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0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针对均值滤波算法对含有椒盐噪声和高斯噪声的医学影像图像除噪不理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改进加权均值滤波算法,该算法把滤波窗口中每个像素点的灰度值与计算得到的相应权值运算后作为其中心点的输出值,并运用该算法对含有椒盐噪声和高斯噪声的医学影像图像进行除噪研究.实验表明该算法对椒盐噪声和高斯噪声具有较强的抑制力,并且除噪后的医学...  相似文献   
112.
采用壳聚糖醋酸溶液为固定相的纸色谱法分离不锈钢酸洗废液中的金属离子.经实验结果表明:展开剂的配比V(丙酮)∶V(盐酸)∶V(水)=33∶3∶4时分离Fe3+,Cu2+,Fe2+,Cr3+,Ni2+的5种金属离子的效果最佳,分离晾干后显色剂采用质量分数为0.40%的二硫代乙二酰胺乙醇溶液较为合适.用此方法来鉴定304HC和1Cr13不锈钢酸洗废液中的金属离子,所得结论:前者的废液中含有Fe2+,Ni2+,Fe3+,Cr3+;后者的废液中含有Fe2+,Fe3+,Cr3+.  相似文献   
113.
利用不动点理论,证明了实Banach空间中一阶混合型脉冲积分微分方程周期边值问题解的存在性定理,对已有结果作了推广和改进.  相似文献   
114.
分别以卡介苗菌株(BCG)及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无毒株H37Ra菌株(H37Ra)为受体菌,制备上述两种菌株的原生质体,同时通过优化细菌菌龄、酶解浓度、酶解温度以及酶解时间等影响因素,探索出制备原生质体形成及再生的最优条件。结果显示:摸索出制备BCG和H37Ra菌株的原生质体条件:在对数生长期的两亲本菌株,经0.01 mol/L EDTA,0.01%β-巯基乙醇溶液预处理;酶解浓度为12 mg/mL,酶解温度为37℃,酶解时间为5 h,可制备出活性较高的两种菌株的原生质体。由此可知,成功制备了BCG与H37Ra菌株的原生质体,并能在高渗固体培养基上再生。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该两种菌株原生质体融合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5.
沁水盆地地温场特征及其与煤层气分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口井的温度数据得到沁水盆地平均地温梯度为(28.2±1.03)℃/km.测试了39个岩石样品的热导率数据,计算了20个大地热流值.沁水盆地现今热流变化于44.75~101.81 mW/m~2之间,平均为(62.69±15.20)mW/m~2.运用Thermodel for Windows 2004软件对沁水盆地的古地温史进行了模拟,并得到了沁水盆地晚侏罗—早白垩世最大埋深时的平均古热流,北部为158.41 mW/m~2,中部为119.57 mW/m~2,南部为169.43 mW/m~2.恢复了地层的埋藏史,揭示了地层沉积结束和剥蚀开始的年龄为108~156 Ma,地层的剥蚀厚度北部为2603 m,中部为2291 m,南部为2528.9 m.其古地温场的分布格局为“南北高,中部低”,这在时间和空间上和煤层气的含气量分布相一致,初步显示古地温场对沁水盆地煤层气的形成具有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6.
以水动力模型为研究依据,以降水、来流等自然条件为泥石流发生的推动因子,加之地形、地质、植被、人口等影响因子,构建了泥石流风险分析模型。选取广西5个市作为研究区域,采用河网分级编码方法对河网水系信息作概化处理。根据粗糙集理论,采用了一种可以从客观角度上确定影响因子权值的综合权重计算方法,构建了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判机制。将计算模拟结果置于广西地质灾害分布统计与2011年全州县泥石流灾害事件中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水动力模型的泥石流风险分析是合理且可靠的。  相似文献   
117.
探讨在电力电子技术教学中引入SIMULINK仿真环境作为O2O教学在线教学的一部分的重要性.O2O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更好地利用了学生的业余时间.由于SIMULINK仿真环境易于掌握,通过简单的教学视频学习,学生可自行完成所学电路的建模与仿真.这种结合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得到电路工作波形,更有助于对电路工作过程的理解,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8.
针对电机控制器的测试过程中存在系统复杂、硬件成本高和周期长等问题,应用电力电子变换器对永磁同步电机端口特性进行了模拟,采用电机参数的离散化数学模型,实现了对电机端口特性的模拟。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端口特性的电力电子系统仿真模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多步离散算法建立永磁同步电机的离散化虚拟模型,将电力电子系统的端口模拟结果与实体电机在不同条件运行下的状态曲线趋势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验证了运用电力电子系统进行永磁同步电机端口特性模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