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0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0篇
系统科学   44篇
丛书文集   91篇
教育与普及   7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159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6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介绍了对化学专业大三学生周末开放的研究型新实验--负载型合成甲醇催化剂的研究.制备了不同Cu/Zn比的ZnO~CuO/γ-Al2O3负载型催化剂,与非负载型商品ZnO-2CuO催化剂作对比,运用XRD以及BET比表面积和孔容的测定方法对这些催化剂的物理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甲醇分解反应测定了催化剂的活性.  相似文献   
32.
范更华证明了如下结论:设G是具有n个点的二连通图(n≥3),若对任一对使d(u,v)=2的点有max{d(u),v(v)}≥π/2,则G是哈密顿圈的。将范氏条件限制在二部图上,已经得到二连通的二部图是哈密顿圈的一个类似充分条件。本文证明该充分条件亦保证了二部图的偶泛圈性:设二连通的平衡二部图G=(X,Y;E)每部有n个点,若对任一对使d(U,v)=2的点有max{d(u),d(v)}>π/2,则G为偶泛圈的。该结果是最好的可能。  相似文献   
33.
场协同理论对充分发展湍流传热性能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充分发展的湍流流动中,时均温度梯度和时均速度矢量闻的夹角θ是控制其对流换熟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两种异型管——横纹管和缩放管的数值模拟,得出:雷诺数Re恒定时,流向方向上↓△T.cosθ的变化规律与局部Nu数的分布规律相似.改变几何参数,如肋高或收缩段的长度,可改变θ角的分布.  相似文献   
34.
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微机控制泵阀动静态特性测试及数据处理系统的硬件配置、软件编程和接口技术,其理论和实践具有较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
CIMS环境下一种顾客需求偏好结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目标决策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顾客多目标需求的整体偏好结构模型。该模型反映了顾客满意度水平,能同时获得该满意度水平的人数以及相应目标值等方面的信息,能比较好地描述和集结被考察顾客群体的偏好结构,为CIMS环境下产品的质量设计和质量功能配置提供支持,对模型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用实例对模型的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6.
细菌降解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驯化富集培养,从煤气厂曝气池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株能降解氰的菌株,经鉴定为芽孢杆菌属。该菌对氰有较高忍受能力,降解氰的最适条件为:充分曝气供氧;温度为35℃,PH=9.0;在条件下,培养液中氰的浓度为10.89mg/L时,摇床振荡培养35小时,氰的降争率可达61.9%。  相似文献   
37.
激光检测摩擦力显微镜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纳米摩擦学已经成为摩擦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摩擦力显微镜(Friction force microscope,简称FFM)是最近几年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简称AFM)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很高分辨率的、用于研究物质表面微观摩擦性质的探测工具。由于以往在微观尺度上对摩擦现象的研究缺乏有效手段,因此,FFM自问世以来便受到广泛重视并在纳米摩擦学领域得到应用。目前纳米摩擦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大都由AFM和FFM得到,如微摩擦力与表面轮廓斜率的对应关系、微摩擦力的周期性、微磨损的特性等。但AFM和FFM在纳米摩擦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本身还有待于深入发展。虽然国内一些单位已开展对微观摩擦学的研究和扫描探针系列显微镜的研制工作,但尚未有用FFM从事纳米摩擦磨损研究的报道。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于1995年5月成功地研制出国内首台FFM。本文报道了我们在仪器研制方面所作的工作。  相似文献   
38.
39.
研究一类拟适当半群,即σ型半群。引进了适当半群和左正则带的拟织积,建立σ型半群的拟织积结构,作为应用,给出了σ型调和半群和右逆半群的结构。  相似文献   
40.
讨论了济阳坳陷上第三系馆陶组河流沉积的粒度特征,在对14口岩心井300块样品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粒度参数与水动力条件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出不同微相的概率曲线特征,并利用C-M图、萨胡判别式和粒度离散图研究了河流类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质的河流,其粒度在垂向上的变化速率不同,直接影响到砂体的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