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59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66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35篇 |
丛书文集 | 90篇 |
教育与普及 | 46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9篇 |
现状及发展 | 5篇 |
综合类 | 15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43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36篇 |
2018年 | 38篇 |
2017年 | 16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92篇 |
2013年 | 81篇 |
2012年 | 96篇 |
2011年 | 102篇 |
2010年 | 112篇 |
2009年 | 118篇 |
2008年 | 103篇 |
2007年 | 106篇 |
2006年 | 88篇 |
2005年 | 71篇 |
2004年 | 72篇 |
2003年 | 75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35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3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172.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公路交通的发展也是非常迅速的,然而在公路设计的安全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公路设计的不足而建成的交通事故的比例非常的多.本文就对公路设计在交通安全的重要性进行了说明同时简述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3.
尹继武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9-55
由于宪法机制上的含糊性,美国历史上存在对外政策上的“府会”之争。冷战结束以来,国会实现了一种在对外政策上的“复兴”。伴随这一历史背景,国会在美国对华决策机制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从历史线索整理当代中美关系发展史上国会在不同时期对中美关系的影响,可以概括出美国国会在中美关系中的主要地位作用,进而得出影响美国国会对华政策的关键性原因:国会内部微观因素和外部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可以预测美国国会对中美关系进一步发挥影响的可能趋势,进而提出中国政府做国会工作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74.
为尽快对某水闸进行除险加固,保障水闸安全运行,对水闸的现状问题,即稳定、抗渗、消能防冲、监测进行浅析,并提出除险加固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75.
当桥梁桩基设置在滑坡上时,常采用抗滑桩作为支挡结构,抗滑桩和桥梁桩基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本文以子-姚高速崖坬沟3号大桥为研究背景,对桥梁桩基及抗滑桩的桩顶位移及桩侧土压力进行监测,分析抗滑桩与桥梁桩基相对位置改变对桥梁桩基受力变形的影响。同时,基于ABAQUS软件分析前后排抗滑桩不同埋置位置下抗滑桩对坡脚桥梁桩基及坡中桥梁桩基的影响。现场监测数据表明抗滑桩与桥梁桩基相对位置对桥梁桩基水平位移及桩侧土压力均有影响,在抗滑桩距离桥基8m和4m时,间距8m加固效果更佳。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后排抗滑桩距离桥梁桩基过远或过近均对桥梁桩基加固效果有限,抗滑桩加固桥梁桩基存在一个最佳距离,对于坡脚桥梁桩基抗滑桩加固最佳距离为3h-5h(h是抗滑桩沿滑坡走向的截面长度),对于坡中桩抗滑桩加固最佳距离为2h-4h,而前排抗滑桩离桥基越近其加固效果越好。如果桥梁桩基在坡体中上部时,桥梁桩基前部土体较多可能会形成牵引式滑坡,需设置前排抗滑桩进行支护,综合考虑确定合理的加固位置。 相似文献
176.
电场改善细粒级尾矿浸出渗透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变水头法,针对在电场作用下尾矿渗流体系的渗透性进行柱浸试验研究,研究电场作用下体系渗透效果的改善情况,考察电压与渗透系数变化的关系;通过施加脉冲电压进行渗流试验,研究电场对改善体系渗透效果的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电场改变了体系双电层结构以及某些"盲区"结构,有利于渗流;电场促使离子加速运移带动渗流加速,电压越高,渗流速度越快,体系的渗透系数越大;电场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积压在体系内部对渗流产生严重的影响;与加电前体系的渗透系数进行对比,在断电稳定后体系的渗透系数有很大提高,电渗固结作用改变了体系内部结构并在断电后被保持,渗透效果提高。 相似文献
177.
在介绍企业应用CIMS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现代企业管理的制约因素理论,并根据国外先进企业CIMS应用及其管理方法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在我国目前条件下以制约因素理论为指导,在企业中推行现代管理方法和CIMS技术的基本措施与步骤 相似文献
178.
采用传统陶瓷制备技术制备了新型的0.95K0.47Na0.47Li0.06NbO3-0.05Ba(Zr1-xTix)O3体系无铅压电陶瓷,研究了该体系陶瓷的压电性能和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1120℃、4h的烧结条件下,获得了致密性良好的陶瓷样品,并在x为0.95时性能达到最佳,其压电常数d33为133pC/N,机电耦合系数kp为0.34,机械品质因素Qm为148,介电常数εr为1138,介质损耗tanδ为0.017. 相似文献
179.
从野紫苏中分得6个黄酮类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确定为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1;5-羟基-7,4’-二甲氧基双氢黄酮醇2;山奈酚-3-O-β-D-葡萄糖甙3;檞皮素-3-O-β-D-葡萄糖甙4;5-羟基-3’-甲氧基双氢黄酮-7-O-芸香糖甙5;5-羟基-4’-甲氧基黄酮-7-O-芸香糖甙6。除化合物1和2外,其余4个黄酮类化合物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80.
对基本不确定因素通过结构体系进行传递,并对使结构的地震需求参数出现不确定性的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将FOSM法、Tornado图形法和直接统计法应用于敏感性分析的优势和局限性。以1个典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综合运用一次二阶矩方法、Tornado图表法和直接统计法,估计4种结构地震需求参数对于一系列基本不确定因素的敏感度,进而对基本不确定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结构的地震需求对地震动的强度和特征最敏感,其次为结构阻尼、质量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而对其他不确定因素不太敏感,这为结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以及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