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1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以福建省泉州市2009—2011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及相关统计年鉴资料为研究基础,从区域空间的视角构建了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指标体系,将熵值法与综合法相结合,对泉州市8个县(市、辖区)建设用地的利用进行评价,并分析出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的空间差异特征和影响因素,为未来泉州市建设用地的高效、合理利用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2.
结合江西省区域发展实际,从土地投入程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环境生态效益、土地集约利用发展趋势5个方面构建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熵值法、GIS空间分析方法、层次聚类分析法对省内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空间分异研究,并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建议和措施.最后探讨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运用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理论与方法,以福建省漳州市为例,按照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和收入水平四项指标构建了大农业结构的灰色局势决策模型.分析模型输出的各项效果测度值,发现漳州市大农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效益水平及各县市大农业的综合效益水平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最后提出了漳州地区各县市农业发展的合理模式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能源消费统计数据,利用《IPCC 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推荐的基准方法,对1997—2007年福建省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CO2)排放量、产业的CO2排放分布、CO2排放强度进行计算并分析.结果表明:1997—2007年福建省能源消费总量和CO2排放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在各产业部门中,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是能源消费和CO2排放的主体,在CO2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近年来有加大的趋势,第一、第三产业和生活消费CO2排放所占比重都有所减小;1997—2007年福建省CO2排放强度和人均CO2排放量都有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以福建省泉州市2009—2011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及相关统计年鉴资料为研究基础,从区域空间的视角构建了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指标体系,将熵值法与综合法相结合,对泉州市8个县(市、辖区)建设用地的利用进行评价,并分析出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的空间差异特征和影响因素,为未来泉州市建设用地的高效、合理利用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6.
根据福建省和福州市有关统计资料,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作为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重要节点城市--福州市的城市中心性进行初步分析,发现其经历一段波动发展后平稳增长;并探讨了福州城市中心性波动的原因,最后提出提高福州城市中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了人口、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方面的要素.本文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社会城市化和环境保护城市化四个方面对海峡西岸经济区20个城市进行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经过指标选取、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海西经济区20个城市城市化水平分值并进行排序,结果表明,海西经济区20个城市大致可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厦门,城市化水平最高;第二层次,福州和温州,城市化水平较高;第三层次,泉州、丽水、衢州、龙岩、三明和汕头,城市化水平中等;第四层次,漳州、梅州、南平、潮州、鹰潭、莆田和宁德,城市化水平较低;第五层次,赣州、揭阳、上饶和抚州,城市化水平最低.并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2010)》为依据,对海西经济区城市群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措施、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从泉州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特征入手,分析了产业集群对泉州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加快泉州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的时空规律,建立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协同论的思想,构建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并以福建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福建省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分布基本符合由南向北递减、由沿海向内地递减的规律。2)根据协调发展度大小并结合区域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将福建省九个设区市划分为优质协调型、良好协调型、勉强协调型、濒临失调型、失调型等5种类型,其中濒临失调类型所占比例较高,达到30%。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传统时间序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聚类方法进行分析的负荷预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某市的电能负荷进行预测,得到了较精确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为电力负荷的预测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