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3篇
系统科学   18篇
丛书文集   33篇
教育与普及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70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杨帆 《广东科技》2008,(8):114-115
本文结合当前输电线路的杆塔基础施工情况,提出高压输电线路塔脚方案、基础施工、基面处理等有关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2.
李勇  杨帆  俞燕龙  王晓华 《甘肃科技》2010,26(22):28-31
针对兰州石化公司丙烯酸装置丙烯酸酯化工艺过程,由于在发生酯化反应时容易发生自聚,故在进行酯化反应时需加入阻聚剂。采用反应精馏装置模拟丙烯酸装置丙烯酸酯化工艺过程,并配置与工业装置相同浓度的阻聚剂溶液,从反应精馏装置填料塔上部回流线加入(连续抽真空)。选用丙烯酸丁酯第一酯化反应器反应条件为实验条件,对复合阻聚剂进行动态评价。复合阻聚剂采用对苯二酚为主配方,分别用ZJ-Z01、ZJ-705、MQ、PZ与其复配成二元、三元复合阻聚剂。用反应精馏装置对丙烯酸丁酯酯化工艺阻聚剂进行详细的评价,得出了阻聚剂的较佳使用条件:二元阻聚剂为HQ+ZJ-701,浓度为0.040%;三元复合阻聚剂为HQ+ZJ-701+ZJ-705,浓度为0.045%。通过对丙烯酸丁酯阻聚剂的动态评价,详细阐述了阻聚剂的评价方法,为装置引进新型阻聚剂搭建了实验室评价平台。  相似文献   
63.
新年游艺宫     
智力小幽默 1.一幢大楼失火,很多人围观,却无人报警,为什么? 2.小明的妈妈有3个孩子,老大叫大木,老二叫二木,老三叫什么? 3.开口说话就要付钱的地方?  相似文献   
64.
教师形象的塑造往往关注教师的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 ,而忽略这两种形象的最重要的转换格式———教师的声音形象。通过对教师声音形象的魅力触角———音色、音量、语气、语速等主要存在形态的探讨 ,揭示它们作为语言结构的情感张力 ,明确教师声音形象美的几个指标 ,为教师形象的塑造提供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65.
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对某压气机静叶叶栅气动性能进行研究.在吸力面布置不同尺寸的凹坑,将深径比为0.25,球体半径分别为0.4、0.5、0.6、0.7 mm的凹坑布置在55%~78%弦长位置,球状凹坑可以通过提高边界层内的湍动能水平使得附面层抵抗分离能力变强,从而抑制并延缓附面层分离,减小分离后的反流区域面积,有效减小矩形叶栅中径处的尾迹损失,改善流场.结果表明,球体半径为0.5mm的凹坑效果较好,能够使叶栅出口总压损失降低17.63%.  相似文献   
66.
 回顾了2018年全球空间科学重要研究进展、重大战略调整以及新发射的空间科学重要任务平台,盘点了“盖亚”绘制最新银河系地图,科学家首次确定银河系外高能中微子来源,火星勘测轨道器发现火星浅层地表之下的冰,“旅行者2号”飞出太阳系;美国密集出台航天新战略,俄罗斯公布月球计划路线图,国际空间探索协调组更新国际载人航天新战略;首个飞入日冕的帕克太阳探测器成果发射,人类首个月球背面探测器“嫦娥四号”顺利登月等重大科学事件。  相似文献   
67.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CO和Cl2分子在TiO2(110)面上的吸附反应,通过计算体系的吸附结构、吸附能、电荷密度和态密度等性质,揭示了CO和Cl2共同吸附在TiO2(110)表面的行为机制。CO和Cl2在TiO2(110)面上的吸附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共同吸附时其平均吸附能为-1.367 4 eV,Cl2能够被表面Ti原子捕获,表面Ti (5c)原子发生sd3轨道杂化,吸附发生时表面形成CO→TiO2(110)→Cl流向的瞬时电子流,态密度的分布显示TiO2(110)表面的Ti-O键强度被削弱,说明CO的存在对TiO2的氯化有促进作用,同时表面O原子被激活,其随着CO从表面解离形成CO2分子平均释放1.418 6 eV的能量,使得TiO2(110)结构被破坏,同时也为下一个Cl2分子提供了良好的吸附位。  相似文献   
68.
基于CFRP加固圆形隧洞的小比例尺模型试验,采用实体单元模拟胶层和衬砌混凝土,采用弹簧单元以及双线性界面黏结滑移关系模拟胶层和衬砌混凝土的弧形接触界面的黏结滑移行为,建立了"实体-弹簧-实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将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的实测结果以及界面应力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基于该有限元模型,着重分析了胶层厚度以及弹性模量的变化对混凝土应力、CFRP应力、胶层应力以及弧形接触界面复杂应力状态的影响.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胶层厚度以及弹性模量对隧洞衬砌混凝土的应力水平无明显影响,改变胶层的厚度以及弹性模量并不能明显地改善衬砌混凝土的受力状态;胶层的厚度以及弹性模量对弧形接触界面应力的影响十分显著,选择弹性模量较小的胶层,在施工过程中适当地减薄胶层的涂刷厚度,可以显著降低界面应力,从而减小内贴CFRP加固圆形隧洞结构发生剥离破坏的风险.  相似文献   
69.
70.
在许多实际问题的研究中,例如临床试验、民意测验、社会问卷调查等,经常导致数据的缺失,而通常使用的统计方法都需要在样本数据完整的情况下进行.如何处理样本中的缺失数据,使得统计推断得以顺利进行,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针对响应变量存在缺失时的非线性半参数回归模型Y=f(X,β)+g(T)+ε,研究了参数β的经验似然推断.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基于一般借补数据和修正借补数据的情形,得到了关于参数β的对数经验似然统计量渐近服从χ2分布,并由此可以构造出关于参数β的置信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