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深基坑开挖FLAC数值模拟计算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华东  霍达  陶连金 《河南科学》2005,23(6):859-862
基于北京地区深基坑开挖的实例,对多层土加两道钢支撑一道锚杆情况做了相应的FLAC数值模拟计算及分析.由计算结果得出以下结论:数值模拟水平位移预测总体是偏于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将模拟退火算法应用于桁架结构离散变量优化问题,提出新的用于离散变量的退火邻域结构,进行了三杆和十杆桁架结构模拟退火算法优化计算,并与遗传算法和传统优化设计方法的优化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拟退火算法对桁架结构离散变量的优化问题更加有效,且新的邻域结构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提高了算法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朱俊锋  王东炜  霍达 《河南科学》2006,24(6):852-856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是以体系可靠度理论为基础的.在体系可靠度的计算中涉及到相关性问题,它对体系可靠度的分析结果产生重要影响,需要加以考虑.文中基于层间位移,把层间位移作为随机变量,以层间变形破坏为主要失效模式,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高层框架结构在小震作用下进行了失效模式相关性研究,得出了高层框架结构在小震作用下部分失效模式相关性统计规律.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碳化深度模糊预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郭院成  霍达 《河南科学》1998,16(4):437-441
本文基于一般工业厂区环境特点及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特点,建立了各种不同类型工作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碳化深度的模糊预测方法。对决策混凝土结构的抗侵蚀性设计及在役结构的剩余安全使用时间的预测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姜雪峰  滕海文  霍达 《河南科学》2005,23(6):888-891
在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钢筋混凝土单跨简支梁实体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混凝土中的钢筋在单一位置,不同位置相同损伤程度,不同位置不同损伤程度的多种损伤工况下,进行了全面的数值仿真模拟,对应变模态在钢筋混凝土桥梁检测中对钢筋损伤定位及相对损伤标定方面的性能进行全面的研究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应变模态对梁底受拉钢筋的腐蚀损伤具有良好的敏感性,能准确地标定损伤的位置及相对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6.
钢筋混凝土多高层剪力墙在小震下的失效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俊锋  王东炜  霍达 《河南科学》2005,23(6):880-883
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与分析中,结构体系可靠度的概念和思想已日益为人们所接受,但它的计算却一直是一个难点问题.特别是在体系可靠度的计算中涉及到了失效约束或者失效模式间的相关性问题.本文以层间位移为分析对象,采用蒙特卡罗方法,对多高层剪力墙在小震下的结构反应进行了失效相关性的分析研究,得出了多高层剪力墙结构在小震作用下的部分失效相关性规律.  相似文献   
17.
侯颖  霍达  腾海文 《河南科学》2010,28(1):54-58
将梯度优化法与有限元法相结合,研究了结构失效模式可靠度对随机变量的敏感性,并用PNET法分析了结构系统强度可靠度对随机变量的敏感性.通过算例,分析刚接和半刚接钢框架系统强度可靠度对多个随机变量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结构系统强度可靠度对梁柱截面抗弯弯矩和部分荷载的均值和变异系数敏感性显著,对梁长和柱高的变异系数敏感性较小;半刚接结构的强度可靠度对半刚性连接极限弯矩的均值和变异系数较为敏感,特别当其变异系数较大时,结构的系统可靠度对其取值尤为敏感.  相似文献   
18.
以桥长和圆心角为参数建立了30个二等跨连续弯箱梁桥模型,拟合出跨中和支座处不同荷载单独作用时的控制截面角点上的正应力与自重正应力之比(自比重)随圆心角(或桥长)的关系曲线,并对这些自比重曲线进行详细讨论,总结出各种荷载自比重随2参数的变化规律,对工程设计提出建议和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9.
多维地震动作用下隔震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多维地震动作用下隔震桥梁结构的水平向和竖向振动反应.首先建立了隔震桥梁结构的非线性运动方程,根据非线性随机振动理论对运动方程进行了等效线性化处理,并采用实模态法获得了等效线性方程的解析解,提出了结构响应的计算公式.最后给出了多维地震动作用下隔震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算例,计算结果显示了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南海海底天然地震台阵观测实验及其数据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的海底天然地震观测由于技术上的困难而极富挑战性.为了在这一领域积累经验,同时揭示南海中央海盆残留洋脊下的岩石圈结构,在南海深海区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被动源海底地震仪(OBS)台阵观测实验.本文简述了此次实验的仪器、OBS的布放和回收状况,着重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所收集的海底地震记录的数据质量.地震波形分析表明回收的OBS记录质量良好,来自远震、区域性地震和马尼拉俯冲带内的小震的主要震相都清晰可辨.海底背景噪音频谱分析显示OBS记录的噪音水平要高于全球平均噪音模型,且水平和垂直分量的数据质量存在差异,反映了洋流对于OBS各分量的不同影响及各分量与海底的耦合状况;在5~10 s周期范围内,多个OBS台站存在着一个噪音低值区,且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在此频段噪音水平很接近.这一特征与开放大洋的噪音特征不同,说明南海这一边缘海的双频微噪音(double frequency microseism,DFM)的能量来源并不是远源.还利用瑞雷面波的偏振方向规律确定了OBS台站水平分量的方位,并对典型地震的瑞雷面波进行了频散分析.此外,还总结了这一实验对于在南海进行长期的海底天然地震观测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