对流方程建立了在双扩散对流驱动下成矿流体富集机制的数学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取不同Rayleigh-Darcy数Ra对成矿元素的富集范围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显示对不同的Ra取值,在沉积盆地基底隆起的上方或隆起的斜坡部位,均发生了富集作用.模拟证实若隆起部位存在断裂,同时有盆地流体流向此隆起和断裂区域,那么双扩散对流系统更有利于成矿元素的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