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88篇
系统科学   38篇
丛书文集   115篇
教育与普及   8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223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提出用种群发育停滞代数对变异概率和变异位数进行动态控制的改进遗传算法。该算法把种群没有更优个体产生看作种群发育停滞 ,将种群发育停滞代数定义为当前繁殖代序号与已得最优解的繁殖代序号之差 ;变异参数 (包括变异概率、变异位数 )初值与标准遗传算法 (SGA)相近 ;随着发育停滞代数的增长 ,增大变异参数 ;当有更优个体产生时 ,变异参数恢复到初值 ,种群发育停滞代数置 0 ;随种群发育停滞代数再次增长 ,变异参数再次增大 ,如此反复 ,直至算法结束。该算法在保持局部搜索能力的同时 ,提高了全局搜索能力及速度。用两个多极值函数(Camel函数、Shaffer’sF6函数 )对该算法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与SGA及自适应遗传算法相比 ,该方法以相当强的鲁棒性收敛到全局最优解 ,且具有较高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药物配伍。方法 用智能微粒检测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和酸度计分别观察葛根素注射液与西米替丁、头孢唑啉钠、头孢呋辛钠、替硝唑、三氮唑核苷配伍后的外观、pH、吸光度、不溶性微粒变化。结果 葛根素与头孢唑啉钠、头孢呋辛钠、三氮唑核苷配伍在临床应谨慎应用;葛根素与西米替丁、替硝唑在临床上可以配伍。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可以与一些药物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73.
结合坡面微地形变化,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角度研究典型缓丘区不同坡位上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了解微地形生境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趋势. 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培养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增长曲线呈现中坡位>坡顶>下坡位>上坡位>坡底的规律,中坡位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最高,坡底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基质的利用能力最低;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比较中发现,除McIntosh均一度指数变化不显著外,其余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坡位上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中坡位的Shannon丰富度指数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大,显著高于坡底指数值(P<0.05);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特征分析,氨基酸类利用率变化明显大于其他碳源,而胺类及酚酸类的利用程度较低,表明氨基酸类是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坡位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利用具有选择性,糖类、 氨基酸类、 聚合物类及酚酸类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贡献较大的碳源.  相似文献   
74.
为了避免随机选取初始聚类中心点的缺陷,利用最大最小距离的方法确定初始聚类中心点.实验结果表明,和传统的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相比,所提聚类算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所分割的胼胝体图像边缘信息更加清晰.  相似文献   
75.
综合考虑液膜空化及质量守恒边界条件,构建了轴面微菱形织构油封模型,通过数值计算获得膜压分布和微菱形孔结构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微菱形孔所引起的动压效应可使膜压场产生变化,从而影响密封可靠性、润滑特性和泵汲效应;通过改变结构可控制泵吸方向、稳定液膜和减小摩擦。为提高稳定性和泵汲效应,并降低泄漏和磨损,选用半轴比γ=0.4~0.6、孔深h1=1.5~4.5μm和微孔旋转角α=40°~50°轴面微菱形孔织构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76.
对哈尔滨市售的5种伞形科饮片进行显微鉴别研究.采用冰冻切片法制作哈尔滨市售的5种伞形科饮片组织切片,观察各饮片的组织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当归有较宽的木栓层,韧皮部、形成层环状排列,分布散落有油室,木质部射线宽广;柴胡的木栓层有7至8列细胞,韧皮部外侧常有油室,含木纤维;防风的木栓层细胞壁微木化,栓内层比较窄,有不规则长圆形油管分布.韧皮部比较宽,有较多油管分布,内部充满黄色的油状物,有弯曲射线,常与韧皮部组织分离而成裂隙,形成层为环状,木质部导管呈放射状排列,木射线含有1至2列细胞,木射线常见明显裂隙;独活木栓层细胞微木化,皮层窄,韧皮部较宽广,形成层呈环,有少量油室分布,木质部导管较少;羌活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皮层菲薄、韧皮部多裂隙.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较多.韧皮部、射线和髓中均见分泌道,内含黄棕油状物.本实验能够为哈尔滨市售伞形科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补充依据.  相似文献   
77.
以葛根素为配体,以稀土金属为中心,控制反应条件,设计合成了一系列葛根素-稀土(Gd,Nd,Pr,Sm,Eu)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红外(IR)表征.其中采用正交试验对葛根素-钕配合物的合成工艺进行考察.采用尿酸钠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检测葛根素-钕配合物对造模后2~48 h大鼠踝关节肿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得到葛根素-稀土(Gd,Nd,Pr,Sm,Eu)配合物.其中葛根素与氯化钕配合反应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p H=7,葛根素∶氯化钕物质量的比为3∶1,温度为80℃,此时产率为67.78%;IR结果表明,葛根素与稀土金属发生配位的是分子中的酚羟和羰基氧原子.葛根素-钕配合物对大鼠痛风性关节炎肿胀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作用优于葛根素.  相似文献   
78.
中文关系抽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网络数据杂乱繁多的今天,信息抽取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关系抽取作为信息抽取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也倍受学者们的关注.在对关系抽取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阐述了近五年里关系抽取研究中的主要方法和思路.根据关系抽取中所采用的不同技术,对比分析了他们在模型思路及技术实现上的异同,同时对优势和劣势比较了分析.最后,对关系抽取任务中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解决思路,旨在为关系抽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有效的说明和借鉴.  相似文献   
79.
渤海南部垦利10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油藏埋藏深,以薄互沉积为主,地震资料品质差,使用传统方法难以优选出一种井震吻合率高于60%、预测精度高于60%的属性。为此,在开展地震储层预测之前,首先进行地质沉积研究,在沉积相带、沉积模式约束下进行区带划分,然后在单区带内再开展地震地质一体化储层预测。研究强调沉积相带、沉积模式的主导作用,注重储层结构及地震响应特征分析,最终形成一种复杂薄互沉积储层预测方法。利用新钻开发井验证,储层预测精度高达70%,有效指导了该油田开发井实施及滚动评价,同时也为其他地质油藏条件、地震资料品质、埋深相似的油田储层预测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80.
针对未知情况下航路规划问题,采用动态规划策略保证飞机可以实时规划未来路径,并引入基于马尔科夫的生存模型来获取飞机的生存状态概率,从而评估生存代价,再综合任务、油耗、飞机机动性等作为粒子群算法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同时为了缓解生存与任务之间的矛盾,引入目标函数权重自适应策略.仿真实验证明,提出的动态航路规划策略是可行的,自适应权重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存与任务之间的矛盾,同时将基于马尔科夫的生存模型应用于动态航路搜索中,能够更加直观地掌握每一时刻飞机的生存代价以及各状态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