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40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51.
为了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经济的均衡发展,2001年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西部12省、市、自治区之一的内蒙古,在西部大开发的5年中取得了较辉煌的成绩,其中内蒙古的“金三角”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金三角”的含义  相似文献   
452.
本文采用不同的风冷频率对奥氏体化后的钢丝进行冷却处理,研究不同的冷却速度对钢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风冷频率的增大,钢丝的强度和断面收缩率增大,原因是冷速增大时,珠光体的片层间距和团尺寸均减小;而延伸率降低,原因是钢丝由表及里冷速不同,从而导致片层组织不均匀引起.  相似文献   
453.
基于DSP和FPGA的实时图像处理平台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现场可编程阵列(FPGA)的高速实时图像处理平台的电路原理设计,外围部件瓦连(PCI)接口的软件实现和DSP软件设计。该图像处理平台主要采用TMS320C6416数字信号处理器和XILINX公司的VIRTEX4系列的XC4VLX80高性能FPGA,可灵活地在DSP和FPGA中实现各种信号处理算法程序,并且区别于传统的DSP平台,可根据算法要求方便地切换DSP和FPGA对片外存储器的操作,从而满足对各类图像数据的高速实时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454.
[目的]测定在选定条件下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的乙醇粗提物干膏得率及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探讨粗提物和纯化后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抑菌作用.[方法]将白花蛇舌草置于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中冷浸,对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粗提;再通过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粗提物进行处理,获得纯化后的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55.
基于Ontology的学习资源检索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Ontology的概念,提出基于Ontology的课程学习资源检索模型,以《数据结构》课程为领域,通过对关键技术的研究,构建了《数据结构》课程Ontology,设计实现了基于Ontology的《数据结构》课程学习资源检索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456.
457.
桃金娘科(Myrtaceae)桉属(Eucalyptus)、杯果木属(Angophora)和伞房属(Corymbia)树种统称桉树,引入我国已有130余年的历史,是重要的工业用材林树种。我国桉树遗传育种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种子园建设和70年代后期的种源试验,一些技术显著促进了其进程,主要有:①早期的种子园技术促进了无性繁殖困难树种的有性扩繁;②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扦插和组织培养技术推动了优良无性系选育与应用;③20世纪90年代末分子标记技术开启了我国桉树分子育种研究的新纪元;④21世纪初转基因技术为品种创制提供了崭新的手段;⑤刚尝试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桉树育种策略和种质资源是其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已对一些树种制定了育种策略和育种计划,兼顾纯种内轮回选择和杂种无性系的选育,主要经济性状包括材积生长、木材密度、抗病虫和抗风等;累计已收集了近200个树种3 000余个家系的种质资源。我国桉树遗传育种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主要包括:①几个主要树种的轮回选择和世代改良,仅尾叶桉(E. urophylla)进入了第3个世代;②杂交育种的成效显著,培育了目前仍主栽的DH32-29和DH33-27等优良杂种无性系;③无性系育种结合无性繁殖技术(尤其是组织培养)的研发,极大地推动了无性系林业的发展;④开发了多种分子标记,包括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标记,并基于分子标记利用连锁作图和关联分析的方法,在尾叶桉等6个树种中检测了与生长、材性和/或抗逆等性状相关的基因组位点;⑤已对逆境响应、激素和木材形成等相关的功能基因进行了克隆和表达分析,一些功能基因显示了较好的育种应用潜力;⑥已优化遗传转化体系,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并尝试了基因组编辑的可行性。但是,我国桉树遗传育种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基因型×环境互作的复杂性和高质量基因组/泛基因组的缺乏,种质资源流失,新无性系缺乏,尚待从头克隆和鉴定具有育种价值的优异基因,基因组选择实用性有待探索,遗传转化率需进一步提高等。桉树遗传育种研究对促进我国林业生产的意义是显著的,将有望在高世代改良、种质资源的长期评价、杂种优势的机制与利用、基因组选择的有效应用和转基因与基因组编辑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