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系统科学   16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1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构建了一个基于点评网促销的博弈模型,分析了利润和促销价格同点评网用户数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通过点评网促销能获利的用户数应该满足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为企业基于点评网的促销实践提出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42.
可信域是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域近似边界的有效范围,位于稳定域边界上的特征不变流形是确定可信域的重要工具。计算特征不变流形与近似边界的偏差是确定可信域的关键步骤。该文给出一种实用的可信域计算方法。该方法定义特征不变流形上一点和穿过该点沿某一坐标方向与近似边界交点间的距离为偏差。通过WSCC 4机11节点系统和IEEE 10机39节点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偏差与严格意义下的偏差具有一致性,可用于提高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近似边界可信域计算的速度。  相似文献   
43.
非均匀噪声分布心电信号的奇异值小波消噪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一般消噪法对噪声非均匀分布心电信号消噪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奇异值分解和小波阈值消噪相结合的消噪方法.该方法利用矩阵的奇异值分解将噪声非均匀分布的心电信号正交分解为噪声分布相对均匀的分量,在正交子空间中对每个分量进行小波阈值消噪,重构消噪后分量,得到消噪后的心电信号.研究结果表明:本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因噪声分布不均匀而造成的小波阈值选择矛盾的缺点,有效地消除了大噪声区域的噪声,又完好保存小噪声区域的心电特征信息,且消噪后的信号与无噪信号之间的欧氏距离最小.  相似文献   
44.
文章分析了目前CVT产品的各种控制方式,并以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目前该产品的主要控制方式,给出了不同控制策略的使用范围及特点;通过对控制策略的研究以达到改善产品的实际工作特性,能够更好地设计满足用户的实际功能的产品;最后,给出控制方式的新的发展方向,用来指导当前CVT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45.
SCI作为科研成果评价标准的局限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本文分析了SCI作为科研成果评价标准所存在的局限性,认为由于伪引、漏引、引用率在学科间的不可比较性、来源期刊地域分布不平衡、语言障碍、以及存在着大量引用率与质量不一致的情况等原因,简单绝对地使用SCI作为科研成果的主导性评价标准,存在很多局限性,因而也可能造成诸多不可靠的评价结论,文章还就此提出了改进评价科研成果方法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46.
一般认为,<汉书·律历志>孟康注是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异径管律设想,但均以为这一设想还不完善,未给出全部数据.经作者研究考证发现,虽然孟康只给出三只律管的数据,但参照三分损益法,他已给出一个异径管律整体方案--管径的缩小也按三分损益的规则进行,对此,孟康在后续注文中有明确表述.更令人惊奇的是,按现代物理的声学原理,对孟康的异径管律进行理论测算发现,孟康提出的这套异径管律,在理论上已经很好地解决了全套律管的系统管口校正问题,可以使管律发音和弦律一致.或许是因为实际制作的困难,孟康没有对全部律管作更多讨论,但运用管径随三分损益比率依次缩小的方法进行管口校正,却是中国古代声学史上的一大成就,应该予以更积极的肯定.  相似文献   
47.
MEVVA源离子束合成镧硅化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MEVVA离子源将La离子注入到单晶硅中形成掺杂层,用XRD,SEM分子掺杂层的物相和表面形貌。分析表明,在强流离子注入后,掺杂层中有硅化物形成,且形成相的种类与注量,束流密度及后续热处理条件密切相关,对La硅化物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8.
改革女生体育课的问题,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并着手进行研究和探索改革女生体育课的方法。本主旨在顺应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采取各种方式,了解目前女生体育课的现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说明女生体育课改革的必要性,以期引起大家对此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49.
科学发现的社会基础——评布兰尼根科学发现的赋值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现研究是科学技术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传统观点认为科学发现是自然发生的客观事件,发现的地位获得仅决定于发现的原始文本。布兰尼根通过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等案例的详细考察提出科学发现的赋值解释模型,主张科学发现是特定历史语境中社会建构的结果,科学家和科学解释者根据可理解性标准从备选的研究成果中选择并赋予其发现的地位,同时,赋值模型对于多重发现和科学发现优先权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0.
采用MEVVA离子源强束流离子注入机,将稀土Er离子注入单晶硅、Si和Er离子双注入单晶硅及热氧化硅,Er在硅基薄膜中的掺杂原子分数可达10%,即数密度约10^21cm^-3,注入态样品快速退火后有纳米晶Si形成;77K和室温时用441.6nm光激发有Er^3 较强的1.54μm特征发光发射,探讨了在硅基材料中高浓度Er掺杂薄膜中纳米结构的形成与Er^3 的光致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