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分析了多孔介质中的各种界面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了多孔介质影响凝析气藏露点的机理。认为,多孔介质对凝析气藏露点的影响体现在毛细凝聚和气体吸附的共同作用,由气藏流体的组成、状态及储集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决定:多孔介质中的毛细凝聚和气体吸附均使得露点压力升高;富含凝析油的凝析气藏受吸附作用的影响较强,露点值升高的幅度相对较大;储层孔隙半径r越小,毛细凝聚作用的影响越强,露点值升高的幅度越大,当孔隙半径r<5×10-6cm时,毛细凝聚现象对露点的影响已不能忽略;对于低渗气藏,吸附态气体在总气量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吸附产生的影响相应也会增强;地露压差越大,吸附作用的影响越强;相同体系储层温度越高,由吸附和毛细凝聚引起的露点变化越小。 相似文献
32.
本文针对在手写字符识别中由于书写习惯和风格的不同造成字符模式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流形学习重建的手写体数字识别方法。该方法与传统的流行学习识别方法不同,传统的方法是先对待识别模式进行降维,然后再对降维后的特征进行分类识别;本文提出基于重建的LLE算法(简称RLLE)。该算法首先分别对每一类字符训练样本进行LLE降维,得到每一类字符降维后的向量。然后将待识别字符分别在每一类字符中进行降维,并依据该降维后的矢量在每一类中对字符进行重建。最后选取重建误差最小的为待识别的所属的类。通过对MINST字库的一系列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同时该方法为手写体数字识别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3.
用计算机实现血液中白细胞的自动分类,要求:(1)分类精度尽可能地高;(2)识别速度要快.(3)分类系统性能要稳定.价格低廉,且便于操作.前两个要求很容易被人理解,而第三个要求却往往被人忽视,然而这却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这种系统能否推广使用而不至于永远停留在实验阶段.目前,困外出售的自动分类系统都是以大型或中型计算机为主机,依赖于专用硬件的支持,使得系统的价格昂贵而在国内医院难以施用.至今尚无理想的系统可供临床普及 相似文献
34.
本文指出钢结构防火的重要性,对钢结构防火涂料的定义、工作原理以及钢结构防火涂料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钢结构防火涂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35.
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大型游乐场受到游客的欢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游玩更多更好的项目,做到时间、效益最大化.针对此问题,以某大型游乐场的实际数据为基础,首先预测了当日的客流量,并对排队时间进行了研究,然后研究游客的游玩路线规划问题,路线规问题分为3个部分,分别为项目评价、项目选择、游玩顺序确定.根据项目的特征如人数、收费... 相似文献
36.
本文对416例化工区居住5年以上者进行了血清β_2-m含量测定,其结果观察组为2.11±0.48μg/ml;对照组为1.96±0.51μg/ml(P<0.01)。另外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男性为2.14±0.51μg/ml;1.95±0.477μg/ml(P<0.01),女性为2.0±0.46μg/ml,1.98±0.54μg/ml(<0.05)。实验结果表明,化工区成年人机体内β_2-m含量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37.
38.
液晶易受所接触基片的影响而规则取向,即所谓的定向或锚定。液晶定向技术,是制备液晶器件的关键技术之一。对液晶定向技术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 通过摩擦聚酰亚胺(PI)涂覆的玻璃基片来诱导液晶排列,是目前最常用的液晶定向方式。关于摩擦膜的定向机理,一种普遍的假设是液晶分子与摩擦所造成的具有一定取向的聚合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Barmentlo等人通过测量表面二次非线性以及光学相位延迟等方式,进一步论证了这一机制。然而,这些光学表征手段的表面分辨率低于1μm~2,因而只能提供一种宏观及平均意义上的证据。本文利用具有高表面分辨率的扫描探针技术:原子力显微术(AFM)和扫描隧道显微术(STM),从微观角度对摩擦膜定向液晶的机理进行了研究。作为比较,我们同时研究了PI Langmuir-Blodgett(LB)膜的结构及其液晶定向性能。 相似文献
39.
聚酰亚胺Langmuir-Blodgett膜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酰亚胺Langmuir-Blodgett(LB)膜因具有超薄、有序、可控、任意组装等特点而在微电子等现代科学技术中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它们可用于超薄绝缘膜和液晶显示中的定向层.在这些实际应用中,表征聚酰亚胺LB膜的分子结构以研究其分子功能显得尤其重要.但是,使用常规的分析方法难以在分子水平上进行LB膜的直接观察和研究.近年来,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因具有原子级的分辨为有机超薄膜微观分子结构的表征提供了一种新型强有力的检测手段.1991年日本学者Fujiwara等人首次报道了对单层聚酰亚胺膜的STM观测研 相似文献
40.
Langmuir-Blodgett(LB)膜因具有分子层次上的有序、厚度可控和易于组装等许多优点而在分子组装中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些由LB技术所组装的分子组合体的宏观物理特性的最优化,要求人们对它们的微观结构与性能关系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它包括转移至固体衬底上分子膜的结构、相的状态以及不同相态之间转变等.然而,迄今为止已报道的工作多限于在气/液界面上的观察,而且前人对分子膜结构的观察主要采用了荧光和Brewster角这两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