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3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用反相色谱法、电子天平法和ESCA对氧化前后炭纤维的表面性能作了研究。以炭纤维为固定相,正烷烃作探针分子进行了反相色谱实验,求得了炭纤维的吸附等温线。等温线属BrunauerⅡ型,比表面积因氧化而增大。用电子天平法,以正烷烃-甲酰胺-炭纤维体系间接地求得了炭纤维的表面自由能及其分量。表面自由能的极性分量因氧化处理而增大。ESCA的结果表明,经氧化处理后炭纤维表面的[O]/[C]比增大,但氧化影响仅限于表面,而对距表面5nm以下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2.
为研究600 MPa钢筋混凝土十字形柱的抗震性能,对4个不同轴压比的试件进行低周往复荷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600 MPa钢筋混凝土十字形柱的滞回曲线饱满对称,耗能能力良好;采用ABAQUS软件对试件进行有限元分析,对比分析试件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分析配箍率、钢筋强度和配筋率对600 MPa钢筋混凝土十字形柱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配箍率增大,试件的极限承载力提高;随着钢筋强度的提高,试件的峰值荷载增大,塑性变形能力增强,抗震性能得到改善;随着配筋率增大,试件的滞回环更加饱满,耗能能力增强,但刚度退化加速。  相似文献   
33.
34.
氢细菌固定CO2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分批培养条件下固定CO2氢细菌的生长及底物消耗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最佳气相比为V(H2):V(O2):V(CO2)=3.5:1.0:1.0;在30℃、pH=7.0的条件下培养40h,每mL培养基菌体干质量达1.6mg,每g细胞干质量含蛋白量为718mg。菌体产率分别为Y(H2)=3.00,Y(O2)=0.65和Y(CO2)=0.54,并得到了菌生长和底物消耗模型。  相似文献   
35.
《子夜》“主题先行”问题与吴荪甫形象之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题先行"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学者贬低《子夜》的重要原由,所依据又大都是茅盾自己后来对于《子夜》主题的阐释。但茅盾在写作《子夜》时,是否真的清晰而明确地预设了这一主题?这一主题与《子夜》的文本实际又是怎样的关系?将两者作对照,会发现并不很吻合,尤其在吴荪甫形象塑造上。茅盾在写作《子夜》时,很可能并未清晰确立他后来所述之"主题",他的写作意图只是如《子夜》初版《后记》中所言"大规模描写中国社会现象"。解读文学作品,更应该从文本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作者自述出发。  相似文献   
36.
目前,我国公共和居住建筑的供热采暖系统,大部分是集中供暖单管垂直系统,个别的还是古老的水平串联系统。这样的采暖系统,已经严重落后,无法满足能耗降到最低,本文将结合分户控制改造工作,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7.
人从水中来人类是由猿变来的,这一点早巳编入了教科书;那么猿又是由什么演变而来的?如果说它是由鱼类演变而来的,你会感到吃惊吗?然而这却有几分科学的依据。鱼类之所以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它们具有能在水中呼吸的鳃,这也是鱼类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人不能在水中生活,是因为没有这种适应水中呼吸的鳃。人类的呼吸器官是肺,肺中流进了水人就会被呛死。因此,古人在塑造神通广大的神猴孙悟空时,仍不忘说他要念起避水诀才能深入海底  相似文献   
38.
在泰国 ,从 2 0世纪 6 0年代到 80年代中期 ,同姓团体的一种类型———宗亲总会持续不断地产生。创立宗亲总会目的在于一是为华人的族群认同提供依据。二是宗亲总会所建的大宗祠是象征华人民族群体的具有纪念碑意义的建筑物。同姓团体其大宗祠的建设标志着泰国华人社会的文化复兴运动的兴起。  相似文献   
39.
程丽巧  修华  乔赫男 《科技信息》2007,(9):183-183,152
近年来,社会建构主义受到普遍重视,它的一些重要理论和思想对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对社会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作了简要介绍,并对这一理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0.
利用有限元分析和径向支撑力测试,分析不同支撑杆数目对新型生物可降解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s, IVCF)的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应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支撑杆数目为8, 10, 12的IVCF模型;通过室温拉伸左旋聚乳酸得到其应力-应变曲线,使用Abaqus软件模拟分析3种支架在压握和自扩张过程中的生物力学性能;同时将3种IVCF进行径向支撑力测试。结果表明,3种支架的应力峰值不同,但应力分布趋势相同;其径向支撑力随支撑杆数目的增加而减小,自扩张性能则与之相反;10杆IVCF表现出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经压握后不仅有足够的径向支撑力,而且可以实现自我扩张,对血管壁的损伤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