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广谱天然防腐剂ε-多聚赖氨酸产生菌Streptomyces albulus的育种工作目前仅处于常规育种水平,为对其进行原生质体技术的育种改造,对影响S.albulus原生质体制备的几个重要因子进行了详细研究。测定了S.albulus的生长曲线,确定制备原生质体的最佳菌龄为稳定期初期即培养40h;S发酵液中添加2·0%甘氨酸可使原生质体形成率最高;以破坏链霉菌细胞壁效果最好的溶菌酶进行酶解,确定最佳酶解温度为为35℃、最佳酶解时间为180min、最佳溶菌酶浓度为2.0mg·mL-1;在以上最佳原生质体制备条件下可获得纯净且量多的S.albulus原生质体,形成量达1.74×108cfu·mL-1,为S.albulus原生质体的进一步遗传育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度嗜热混合菌在搅拌槽中浸出黄铜矿及其群落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浸出工艺,研究浸矿体系中主要微生物种群的结构和动态变化,在槽式搅拌反应器中于45℃用中度嗜热混合菌(Acidithiobacillus caldus,Leptospirillum ferriphilum,Sulfobacillus acidophilus,Sulfobacillus thermosulfidooxidans等)浸出黄铜矿精矿,考察浸出液的pH,电极电位Eh及金属离子浓度并应用PCR-RFLP(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研究细菌群落变化,浸出时间为30d。研究结果表明:Cu的浸出率为26.2%,反应器内菌种多样性不丰富,只有At.caldus和L.ferriphilum2种;群落动态变化明显,在浸出开始阶段At.caldus是优势种群,其丰度为96%,随着浸出的进行,L.ferriphilum逐渐增多,在浸出后期代替At.caldus成为优势种群,其丰度为69%。  相似文献   
13.
菌株Y5-11是从哈尔滨周边地区地下水中分离的一株假单胞菌,具有较高的自养脱氮能力。菌株Y5-11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模式菌Pseudomonas koreensis Ps 9-14T高度同源(99.72%)。获得了菌株Y5-11的全基因组序列,采用比较基因组学分析了菌株Y5-11的碳源利用和脂肪酸含量特征,对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菌株Y5-11与模式菌Pseudomonas koreensis Ps 9-14T在碳源利用上较为接近,但两株菌株在生长温度和硝酸盐还原方面存在差异。菌株Y5-11有17个特有基因,其在脂肪酸种类及含量上与其他菌株相比,存在明显的特异性,主要脂肪酸为C16:0和C17:0 cyclo,含量分别为19.37%和21.09%。通过以上研究,确定了菌株Y5-11的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征,为菌株Y5-11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生物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果蝇为模式生物,探究了蓝靛果原浆的抗衰老作用。果蝇按雌雄分组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以及低、中、高剂量组进行生存实验,并测定果蝇体内的抗氧化酶活力及丙二醛含量。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组雄果蝇的平均最长寿命分别显著延长了9.83%(P<0.05)、12.56%(P<0.05),中、高剂量组雌果蝇的平均最长寿命分别显著延长了16.92%(P<0.05)、17.41%(P<0.05)。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饲喂蓝靛果原浆能够显著提高雌雄果蝇体内的抗氧化酶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且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实验结果表明,蓝靛果原浆具有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