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18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8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从波矢量κ和角频率ω在运动界面上的关系入手,讨论运动界面上平面电磁波的反射、折射,并运用所得结果分析平面电磁波在运动介质界面上反射时波长的变化。  相似文献   
42.
论高校学报综合质量的提高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是反映学校最新教学和科研成果的“窗口”,要提高高校学报综合质量,进一步扩大学报的对外影响,必须借助学校、编委和审稿专家以及作者的力量,并充分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共同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43.
1985年4—6月河南农大喻璋等同志在洛宁县进行了不同农药和喷药次数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试验结果表明:(1)40%多菌灵胶悬剂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良好。15%或25%粉锈宁防治效果不明显,但对防锈保叶提高千粒重有一定效果;(2)不同喷药次数(1—3次)防治赤霉病效果无显著差异,只要适时,喷药一次即可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4.
<正> 良好的栽培管理技术,一方面可以促进小麦生长发育,提高植株的抗病性,减轻病害的危害,另一方面又可创造不利于病原菌活动繁殖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作用。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流行常受气候条件,菌原活动、品种抗病性以及栽培管理措施等各项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因而决定着赤霉病的发生与流行程度。本文通过播期、浇水次数和施肥量等不同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了解这些技术条件对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影响,以此为小  相似文献   
45.
本文就针灸治疗各类神经痛、风湿病、脑血管意外等疾病进行血清各类蛋白比侧的膜电泳和凝胶盘状电泳行为的分析,证实钟灸治疗对血清蛋白比例有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46.
47.
双水平井电磁测距径向距离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旋转磁场测距(RMRS)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考虑磁源尺寸的条件下,首先推导出旋转磁源周围空间磁场分布规律,然后根据磁信号的轴向分量推导出双水井径向距离的计算方法,最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和实验提出了磁偶极子模型成立的前提条件。研究表明,探管与磁源的距离大于10倍磁源尺寸时,磁偶极子模型是适用于RMRS系统的;探管与磁源的距离小于10倍磁源尺寸时,径向距离的计算方法能够确定注汽井和生产井的水平段间距,对双水平井导向钻井磁测距计算方法作了进一步完善,为此导向仪器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8.
分别对在固体培养基上静止培养和在摇瓶、10L及100L生物反应器内悬浮培养的红豆杉茎尖和根尖离体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观察,发现其染色体数目主要类型和亲本株相同,为2n=24,且存在较大比例的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细胞.还发现,离体培养红豆杉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存在多核现象.认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能是红豆杉离体培养细胞紫杉醇产量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9.
在对In As单量子点施加流体静压的实验中,使用了带有压电陶瓷的连续加压装置,在低温连续施加流体静压的情况下,可以调节量子点单激子能量兰移约320 me V。在对不同流体静压下单激子发光的二阶关联函数测量之后,证明流体静压并不影响单激子发光的单光子特性。同时通过流体静压,可以实现量子点双激子态由反束缚态到束缚态的转变,并且给出了这一过程的偏振分辨光谱图。最后观察到单量子点精细结构劈裂随流体静压的增加而增加,而且精细结构劈裂的增加量可以达到约150μe V。  相似文献   
50.
针对氧热法电石生产工艺中复合床反应器预热区高温CO和原料层进行热交换的体系,建立了计及原料颗粒内热阻的移动床气固两相换热模型。重点考察了反应器预热区气固两相温度的分布,计算了不同原料粒径和不同预热区直径条件下,达到反应器换热要求所需要的换热高度,并得到了气固两相温度分布的解析解。结果表明:(1)颗粒粒径较大时(ε的值小于3.3),颗粒内热阻成为气固两相换热过程的控制步骤,综合考虑床层透气性和床层压降等制约条件,在可选范围之内应优先选用直径为1 cm的原料;(2)移动床气固换热过程主要受控于ε、β和γ这3个无因次参量,并且主要受控于ε;(3)气固两相温度分布的解析解,能为此类颗粒移动床换热过程提供初步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