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16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8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静力触探曲线是一种常见的原位测试图形,由于该图形的不规则性及复杂性,长期以来,研究者们一直没有对它进行定量研究.本文从分形几何的观点出发,通过对静力触探曲线的变尺度测量实验,着重对测量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静力触探曲线是分形曲线,曲线分维成为反映曲线复杂程度恰当的统计特征量.同时指出,曲线分形维数与地层力学性质及硬层与软弱夹层数目密切相关,是地层沉积环境,沉积方式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262.
从产品的和谐化设计思想出发,以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使用流程为依据,分析整个流程中涉及到的人群——设计师、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与产品设计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他们之间产生的差异性和矛盾性的因素以及如何使这些环节达到协调与平衡,使产品与人的关系得到和谐.  相似文献   
263.
在分析了Z元件力敏效应的L型伏安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Z元件构建的,可直接输出数字信号的力数字传感器的设计方案.选择了简支梁弯曲受力方式为Z元件的力载荷承受方式,解决了Z元件由于体积小、厚度薄、脆性大而带来的无法直接施加作用力的问题,实现了力敏现象向力敏效应的转化.首次提出了Z元件的晶格扭应变与等效电阻的微观机理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基于Z元件的力传感器的温漂补偿的必要性和补偿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264.
刘义  郭家  韩猛  李哲  刘路路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33):14322-14331
为研究竖向循环荷载对桩基抗拔承载力的影响,基于现场试验分析了循环荷载下循环次数、循环荷载比对循环位移比的影响规律,总结了循环作用下的抗拔系数与循环位移比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循环位移比的桩基础抗拔承载力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拉拔荷载,循环荷载下桩基础的承载能力衰减更快,两种情况下桩基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不可等同;循环荷载比和循环次数是影响桩基承载能力的重要因素,循环拉拔作用下循环次数大于2或循环拔压作用下循环拔压荷载比大于5∶4时,循环荷载对桩基承载力有较大的削弱作用;循环位移比对桩基承载能力的衰减存在放大作用,当循环位移比达到0.8时,桩基承载能力的衰减率达到50%,因此实际工程中应合理控制循环位移比的大小;提出了黄土地基中循环荷载作用下桩基承载力计算模型,通过案例表明,新提出模型计算的抗拔承载力与实测值误差较小,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为循环荷载作用下桩基础抗拔承载力的计算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265.
笔者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长三角地区技术转移体系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是:企业在技术转移中处于主导地位;地方政府积极引导和协调管理;技术转移网络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技术转移途径多元化,技术服务和咨询占有较大比例等。并提出建议,技术市场的发展需要政府给予持续有力的政策支持,建议对企业参与的科技计划项目,将技术转移情况作为验收考核指标之一,并加强技术转移信息网络平台建设,通过技术服务带动技术转移。  相似文献   
266.
为提出适用于中国不同地域的桥梁混凝土主梁截面温度场数值模拟的太阳辐射计算方法,实地采集中国4座城市的逐时太阳辐射,与不同数值方法的计算值进行对比.建立中国12座桥梁的混凝土主梁截面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采用间接法计算的逐时太阳辐射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但计算过程较为复杂,且可能出现太阳散射辐射为负数的情况;直接法中,采用美...  相似文献   
267.
介绍了一种测量自聚焦透镜的折射率分布常数的方法——自准直反射法,用几何传像原理对光路计算,并用来分析光路原理,同时利用理论公式推导出经验公式,且对经验公式进行了精度分析。其测量不确定度为±1×10-3;其次,简要地介绍了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证明了自准直反射法是测量自聚焦透镜的折射率分布常数的简单实用方法,它具有装置简单、数据处理也不复杂的特点。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268.
为解决海岛站移动通信信号不稳定的问题,海南省气象局建设的海岛站为一个站点配置了多个通信设备,实现多个通道同时传输观测数据至省级.但由于条件限制,只能有一个通道的数据作为代表上传至国家级用于业务考核.因此,考核结果完全取决上传通道的数据质量.当该通道缺测或数据质量不佳时,会严重影响站点的业务可用性.此外,用户在使用观测资料时需要从多路数据中对比挑选,不够便捷.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分析海岛站的通信方式和数据传输流程,提出了一种包含3种整合策略的多通道数据整合算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平台.平台定时从省级中心站数据库读取各个通道的数据,根据用户选择的整合策略生成整合数据并上传国家级,用于业务考核和用户使用.平台经过4个月的试用,整合了18个海岛站数据,结果表明平台运行稳定,整合数据相比于单个通道数据,可用率平均提高了31.1%,显著提升了业务可用性,且资料使用更加便捷.  相似文献   
269.
文章在介绍VPN网络技术的概念上,浅析了它的工作原理和特点,重点阐述了VPN网络技术的应用及使用中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70.
矿物颗粒表面润湿程度的表征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表征矿物颗粒表面的润湿性,应用表面化学理论分析了润湿接触角、润湿热与润湿程度的关系,探讨了润湿程度的表征方法。结果表明:矿物颗粒润湿是自发过程,润湿类型决定润湿程度;润湿热与润湿接触角成反比,两者均可表征矿物颗粒的润湿程度。应用实例验证了润湿热表征矿物颗粒润湿程度和润湿过程的可行性,为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提供了技术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