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5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空气质量预测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对空气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报,例如周广强等采用数值预报的方法对中国东部地区的空气质量进行分析,但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难以预测非常重的污染;SANKAR等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对空气质量进行预测,但其实验结果表明线性模型预测精度低、效率慢;PéREZ等使用统计方法对空气质量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证明统计方法的预测精度比较低;WANG等采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建立了空气质量指数的预测模型,其实验验证了BP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YANG等利用相邻网格的空气质量浓度效应,建立了基于随机森林的PM_(2.5)浓度预测模型,通过实验过程证明网格划分程序削弱了后续空气质量分析的质量和效率。这些方法都难以从时间角度建模,其中预测精度低是比较重要的问题。因为预测精度低可能会导致空气质量预测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针对空气质量研究中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长短期记忆单元(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使用MAPE,RMSE,R,IA和MAE等指标来检测LSTM神经网络与对比模型的预测性能。由于Delhi和Houston是空气污染程度比较严重的城市,所以使用的实验数据集来自Delhi的Punjabi Bagh监测站2014—2016年的空气质量数据和Houston的Harris County监测站2010—2016年的空气质量数据。LSTM神经网络与多元线性回归和回归模型(SVR)的比较结果表明,LSTM神经网络适应多个变量或多输入的时间序列预测问题,LSTM神经网络具有预测精度高、速度快和较强的鲁棒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对海量网络信息进行挖掘分析,已成为热点和难点问题。推荐系统能够帮助用户在没有明确需求或者信息量巨大时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为用户提供精准、快速的业务(如商品、项目、服务等)信息,成为近年来产业界和学术界共同的兴趣点和研究热点,但是,目前数据的种类多种多样并且应用场景广泛,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推荐系统也会遇到冷启动、稀疏矩阵等挑战。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和分支,近年来发展迅猛。研究人员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在语音识别、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与成就。目前,深度学习在推荐领域也得到了许多研究人员的青睐,成为推荐领域的一个新方向。推荐方法中融合深度学习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推荐系统中冷启动、稀疏矩阵等问题,提高推荐系统的性能和推荐精度。文中主要对传统的推荐方法和当前深度学习技术中神经网络在推荐方法上的应用进行了归纳,其中传统推荐方法主要分为以下3类:1)基于内容推荐方法主要依据用户与项目之间的特征信息,用户之间的联系不会影响推荐结果,所以不存在冷启动和稀疏矩阵的问题,但是基于内容推荐的结果新颖程度低并且面临特征提取的问题。2)协同过滤推荐方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不需要有关用户或项目的信息,只基于用户和诸如点击、浏览和评级等项目的交互信息做出准确的推荐。虽然该方法简单有效但是会出现稀疏矩阵和冷启动的问题。3)混合推荐方法融合了前2种传统推荐方法的特点,能取得很好的推荐效果,但在处理文本、图像等多源异构辅助信息时仍面临一些挑战与困难。依据神经网络基于深度学习的推荐方法主要分为4类: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NN)的推荐方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推荐方法、基于循环神经网络(RNN)和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的推荐方法、基于图神经网络(GNN)的推荐方法、将深度学习技术融入到推荐领域,构造的模型具有以下优势:具有较强的表征能力,可以直接从内容中提取用户和项目特征;具有较强的抗噪能力,可以轻易地处理含有噪声的数据;可以对动态或者序列数据进行建模;可以更加精准地学习用户或项目特征;便于对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并且可以处理大规模数据。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到推荐领域,可以积极有效地应对传统推荐方法面临的挑战,提高推荐效果。  相似文献   
13.
OpenSSL是用来开发网络安全软件的一个开源软件包,使用OpenSSL可以缩短软件开发周期,提高软件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但是目前大部分基于OpenSSL开发的软件并不能完全发挥这个开源软件包所具有的高效率和高稳定性的特点。原因在于这些软件的开发人员对OpenSSL的高级应用所知甚少。从提高软件运行效率及稳定性的角度对OpenSSL的高级应用进行论述,提出了2种用来提高软件运行效率和稳定性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从国际范围来看,中国广告全球份额在过去几年内稳固增长,2011年已经达到39.9%,预计到2012年将达到40%。  相似文献   
15.
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方面级情感分类已经在单领域和单一语言中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多领域的研究还有提升的空间。通过对近年来文本方面级情感分类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介绍了情感分类的具体应用场景,整理了方面级情感分类常用的数据集,并对方面级情感分类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提出未来可在以下领域开展深入研究:1)探索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方法,弥补深度学习方法存在的局限性;2)学习融合多模态数据,丰富单一文本的情感信息;3)开展更多针对多语言文本和低资源语言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多模态数据中数据样本不平衡的问题,利用资源丰富的文本模态知识对资源贫乏的声学模态建模,构建一种利用辅助模态间相似度监督训练的情绪识别神经网络。首先,使用以双向门控单元为核心的神经网络结构,分别学习文本与音频模态的初始特征向量;其次,使用SoftMax函数进行情绪识别预测,同时使用一个全连接层生成2个模态对应的目标特征向量;最后,利用该目标特征向量计算彼此之间的相似度辅助监督训练,提升情绪识别的性能。结果表明,该神经网络可以在IEMOCAP数据集上进行情绪4分类,实现了82.6%的加权准确率和81.3%的不加权准确率。研究结果为人工智能多模态领域的情绪识别以及辅助建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石墨电极为阴极, Ti/IrO_2-RuO_2电极为阳极,铁碳粒子和纳米Fe3O4为非均相催化剂,采用电芬顿法处理苯酚废水及煤化工废水.以铁碳粒子为催化剂的三维电极电芬顿(3D electrode/electro-Fenton, 3D-EF)工艺能在1 h内使苯酚去除率达到100%, 5 h内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去除率达到80%,明显优于以纳米Fe_3O_4为催化剂的异相催化电芬顿(heterogeneous catalytic electro-Fenton, HEF)工艺的处理效果.在3D-EF工艺对煤化工实际废水的处理过程中,通过单因素的探讨,得到如下的最优反应条件:pH值为3,粒子粒径为2 mmd 5 mm,粒子投加量为10 g(33 g/L),初始进水COD值浓度为1 400 mg/L.在此条件下反应5 h, 3D-EF工艺对煤化工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 COD去除率接近40%, B/C提高至0.44.利用紫外光谱、三维荧光光谱及傅里叶红外光谱对降解前后的溶解性有机物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煤化工废水中单环类芳香族化合物的降解效果很好,废水中COD的去除主要来自对酚类化合物的降解.  相似文献   
18.
重叠社区发现是复杂网络挖掘中的重要基础工作,可以应用于社交网络、通讯网络、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代谢路径网络、交通网络等多种网络的数据分析,从而服务智慧交通、传染病防治、舆情分析、新药研制和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传统的单机运算架构已经难以满足各类大规模复杂网络的分析和计算要求.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人员提出将社区发现应用到网络...  相似文献   
19.
通过搭建Hadoop平台,将MapReduce编程思想应用到中文分词的处理过程中,使中文分词技术在云计算环境中实现。研究可以在保证原来分词准确率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中文分词的处理速度。  相似文献   
20.
对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波形进行了分析,建立造成共模干扰、串模干扰的电路模型,然后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利用单级或双级EMI滤波器滤除共模干扰和串模干扰,并介绍了选择EMI滤波器中元器件的方法。实验表明:利用简易的EMI滤波器可将电磁干扰衰减40 dBμV;使用改进后的EMI滤波器,能将电磁干扰衰减50~70 dBμ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