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由于人们对脉冲星进行了一系列观察,发现脉冲星并不是裸星。并发现了一些令人费解的γ脉冲现象。这些γ光子能量高达几百MeV至几百GeV;有奇特的双峰结构;γ辐射效率约与脉冲星的特征年龄的1.5次幂成比例。对此本文试图提供一个可能模型对它们做出理解。模型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大质量活动天体的电磁辐射也携带强烈的时空弯曲信息,为此,先将给出表征时空弯曲信息的Riemann曲率辐射功率表示式;次将它置于二维时空情况做具体计算,表明它内边含有丰富的红移因子;最后为了能同观察比较,再将亮度与恒星星等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代微小卫星多领域复杂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了基于Matlab/Simulink、ADAMS、ModelSim、Pro/E以及STK等软件接口的小卫星多领域建模与仿真方法,建立了基于多仿真软件的微小卫星多领域建模与仿真平台的体系结构,分析了典型领域间的耦合关系。提出了基于ADAMS建立卫星动力学仿真模型的基本思路,完成了具有转动太阳帆板、反作用飞轮的多体卫星姿态动力学ADAMS仿真模型。设计了软件间的接口中间件,建立了小卫星耦合关系紧密的控制、机械、电子及电源等多领域耦合仿真模型。最后,针对小卫星大角度姿态机动控制模式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多领域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和仿真平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15.
小卫星综合电子系统是整个卫星的管理中心,能够完成参数采集,数据处理,信息提取和各种控制模式的实施等任务,综合电子系统设计方案直接决定小卫星的性能和可靠性等指标.给出小卫星基于总线的综合电子系统方案,针对以总线为核心的电子系统方案,建立了T-时延离散Petri网(TTDPN)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性能分析与评价,数学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总线的电子系统方案能够有效满足系统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分数Fourier变换与分数微分谱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比较法研究分数Fourier变换。在给出分数Fourier变换的特性后,建立一类分数微分新结构谱。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CDMA网络优化的基本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首先介绍了网络优化的基本概念,然后在理论基础上分析了网络优化分析的基本方法,最后从CDMA网络优化的覆盖优化、容量优化、导频污染、干扰优化和切换优化等4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被用到的网络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8.
石油焦灰分与原料性质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辽河超稠油和辽河稠油减压渣油两种焦化原料的性质进行了评价,分析了不同原料对石油焦收率、灰分含量及灰分组成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原油开采及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助剂、腐蚀等因素对石油焦灰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元素并不是影响石油焦灰分的惟一因素;利用劣质焦化原料进行延迟焦化加工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预处理措施降低构成石油焦灰分的相关组分浓度,才能提高石油焦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作者计算了国产4cm×4cm,5cm×5cm,10cm×10cm的圆柱形NaI(T1)晶体的本征效率。能量范围是0.05~10MeV,源到晶体的距离的范围是0~50cm。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基于特征点的空间目标包括相对位置和相对姿态等的三维位姿单目视觉确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逆投影思想的迭代方法.给出了一种包含景深估计和绝对方位解算两阶段的迭代算法,在景深估计阶段首先计算由转移矩阵表示的最优平移矢量,然后重构各特征点,并利用其在逆投影线上投影更新各特征点的景深;在绝对方位解算阶段采用Umeyama绝对方位解析算法计算相对姿态矩阵,上述两阶段迭代进行直至结果收敛.利用全局性收敛性定理证明了文中算法的全局收敛性.最后,以航天器交会对接最终逼近段的视觉测量为背景对该算法进行了数学和物理仿真,进一步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收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