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2篇 |
免费 | 52篇 |
国内免费 | 56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37篇 |
丛书文集 | 21篇 |
教育与普及 | 2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4篇 |
现状及发展 | 5篇 |
综合类 | 7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44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25篇 |
2018年 | 29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50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36篇 |
2006年 | 25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20篇 |
1999年 | 24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1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4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针对中国民族复音音乐的乐器活动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循环神经网络(CRNN)的复音乐器活动检测方法,该方法属于事件检测类,在秒级的时间分辨率上识别乐器活跃的起止时间及乐器种类.同时,在中国音乐学院的DCMI数据库基础上,构建了3种不同的面向10种中国民族乐器的复音数据集进行训练和评估.通过实验,我们将CRNN模型与CNN模型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模型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3.
通过资料分析,探究了东太平洋开始型(EP-onset)和中太平洋开始型(CP-onset)厄尔尼诺发生发展过程中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SOTA)的变化情况及其对风场的响应,并将两者进行对比,结果发现:EP-onset型的赤道西太平洋暖池SOTA与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表温度异常(SSTA)有很好的负相关性,而CP-onset型在爆发前的暖池SOTA与赤道中东太平洋SSTA没有显著相关性.EP-onset型在爆发前,赤道西太平洋暖池区域有较显著的暖水积聚,且其积聚时间较长,强度较强,位置偏西,其发生发展伴随着非常显著的SOTA冷暖循环;而CP-onset型的发生发展没有显著的循环特征,看上去更多是独立事件.分析还表明:EP-onset型和CP-onset型厄尔尼诺在SSTA模态、风应力分布及温跃层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异.EP-onset型在爆发前,赤道中西太平洋会出现大范围的东风异常,这种东风异常通过密度流、温跃层反馈及海气耦合等机制对其爆发起到关键作用;而CP-onset型在爆发前,赤道地区风异常较小,赤道外尤其是热带中太平洋的西南风异常却较强劲,通过Ekman输送及海气耦合作用等机制对其... 相似文献
4.
5.
6.
以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为原料,通过静电喷雾的方法,制备了具有缓释作用的载万古霉素微球.探究了浓度、电压、温度、加药量4个参数对微球性质的影响,并进行了微球的模拟体外释放实验,确定最佳参数为纺丝液质量百分比为15%、电压14 kV、温度35℃,加药量1 g万古霉素、4 g聚乙二醇、6 g乙醇,载药量高达(11.03±0.52)%,包封量高达(88.12±1.26)%,缓释效果可达一月以上. 相似文献
7.
抗生素在水环境中具有高毒性和难生物降解性的特点,污水处理厂普通的处理工艺很难将其降解,抗生素通过生物富集等方式在生物体内累积,给生物健康及生态平衡带来严重威胁.文章利用臭氧技术对水体中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降解效果评估.考察CAP的初始质量浓度、臭氧质量浓度、初始pH值以及自由基清除剂对CAP... 相似文献
8.
为了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二茂铁衍生物,并和相应的苯系化合物比较,使二茂铁碘酰甩与芳香胺反应,合成了9个二茂铁磺酰胺,产率为53.5% ̄79.1%,研究了芳香胺取代基对产率的影响。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1H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建筑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改变我国目前工程造价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使其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微裂隙在多孔介质储层大量发育并与基质孔隙连通,是流体渗流特别是非常规储层油气渗流的重要通道.高精度无损成像技术以及数字岩心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孔裂隙空间描述、孔裂隙模型构建等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本文基于传统孔隙空间拓扑学,分析裂隙拓扑结构特征,充分考虑三维裂隙空间区别于普通孔隙的面状特征以及与基质孔隙之间的相互连通关系,提出"特征点化"的思路,将裂隙空间点进行分类,形成了适用于多种孔裂隙空间的描述以及结构特征分析方法.首先基于传统孔隙拓扑结构分析方法,提出"线面共存"的新骨架模型,提取裂隙中轴骨架面、中轴骨架线,精细刻画裂隙轮廓以及孔裂隙连通关系;其次,基于各类空间点的拓扑结构共性分别提取相应点集,分割孔隙、裂隙空间,构建微裂隙-孔隙骨架模型;第三,基于新的孔裂隙骨架模型提取孔裂隙空间的几何-拓扑结构特征参数,获取裂隙孔隙度、开度、倾角等重要裂隙几何参数,以及孔裂隙配位数、裂隙发育范围等拓扑参数;最后基于上述骨架提取描述方法,对理想与真实孔裂隙空间的数字岩心进行了骨架提取和分析.从微裂隙拓扑形态开展研究进而对裂隙-孔隙空间描述,可简化此类孔隙介质的建模过程,为后续气、液流动模拟提供准确数据基础,促进缝洞介质油气开发的进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