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7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31.
为用数学模型方法研究五指山城市绿地生态恢复的速度,选择琼州学院五指山校区4片绿地建立实验样方,人为铲除样方内所有草本植物的地表部分,将其包埋于地下,记录经过不同时间的有机质分解后剩余质量;再运用Origin软件做拟合曲线。结果表明,采用指数衰减曲线相对最适合。经过5-13周,有机质可以分解一半;一年内的平均样方分解率为85.6%,与实际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2.
针对单通道双MFSK信号的调制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和分形盒维数的调制识别算法。该算法利用EMD将混有高斯噪声的双MFSK混合信号分解成多个分量,提取每个分量的分形盒维数作为特征参数,使用BP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对其进行识别。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频谱不混叠的双MFSK信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33.
提出了对于低真空运行后的凝汽式机组,直接利用其末级排汽作为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系统的加热汽源,从而实现水电联产的方法.采用矩阵法建立电厂热力系统多级回热数学模型,基于弗留格尔公式对低真空运行进行变工况计算,进而采用等温差法建立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系统的数学模型.在计算范围内,当满足不同淡水产量的需求时,可以优选出最佳排...  相似文献   
34.
水电联产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带有冷凝水闪蒸和海水预热的低温多效蒸发海水淡化系统进行物料和热量衡算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海水淡化系统并叉流流程下水电联产系统优化的数学模型.该模型以单位产量淡水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利用Matlab工具箱编制了求解程序,对水电联产系统数学优化模型进行了求解,分析了效数、加热蒸汽流量和系统规模对单位产量淡水成本的影响,并将水电联产优化设计、水电联产等温差设计和无水电联产等温差设计3种方案下的单位产量淡水成本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参数相同情况下,水电联产优化设计和无水电联产等温差设计相比,最大可节约淡水成本87.54%.水电联产低温多效蒸发是降低海水淡化成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5.
根据木材阻燃机理,以磷-氮体系阻燃剂为主进行复配,获得3组配方(质量比):三聚氰胺∶磷酸∶硼酸=2∶2∶3;聚磷酸铵∶双氰胺=2∶1;尿素∶双氰胺∶磷酸=1∶3∶4.每组配方分别配制浓度为5%,10%,15%的阻燃液,采用浸渍法在恒温80℃下,浸渍24 h 处理白杨木材试样.利用锥形量热仪在热辐射功率为50 kW/m2的条件下,对阻燃处理后的木材试样以及空白试样进行燃烧特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三聚氰胺、磷酸、硼酸组成的配方在增强木材试样的耐火性、抑制试样产烟量和一氧化碳生成率方面效果显著;聚磷酸铵 APP、双氰胺组成的配方在控制木材试样燃烧速度和降低总热释放量方面效果显著;尿素、双氰胺、磷酸组成的配方在提高载药量、降低热释放速率、延长点燃时间、抑制二氧化碳生成率方面效果显著;3组配方在降低木材试样的质量损失率和有效燃烧热方面效果相近.综合各项分析结果,确定尿素、双氰胺、磷酸按1∶3∶4的比例(质量比)配制浓度为15%的阻燃液为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36.
为探究实验室条件下纯培养的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菌丝(AaM)和孢子(AaM)的共有基因、特有基因以及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 DEG)与真菌的生长、发育、生殖和致病性的相关性,利用RNA-seq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AaM和AaS进行比较转录组分析,并结合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转录组数据的可靠性.分析结果显示AaM和AaS的共有基因为7 362个,涉及44个功能条目和122条通路;二者的特有基因分别为195和278个.AaM vs AaS比较组含有977个上调基因和687个下调基因,分别涉及32和32个功能条目;此外,上述DEG还涉及糖酵解/糖异生、次级代谢物的生物合成等113条通路.基于比较转录组分析发现球囊菌菌丝和孢子的共有基因、特有基因和DEG可能通过调节细胞活动、代谢进程、内吞作用以及MAPK信号通路等关键途径参与球囊菌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过程.  相似文献   
37.
针对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过程中因传感器累积误差、干扰等情况造成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借鉴哺乳动物海马空间对多源信息的认知与整合机理,提出一种新型空间认知模型和融合贝叶斯估计的误差修正方法.首先,建立视觉线索的模拟机制,并对头朝向细胞和3D网格细胞进行建模;其次,构建反赫布学习递归神经网络完成对特定位置的编码,实...  相似文献   
38.
有些事,政府点头,老百姓才能去办,这就是行政许可.7月1日正式实施的行政许可法,对政府的行政许可行为进行了规范,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也将给百姓生活带来许多变化.  相似文献   
39.
杜宇 《科技资讯》2010,(33):220-221
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北京经济发展状况,分析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经济学中的中心转移理论,对北京未来的经济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0.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体外循环时间的长短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文章回顾性地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本科行瓣膜置换手术的1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KIN的诊断标准,术后将其分为肾功能异常组(73例)和肾功能正常组(68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为两组一般临床资料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肾功能正常组的体外循环时间平均为(148.54±53.44)分钟,术后肾功能异常组的体外循环时间平均为(215.36±56.51)分钟,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按总平均体外循环时间分组,发现体外循环时间小于180分钟的76例中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为18(23.68%)例,而体外循环时间大于180分钟的65例中肾功能异常的患者55(84.62%)例,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体外循环时间的长短与心脏瓣膜术后患者肾脏功能状态关系密切,为保护瓣膜置换术后患者肾脏功能,应尽可能缩短体外循环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