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6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基于水平集和视觉显著性的植物病害叶片图像分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植物病害叶片图像分割的准确性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平集和视觉显著性的彩色图像分割方法.首先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显著性检测算法得到活动轮廓模型中曲线演化的初始位置,并构造一个基于显著区域的图像活动轮廓模型,再设计一个向量值图像的边界检测算子,引入到距离正则化水平集演化的改造中,以构造一个初始化轮廓更灵活,演化速度更快,目标分割更精确的新的水平集能量泛函.最后的实验对比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叶片病害部位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分子物理难讲、难学的特点,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构建以课堂为主,微信、慕课为辅的多元化学习环境,运用传统讲授、类比、互动和问题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过程化考核机制等教学改革措施.将"互联网+教育"作为传统高分子物理教学的有效补充,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极高地应力条件下隧道掌子面围岩遇水软化崩解会引起一系列工程问题,通过对3种代表性岩样崩解试验研究,揭示了软岩膨胀岩软化崩解规律。结果表明:软岩膨胀岩的耐崩解指数随循环次数增加依负指数函数递减;软岩膨胀岩矿物组成类型和含量是影响其崩解性强弱的主要因素;基质型和填充型岩样崩解主要由亲水性矿物吸水膨胀引起,5次循环后其崩解指数分别趋于5%和25%;接触型岩样崩解主要由胶结键断裂引起,5次循环后其崩解指数为80%左右,崩解性微弱;可将小于0.25 mm和大于5 mm的粒径组含量变化作为该软岩膨胀岩崩解性强、弱界限粒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工作压力的不断加重和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如长期上网、长时间的伏案工作、错误的健身方式,腰背痛疾病占门诊就诊人数的比例越来越大。同时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对医生诊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长期以来,门诊医生往往是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进行工作。然而,经验的积累要求具有较长时间的实际操作经验和广泛的知识,因而往往只为少数人员所掌握,并且更新较慢。因此,十分有必要开发一套用于指导腰背痛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的专家系统。本文针对腰背痛疾病的特点,把模糊理论同规则结合应用于专家系统中,提供最便捷的病例诊断、健康教…  相似文献   
15.
本文测量了合成金刚石用的几种多晶石墨材料的微晶尺寸和石墨化程度。结果表明:样品的石墨化程度与微晶尺寸没有直接关系。用透射电镜观测到了人造多晶石墨材料中类金刚石结构的微晶的存在。静压法合成金刚石的结果表明:除去工艺方面的原因外,人工合成金刚石的晶粒大小与石墨材料中微晶的尺寸有关。  相似文献   
16.
以4,4′-二氨基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MBMI)和酚醛环氧树脂(F51)为基体,聚醚砜(PES)为增韧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PES/MBMI-F51复合材料,并研究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其力学性能与耐热性能.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MBMI中的碳碳双键和环氧基参与了体系的交联固化反应,不饱和双键和环氧基特征峰消失.SEM结果显示:未添加PES的树脂基体断面光滑,裂纹发展方向一致,呈脆性断裂;加入适量PES后,PES在基体中分散均匀,并形成稳定的两相结构,两相间界面模糊,相互渗透,断面粗糙,裂纹不规则发展,呈韧性断裂.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弯曲强度与冲击强度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当PES质量分数为4%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2.27 MPa和18.65 kJ·m~(-2),比MBMI-F51基体分别提高了36.3%和63.2%.热失重测试表明:适量的PES可以使复合材料的分解温度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江苏太湖流域49个水生态功能分区为评估单元,通过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以及潜在生态风险分析、多元聚类分析对沉积物中营养盐及重金属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结果表明:流域沉积物中总氮(TN)均值为1 171.14 mg/kg,各级区按TN含量由大到小排序为Ⅰ、Ⅱ、Ⅲ、Ⅳ级区;总磷(TP)均值为878.99 mg/kg,级区排序情况与TN相反;除Cr外,重金属平均含量均高于环境背景值。综合污染指数表明Ⅰ、Ⅱ级区内TN、TP污染程度均较重,Ⅲ、Ⅳ级区内TP为主要污染因素。地积累指数法表明Cd、Hg、Pb污染较重;潜在生态风险分析表明Cd、Hg是主要的生态风险贡献因子,Ⅲ级区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程度最高。多元聚类分析将沉积物污染因素分为5类,第一类为Cu、Zn、Cr、TP,第二类为Cd、As,第三类为TN、有机质(OM),第四类为Pb、Se,第五类为Hg,分别来自不同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