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30篇
综合类   59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朱宏 《科技信息》2008,(35):216-216
本文介绍了情境教学法在公安警察院校警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绪上投入情境、在特定情境中学习和提高警务英语口语,提高公安警察院校学生英语语言综合应用水平,作者还总结了情境教学法在警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及影响其应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82.
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当摄入足够数量时,对宿主起有益健康的作用。研究发现母乳中含有活的微生物,使婴幼儿用益生菌被广泛关注。目前,国际上没有对“婴幼儿用益生菌”明确统一的定义及共识。通过阐述婴幼儿用益生菌的种类、常用菌株、安全性、临床研究的现状,指出研究最多的是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诸多报道显示其安全性良好,但是大多益生作用研究来自动物实验,成熟的、具有明确保健功能的益生菌菌株较少,尤其缺乏充分的临床研究。婴幼儿益生菌在研究和产业方面面临3方面挑战:现代肠道优势菌群新发现与传统益生菌菌株的矛盾,健康功能及作用缺乏像药物一样更深层面的精准机制解析,以及婴幼儿益生菌的法规与新菌株临床试验研究的矛盾。尽管面临诸多问题,但是,针对婴幼儿,特别是中国婴幼儿,特有的胃肠功能、免疫系统等尚未发育健全,这一独特的生理特点,开发婴幼儿用益生菌将具有重要前景。  相似文献   
83.
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复合发酵剂对乳蛋白浓缩物(milk protein concentrate,MPC)进行发酵,研究了不同乳糖浓度下MPC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乳糖浓度影响MPC发酵进入稳定期的时间与pH值,随着乳糖浓度的升高,MPC发酵物的最终pH值下降(pH值范围4.14~4.59);微流变学研究表明, 随乳糖浓度升高,MPC发酵物的宏观黏性因子减小,而固液平衡值和流动性指数增大;质构特性研究表明, MPC发酵物的持水力随乳糖浓度升高而逐渐升高,胶着性、弹性则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硬度、黏力不受影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显示,酸类化合物和酮类化合物是MPC发酵物中的主要挥发性物质,随乳糖浓度的增加,酸类化合物含量减少,而2,3-丁二酮、3-羟基-2-丁酮等乳糖代谢物的含量增加。本研究结果旨在为进一步了解MPC的发酵特性并拓宽MPC在不同发酵乳制品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4.
根据在Web平台上基于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开发的具有智能分析及智能教学的CAI网络教学系统,探讨了系统的组成、功能及系统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85.
硝酸铅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根尖有丝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麦为材料,研究硝酸铅对小麦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铅溶液分别处理小麦根尖8 h、16 h、24 h,通过常规染色体压片技术,测定小麦根尖的有丝分裂指数和染色体畸变现象.结果表明:小麦根尖随着硝酸铅浓度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延长,有丝分裂指数逐渐下降,染色体畸变率、细胞微核率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86.
87.
本对[1]中一条宏指令INPUT1作了三处补正,并对该宏指令中所有分枝都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给出了调试执行结果。  相似文献   
88.
讨论了一类非线性周期种群系统的最优收获问题.证明了该系统解的适定性,并利用Mazurs引理证明了最优收获控制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89.
 为积极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任务,提出了主动健康管理(PHM)服务模式的理念。PHM是以人为本的模式,强调个人是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旨在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健康管理模式。剖析了中国健康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提出开创“主动健康模式”新时代所需要的5个发展维度,即通过提高主动健康管理素养水平,精准预测健康风险,智能预警预测健康事件,有效干预健康结局,从而促进全民健康。基于这5个发展维度,探讨了主动健康管理新模式所需的支撑条件和技术体系,包括理念变革及政策支持、信息技术与物联网技术、健康监测技术、健康行为干预技术以及推进社区示范与评价研究,总结了主动健康管理模式在健康管理学、数据生态领域、人工智能、社区实践、循证医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攻关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