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19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原水中常见的微藻铜绿微囊藻(Microcysis aeruginosa)为目标物, 研究了聚合氯化铝(PAC)混凝除藻的效果及水中共存阴离子对混凝除藻的影响. 结果表明, pH为7~8时, 投加20 mg/L PAC剩余浊度降至0.80 NTU, 除藻率可达84.0%. 共存阴离子对混凝去除铜绿微囊藻的影响表现为: Cl-和H2PO4-对混凝除藻的抑制作用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最大可使除藻率分别降低47.6%和23.6%; SO2-4和HCO-3对混凝除藻的抑制作用随离子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 最大可使除藻率分别降低31.7%和50.2%; NO3-和F-对混凝除藻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细脚拟青霉产胞外抗氧化活性成分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体摇瓶培养的方法,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对一株细脚拟青霉产胞外抗氧化活性成分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其产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为:碳源为蔗糖和麦芽糖组成的复合碳源;氮源为酵母浸出粉;微量元素及生长因子为KH2PO4、柠檬酸铵和VB;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麦芽糖1%、酵母浸出粉1.5%、KH2PO4 0.5%、柠檬酸铵0.04%、VB 0.03%.培养基优化后,该菌株发酵液中代谢产物的扰氧化活性可达73.47%.  相似文献   
13.
FPGA被动并行配置控制器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方便地配置FPGA,文章提出了使用Flash存储FPGA的配置数据,再由CPLD控制Flash将存储的数据采用并行方式下载到FPGA的方法.由于Flash掉电后数据不会丢失,这样就解决了FPGA掉电易失的问题.该文给出了具体的硬件电路和软件模块的编程思路,通过仿真测试表明本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改变基础发酵培养基中的金属离子和氨基酸种类及浓度,研究其对林肯链霉菌的菌体浓度及发酵液生物效价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基础发酵培养基中添加0.02g/L氯化锰、0.02g/L钼酸钠、0.15g/L硫酸镁和0.30g/L硫酸锌,调节初始pH为7.0,按6.7%的接种量接种,于30℃,220rpm的恒温振荡培养箱中培养48h后,再依次添加0.06%谷氨酸、0.10%酪氨酸、0.15%多巴和0.06%甲硫氨酸,再于30℃,220rpm的恒温振荡培养箱中培养5d.菌体浓度可达91%(16 000μg/mL),林肯霉素发酵液生物效价为4 200U/mL.  相似文献   
15.
在一台直喷二甲醚发动机上进行了掺烧LPG的台架试验,研究混合燃料中LPG的含量对二甲醚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混合燃料中LPG含量的增加,滞燃期延长,着火始点延后,燃烧持续期缩短,低负荷时变化更大。燃油消耗率随LPG含量增大先降低后增加,LPG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油耗率升高,在二甲醚中掺混30%LPG时油耗率最低,发动机经济性最佳。LPG对NOX排放影响较为复杂,低负荷时,随LPG含量的增大,NOX排放上升。中高负荷时,随LPG含量增大,NOX排放先增大后减小。随着LPG含量增大,发动机HC排放略有升高,CO排放迅速增加,高负荷时CO排放增幅更大。该研究结果为LPG燃料在压燃式发动机上的应用及改善二甲醚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提供了试验指导。  相似文献   
16.
采用液体摇瓶培养的方法,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对32株银杏内生真菌发酵液的甲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进行初筛,不同菌株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差异较大,其中4株菌株DPPH自由基清除率显著高于其他菌株,分别为96.68%、96.09%、85.32%和84.48%.在此基础上,对8株DPPH自由基清除率较高菌株菌丝体的甲醇、乙酸乙酯、异丙醇、水4种溶剂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甲醇和水提取效果较好,优于乙酸乙酯和异丙醇,其中GCZX015菌株菌丝体甲醇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最强为93.97%,GCZX018菌株菌丝体异丙醇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最低,仅为0.11%.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中性蛋白酶的生产成本,以苹果渣与棉粕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对其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棉粕与苹果渣的最佳质量比为6∶4,培养基初始含水量、(NH4)2SO4与KH2PO4对产酶影响显著,其最佳质量分数分别为62.19%、2.56%与0.10%.ZnSO4与MgCl2是非显著性因素,其最适质量分数分别为0.10%与0.05%.采用上述培养基于30℃恒温培养24 h,干曲蛋白酶活力可达到4096.9 U/g,比优化前提高了54.7%,与采用豆粕与麸皮为原料时的产酶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18.
科学合理的采样布点方法能提高农用地土壤污染调查的预测精度并节约成本.基于网格复合采样和地统计模拟提出一种农用地污染调查分阶段分区采样布点方法,第一阶段利用初始网格和序贯高斯模拟(SGS)不确定性分析对调查区进行分区,划分为污染物低值区(Ⅰ)、过渡区(Ⅱ)和高值区(Ⅲ);第二阶段分区加密布点,确定各区预测精度不再发生显著变化时的合理采样数;第三阶段若要获得更高的调查精度,进一步分区加密.收集研究区农用地污染数据,验证表明:第一阶段合适的最小初始网格为2 km×2 km,分区后各区污染物平均值分化明显,变异系数显著降低,分区方法有效;第二阶段Ⅰ区、Ⅱ区和Ⅲ区饱和采样点分别为77个、188个、56个,对应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RMSE)分别为28%、18%、12%,而不分区情况下研究区(О)饱和采样点为452个,NRMSE高为39%.该采样布点方法以较少的点位获得较好的预测精度,特别适合于有一定历史数据区域的土壤污染调查.  相似文献   
19.
二氧化钛悬浆体系光催化降解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二氧化钛悬浆体系,考察了光催化降解苯酚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投加200mg/L的二氧化钛粉末,在pH=5.6的酸性条件下,加入15mg/L的H2O2,用14W的紫外灯照射2.8mg/L的10min,苯酚的降解率可达97.8%,证明二氧化钛兴催化氧化法是一种降解苯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一步水热法在镁合金表面构筑了超疏水表面.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X射线衍射(XRD)、接触角测量仪对其表面形貌、组成和润湿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对超疏水涂层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一步水热法构筑的镁合金超疏水涂层由微/纳米二级结构组成,最优条件下改性表面接触角和滚动角分别为163.3°和2.8°,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耐酸碱性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