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三种褐藻乙醇提取物抗动植物病原菌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纸片法对3种褐藻的乙醇提取物进行抗动植物病原菌的实验.结果表明:3种褐藻的抗细菌活性强于抗真菌活性.大部分薄层层析分离组分的抗菌活性均强于未分离前的海藻粗提物.3种褐藻均对3种鱼病病原菌具有抑菌活性,其中以羊栖菜的抑菌效果为最好.其具体的活性物质还有待于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风景名胜区泥石流治理模式: 以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系统分析了风景名胜区泥石流治理的特点, 提出了风景名胜区泥石流治理原则, 结合九寨沟泥石流活动特征和保护对象, 提出了一些减灾工程的布设方法, 构成了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泥石流治理技术实现途径. 综合泥石流治理的原则和技术实现途径, 形成了以减灾工程与自然景观相协调和工程减灾与生态减灾功能相结合为核心的风景名胜区泥石流治理模式. 这种治理模式不同于城镇、交通、农田等泥石流治理模式, 九寨沟的泥石流治理中体现了这一模式, 有效地控制了泥石流, 达到了保护景观资源、生态环境、游客和居民安全的目的. 目前, 国内外还有许多风景名胜区受泥石流危害或威胁, 其灾害也可以用这种模式治理.  相似文献   
13.
泥石流中夹杂的巨石在与浆体相互作用下向下游滚动,在运动过程中会对途中遇到的房屋、桥梁等基础设施会造成很大的威胁。流固耦合是研究泥石流中巨石滚动的新方法。利用FLOW-3D建立沟道-拦砂坝体系及GMO巨石碰撞模型,在RNG k-ε三维湍流模型下研究巨石的滚动特征。研究表明:巨石滚动的速度与流体速度呈正相关,流体速度越大,巨石滚动速度越快,但速度滞后于流体速度;巨石滚动角速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现出一种有规律的变化,这与其外形特征具有一定的关系;在遇到陡坎时,巨石跌落后的运动表现出一定的随机性,这与流体速度、密度无关,巨石跌落到碎石土上动能衰减范围在80.7%~98.8%。研究泥石流中巨石的运动特征对泥石流工程防治中拦砂坝、排导槽布置及结构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抗菌肾蕨多糖的提取与分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3种方法提取肾蕨多糖,其中综合法提取率为5.4%,可溶性多糖经DEAE-纤雏素52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得到1种中性糖和1种酸性糖,各占91.5%和8.5%.利用纸片法进行了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肾蕨多糖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抑制动植物病原菌的活性,对肠炎病病原菌、黑曲霉与稻瘟病病原菌的最低菌浓度为7.5mg/mL.  相似文献   
15.
科技评价作为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的主要手段。因此,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对于高校提升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科技评价体系在社会层面、高校层面、教师层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完善科技评价的法制法规,加强诚信建设;建立与大学的个性特色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建立与科研过程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建立对人力资源的分层次评价体系;建设评审专家队伍,加强评价工作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16.
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是高校长期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从创新创业动机、创新创业价值观、创新创业理想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倾向性的内涵,并从改变观念、改善现刊呈现内容、购置对口书籍、改善软硬件设备等方面,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倾向性的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7.
高校既是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又是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是科技与教育天然的结合点。分析我国高校科教育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高校在科教互动方面的成功经验,深化科教结合、协同育人,对于高校培养、造就具有创新素质的科技和教育人才,提高我国基础研究和教育的整体创新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信息共享与减灾合作机制、防灾减灾能力与基础、灾害机理与防灾减灾技术研发、灾害风险评估与防控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带一路”防灾减灾国际合作对策建议:构建包容、共享、高效、科学的“一带一路”防灾减灾国际合作机制;推进“一带一路”防灾减灾行动计划,提高沿线国家防灾减灾能力;构建“一带一路”重大工程灾害风险防控机制与模式,巩固“一带一路”建设成效;建设“一带一路”防灾减灾科技创新平台,提升沿线国家减灾科技能力;设立“一带一路”防灾减灾人才计划,持续提供“一带一路”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软基消能型泥石流排导槽的肋槛基础埋深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基消能泥石流排导槽是泥石流工程治理的主要措施之一,其肋槛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是排导槽安全运行的关键问题.目前,肋槛基础埋深主要依据设计者的经验来确定.文章利用高含沙两相流理论,基于冲刷和淤积平衡下假设泥石流在槽中保持恒定运动,通过能量分配分析,推导出软基消能泥石流排导槽的肋槛槛下冲刷深度和基础埋深.为了使用方便,针对不同类型的泥石流、典型设计排导槽纵比降,推导出软基消能型泥石流排导槽的肋槛基础埋深设计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