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3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试验评估是促进装备系统作战能力生成和实战化应用的重要手段。无人集群依靠自组网实现复杂交互,具备典型的智能性和涌现性,开展无人集群试验评估研究面临着指标不清、标准模糊、技术方法落后等难题。为了进一步推动无人集群试验评估理论研究,对国内外已开展的无人集群试验评估相关规划和项目实践现状进行了概述。面向评估指标设计和评估方法研究两个试验评估关键环节,首先对已有无人集群评估文献中使用的指标进行了分类梳理,并分析了现有研究在指标选取和构建方面的特点与不足;然后,结合不同无人集群关键技术研究中涉及的评价指标,提出了面向无人集群关键技术能力的评估指标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含义及计算方式,将已有指标划分为基础指标和综合指标2类,分类介绍了可用的评估方法,期望为后续无人集群试验评估的指标构建和评估方法选取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42.
李智慧  逯翔  高云  刘少军  陶敏  肖蘅  乔云倩  张亚平  罗静 《科学通报》2010,55(35):3358-3366
由不同基因组叠加导致的物种形成是自然界瞬时物种形成(instantaneous speciation)的方式之一.这种剧变的物种形成方式不同于异域物种形成,主要由基因组加倍成多倍体导致与二倍体亲本形成自然的生殖隔离、同域分布的新物种.这种有创造力的物种形成方式在植物与部分动物中普遍存在.最新研究表明,基因组多倍化早期发生的迅速改变可能起关键作用.例如,基因组水平的遗传变异(染色体重排、DNA水平改变)可部分解释多倍体形成后发生的改变;然而,基因组水平的变化不能完整解释物种演化初期基因组中的大量基因改变.表观遗传水平包括转录水平和后转录水平.表观遗传水平的改变不引起DNA核苷酸序列的变化,对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和有机体表型有很大影响,可能在物种演化阶段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研究比较多的、与多倍化相关的表观遗传现象及机制包括DNA甲基化、基因状态、核仁显性等.表观遗传水平的改变是多倍体形成与物种演化的第一步,是非常重要且相对可逆的阶段,为物种演化提供了更多弹性的选择.目前,这方面工作在多倍化研究领域备受瞩目,本文对其最新进展作一介绍与综述.  相似文献   
43.
中华书局出版之《唐才子传校笺》由傅璇琮先生主编,国内有关专家学者执笔,既包含了他们各自的研究心得,也吸收了同行的研究成果,确实达到了该书《前言》所预期的体现中国学者当前唐代文学研究水平,为唐诗学的建立作出积极贡献的目标,但由于该书涉及诗人众多,某些部分尚有拓荒性质,加之国内有关基础研究工作(如《全唐文》补辑,《全唐诗》整理)尚未完成,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等,不足之处亦在所难免。今就该书卷一、卷二沈期等人传作补笺如次,以就正于傅先生及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44.
湘云鲫2号肌肉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鱼类远缘杂交和雌核发育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改良四倍体鲫鲤(G×AT)并培育出改良二倍体红鲫(IRCC),两者交配制备出一种改良三倍体鲫鱼一湘云鲫2号(ITCC).运用生化分析方法对湘云鲫2号及其父母本的含肉率以及肌肉营养成分和氨基酸质量分数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湘云鲫2号含肉率高达50.37%,肌肉中蛋白质质量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