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2篇
  2014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本文研究了Tl_2Ba_2Ca_2Cu_3O_x(简称2223)单相超导块材的制备工艺。X射线衍射谱的分析和交流磁化率测量结果表明,对于名义组分为Tl_2Ba_2Ca_2Cu_3O_x的配料,在相当宽的温度范围(875℃~950℃)内烧结都有2223相生成。在897℃烧结2h得到了纯的2223单相样品,其Tc(R=0)值达120K。  相似文献   
12.
自从Maeda等人发现Bi-Sr-Ca-Cu-O材料的超导电性以来,Bi系体材料和薄膜材料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为了实际应用的需要,直接在Si或SiO_2衬底上制备Bi-Sr-Ca-Cu-O膜是很必要的,因此需要知道Si对Bi系材料超导电性的影响。本文报道了掺Si对Bi-Pb-Sr-Ca-Cu-O体材料的超导电性的影响的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3.
测得了Y_2O_3:Eu~(3+)压片在直流电压作用下的紫外发射谱,并证明它不是Eu~(3+)的特征谱,而是N_2分子在这个波段的发射谱。观察了这组紫外光谱的亮度波形,其特征与同样样品在相同的激发方式下发射的Eu~(3+)的亮度波形的特征相同。与ZnS:Cu电致发光特性作了比较,说明在电场作用下Y_2O_3:Eu~(3+)的发光是一个“次级效应”,空气放电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新近朱经武、赵忠贤、Hazen等人相继报导研制成Tc>100K的Bi-Sr-Ca-O和Tl-ca-Ba-Cu-O体系高温超导体,这是自1987年国际上掀起的超导热以来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我们选择名义成伤为Tl:Ca:Ba:Cu=2:2:1:3(简称2213)的配比作了初步研究。所用原料为Tl_2O_3,CaO,BaCO_3,CuO。由于Tl_2O_3,的熔点为717℃,低于BaCO_3的分解温度,远低于CaO、BaO和CuO的熔点。因此,将这四种原料直接混合在高温下烧结是难以得到预期结果的。特别是Tl_2O_3是剧毒化合物,高温下很易挥发,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