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本文介绍了作者所设计的芷江二化工厂等化工厂的氟酸钾生产线采用的新技术。精制盐水采用添加剂能提高工效和精盐水质量;生产电槽中的管式阴极较之于筐笼式阴极有较高的电解效率;生产线上综合应用了多项技术的反应缸具有一缸多用、效率高、占地小、操作方便等优点。生产线上运行情况证明了这些技术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2.
评述了动物克隆研究的历史现状,并对未来作了展望。作者提出了克隆濒危动物大熊猫的构思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一成果被评为1999年我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相似文献   
23.
LIF, VEGF, CD57和CD68在大鼠胚胎移入小鼠子宫后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种间妊娠失败是异种克隆的主要障碍. 为探讨种间妊娠失败的原因, 将大鼠囊胚移入假孕第3天的小鼠子宫内. 以前的研究显示, 大鼠胚胎只能在小鼠子宫内发育到第9天. 本实验结果表明, 异种胚胎移植后母胎界面CD57和CD68分子表达较同种移植的增强. 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研究均显示, 异种胚胎移植后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表达增强, 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下降. 在体外共培养系统中, 大鼠外胎盘锥在小鼠子宫蜕膜细胞上黏附率、扩展率和扩展面积较同种的显著降低. 这些结果提示, 大、小鼠种间妊娠中免疫排斥反应增强, 异种胚胎侵入能力降低, 可能是导致大、小鼠种间妊娠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4.
毕春明  文端成  徐营  孙青原  陈大元 《科学通报》2003,48(10):1064-1068
运用显微操作和免疫手术法, 对昆明鼠和C57BL/6鼠的囊胚进行内细胞团置换. 以切除内细胞团的昆明鼠胚胎滋养层为受体, 注射免疫手术得到的昆明鼠或C57BL/6鼠的内细胞团, 获得两种重构胚. 一种是由不同昆明鼠个体的滋养层和内细胞团构建的同品系异体重构胚, 共构建192枚. 移植入17只昆明鼠受体后, 生下2只昆明小鼠. 另一种重构胚是由切除内细胞团的昆明鼠胚胎滋养层与C57BL/6鼠胚胎内细胞团构建的异品系重构胚. 对此重构胚的成活率、细胞骨架和细胞数目进行了分析, 说明至少从这3个方面来说, 这种重构胚具有一定的发育潜能. 但将115枚异品系重构胚移植入昆明鼠受体后, 目前还没有后代出生. 说明来自不同个体胚胎的同品系滋养层和内细胞团重组后能够建立细胞连接, 进行信息传递并发育为正常个体, 而异品系重构胚发育能力较低. 这项研究有可能为解决动物克隆中着床率低和胎盘异常等问题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25.
在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成熟和受精过程中,MAPK级联信号途径和MPF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两种蛋白激酶信号途径以及它们之间协调的相互作用影响着整个动物界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成熟和受精过程,包括促进生发泡破裂、抑制减数分裂过程中的DNA复制、调节染色体的分离、维持MII期阻滞、诱发第二次减数分裂恢复等.文中对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中MPF和MAPK的作用和相互调节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6.
克隆牛过程中电融合条件对附植前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比较了克隆牛过程中电融合条件的改善对附植前胚胎发育的影响. 电融合强度为140 V/mm,10 μs/次时的效率要较100 V/mm,20 μs/次和180 V/mm,10 μs/次时高,可以降低融合后重构胚死亡率,提高克隆牛囊胚发育率. 施加直流电脉冲前先给予5 V交流电场预处理数秒钟,然后在电极之间通以两个直流脉冲(140 V/mm, 10 μs/次,间隔0.1 s)与不用交流电预处理对融合率和重构胚的发育率无显著差异. 另外实验比较了甘露醇和山梨醇两种融合液对融合及重构胚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囊胚发育率差异不显著,但山梨醇较甘露醇融合液更容易操作. 实验生出的4头克隆牛存活至今.  相似文献   
27.
连续核移植对异种克隆大熊猫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异种体细胞核移植为拯求濒危动物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已有的异种核移植报道证明,经休眠处理的体细胞核在异种胞质中能完成早期发育,用处于活跃分裂的大勇猛体细胞作为供核细胞移入去核的兔卵母细胞中,经电融合(融合率为71.6%)及电活化后,体外培养获得了4.2%的囊发育率,为了改善重构胚的发育率,采用连续核移植的方法,即用处于活跃分裂的来源于大熊猫-兔异种重松胚的卵裂球作为供核细胞移入去核兔卵母细胞透明带下,共进行3次连续核移植,核移植融合率分别为79.5%,84.1%和78.0%,与体细胞核移植组无显著差异;经电活化后,体外培养的异种重构胚胎获得了显著高于体细胞核移植组的胚胎发育率,囊胚发育率分别为19.4%,13.5%和10.3%(P<0.05)。这些结果表明,未经休眠的体细胞核也能支持异种重构胚的早期发育,连续核移植可以提高异种克隆大熊猫重构胚的发育率。  相似文献   
28.
本文论述了塑料基体二氧化铅(PSLD)电极的制作工艺及该电极在制备高氯酸钠中的应用情况,并对PbO_2镀层与塑料基体的结合力、电极寿命等方面进行了考察,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尽管目前PSLD电极的研制和应用,只是小型试验,但仍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9.
金黄地鼠与小鼠科间妊娠及CD57, CD68分子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种属动物之间的妊娠是进行异种克隆的关键步骤之一. 异种动物的克隆胚胎已经构建成功, 但胚胎却不能在受体内完全发育至出生. 为揭示此现象的机理, 对金黄地鼠(Mesocricetus auratus)-小鼠(Mus musculus)科间妊娠做了研究. 体外共培养结果显示, 金黄地鼠囊胚在小鼠子宫上皮细胞单层上12, 24, 48, 72 h的黏附率和48, 72 h的扩展率均显著低于小鼠囊胚(P < 0.01 ). 经胚胎移植, 金黄地鼠的囊胚可以在不同科的动物小鼠子宫内植入并发育至D11(胚胎移植后7 d). 但与小鼠胚胎移植小鼠子宫相比, 科间胚胎移植成功率低, 并且胎儿体积明显要小. 科间妊娠D8与同种妊娠相比, 远侧蜕膜部组织疏松. 妊娠D8时, 无论科间妊娠还是同种妊娠, CD57, CD68分子的表达在远侧蜕膜部均高于次级蜕膜部. 科间妊娠CD57, CD68分子的表达丰度都小于同种妊娠. 这些结果表明, 金黄地鼠-小鼠之间可以建立科间妊娠, 但科间妊娠的胎儿发育较同种妊娠迟缓, 妊娠在一定阶段终止. CD57, CD68分子在科间、同种妊娠之间表达的差异提示, 二者免疫反应的不同可能是引起科间妊娠终止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0.
带下(卵周隙)受精精卵识别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大元   《科学通报》1996,41(19):1797-1800
若干年来,世界范围内推行的3种显微注射的体外受精技术,称之为:(1)透明带开孔技术(Partial zona dissetion,PZD),(2)卵透明带下注射技术(Subzonal insemination,SUZI),(3)卵质内注射技术(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使用这3种技术的共同目的,旨在弥补试管婴儿常规体外受精方法失败的人或体外受精成功率低的人,而采用的显微操作技术,在国际临床应用上已见成效,目前SUZI和ICSI的成功率比PZD为高。至于机理研究,目前大多数侧重在生理效果的分析和成功率上,或者对精子顶体反应的重要性的探讨,但对其精卵识别机制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鉴于这种情况,我们试图采用SUZI揭示精卵在透明带下(卵周隙中)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