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5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1.
二倍体耐高温酒精酵母经诱导生孢子,单孢子分离及营养缺陷型遗传标记的制作,获得了一株与亲本发酵性能相当且遗传性能稳定的单倍体菌株JD9-22(α,sta,INH1,arg)。利用酵母的群体杂交方法,通过糖化酵母单倍体菌株26067-44(a,STA,inh,ade)于JD9-22杂交,选育去除了INH1基因的耐高温酒精酵母单倍体,解除了INH1基因对STA基因在酒精酵母细胞内表达的抑制。  相似文献   
22.
建立了基因工程菌株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306生物合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静息细胞培养系统。确定静息细胞培养基的成分为:葡萄糖1.0g/L,尿素1.0g/L,K2HPO41.0g/L;静息细胞培养的条件为:选择发酵30h的菌体,10%的接种量,pH5.4,150r/min,28℃静息培养12h。并在该静息细胞培养系统中,研究了糖类、有机酸、氨基酸和金属离子等因素对里氏木霉306生物合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以薯蓣皂甙元的收率为指标,考察了从豆科植物胡芦巴种子提取薯蓣皂甙元的水提和乙醇提两种工艺路线的优劣,并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乙醇提工艺条件,得到以下结论:采用醇提取工艺有利于提高皂甙元的产率;影响乙醇提取工艺薯蓣皂甙元含量的主次顺序为:A>D>B>C(A乙醇浓度;B乙醇用量;C回流次;D回流时间),其最佳的工艺条件是:脱脂除胶胡芦巴豆粉50g,加入12倍于胡芦巴豆粉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提取3h。  相似文献   
24.
以产纤溶酶的华根霉12#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筛选到74株制霉素抗性突变株。所有抗性突变株经进一步固体发酵筛选,获得了4株稳定高产纤溶酶的正突变株,其纤溶酶产量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32.9%、21.5%、22.3%和18.0%。  相似文献   
25.
黄孢原毛平革菌产锰过氧化物酶培养基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5.776在限氮高锰培养基中产生较高的锰过氧化物酶.通过对初始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条件研究,对原培养基进行优化/g*L-1):葡萄糖,10;酒石酸铵,0.37(2 mmol);吐温80,1;Mn2+,9.9×10-6;于34 ℃静置培养5 d;产MnP活力达1 200 U*L-1,比优化前提高了近17倍.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氮源、碳源对11α羟基坎利酮转化率的影响。从赭曲霉菌球形态的角度解释了菌球直径、结构与11α羟基坎利酮转化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外部菌丝粗壮,分布均匀,内部菌丝虽有分化,但分化不明显的菌球能获得高11α羟基坎利酮转化率。  相似文献   
27.
从实验室保藏菌种中诱变筛选到一株简单节杆菌(Arthrobacter simplex)DW5,该菌株能将底物雄烯二酮衍生物转化为雌酮。本文主要对DW5菌株转化培养基和转化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转化培养基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转化初始pH为7.0,装液量25mL/250mL三角瓶时,当投入底物浓度为5g/L,14h后雌酮转化率达90%。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以大豆为原料华根霉TK317产纤溶酶固态发酵的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固态发酵培养基的碳源、碳氮比、初始pH、加水量和温度进行了优化;采用正交试验对接种量和培养基厚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华根霉TK317固态发酵产纤溶酶的适宜培养基组成:m(面粉)∶m(大豆)=1∶9,初始pH为5.0,加水量为0.75 mL/g。适宜培养条件:培养温度为28℃,培养基厚度为15 g/250 mL三角瓶,接种量1×107个/g,培养时间为60 h。优化条件下的纤溶酶产量平均达480.52 U/g。  相似文献   
29.
本文对不同种类的碳.氮源对Trichoderma reesei306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生物合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试的各种碳氮源中,碳源以玉米粉和纤维素,氮源以尿素和胰蛋白胨效果最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液体发酵培养基中碳氮源的最佳组成为:玉米粉20g/l、纤维素30g/l、尿素10g/l、胰蛋白胨2g/l,优化碳氮源后t—PA酶活提高了26%。  相似文献   
30.
对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spJY 1)降解大豆甾醇(BS)侧链至4 烯 雄甾 3,17 二酮(4 AD)和1,4 二烯 雄甾 3,17 二酮(ADD)的培养基组成、种子培养时间、通气量、投料方式及时间等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投料浓度为0.3%,转化时间为168h的条件下,使4 AD(D)的转化率由原来的37%提高到5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