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56篇
系统科学   32篇
丛书文集   65篇
教育与普及   2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110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0年   2篇
  1938年   1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给出了非线性α型半群和非线性β型半群的定义,得到它的一些性质,推广了非线性压缩半群及非线性ω型半群的某些结果.  相似文献   
172.
介绍了国外欠平衡钻井的发展与应用,以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压欠平衡钻井技术系列,它是一套特殊工作液(气体、充气液、特殊泡沫、低密度液体)、特殊压力控制(平衡、欠平衡、过平衡)、低液柱压力与特殊屏蔽暂堵相结合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3.
微观模拟模型是一种新型的政策分析工具,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政策分析中取得显成绩。总结微观模拟模型的基本理论,并结合TRIM3、STINMOD、EUROMOD、SPSD/M四个主要模型介绍了微观模拟模型在国外的发展和应用情况。针对我国目前进行的各项改革,特别是医疗卫生领域改革,探讨了微观模型在我国发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4.
采用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对平原型灰场区域草本植被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灰场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性与样方相对于灰场方向的变化、距灰场的远近和土壤环境因素的不同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但随着样方中土壤含盐量和pH的增加,样方中物种的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性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5.
五种药材挥发油含量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河北安国所购木香等五种药材的挥发油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与文献中报道的其他地区的同种或不同品种的同类药材进行了比较,以辨质量优劣,为今后购药择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6.
为进一步开发棉花专用全价肥的增产效应,在1996年试验基础上,对筛选出的棉肥A进行使用方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总肥量40%的N用专用肥作基肥,60%的N用尿素作花铃肥施下,效果更佳,对生长后期遇灾害性气候,棉株的抗逆力增强。  相似文献   
177.
就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砖房抗震设计的几个问题,提出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体系的合理布置,过渡楼层抗剪抗弯能力应适当增强,以及构造措施等。  相似文献   
178.
丛枝菌根(AM)真菌对大青杨苗木根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丛枝菌根(AM)真菌对大青杨苗木进行人工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根内球囊霉(G.intraradices)、弯丝球囊霉(G.sinuosa)、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都与盆栽大青杨苗木形成菌根复合体。菌根化苗木的主根长、地径、侧根数、根生物量均与对照苗木差异显著。苗木生物量的累积与菌根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证明大青杨为菌根依赖性树种。G.mosseae和G.intraradices侵染率分别是64.4%和67.4%,侵染效果最好。菌根真菌使苗木根系体积增大、总吸收面积增加,特别是使苗木根系的活跃吸收面积显著增加,其中接种G.mosseae的苗木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比是对照处理的1.64倍。根系中活跃吸收面积比与磷、钾元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苗木生长的盛期和末期,菌根化苗木根系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而在生长后期却显著低于对照(P<0.05)。由于受菌根真菌的影响,苗木根系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P<0.05),在苗木生长盛期酶活性最强,不同菌种接种的苗木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9.
核磁共振可动流体实验最佳离心力确定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核磁共振实验中,一般通过高速离心的方法来区分可动流体和束缚流体,为了准确的测试可动流体饱和度,需要确定一个最佳离心力。传统的最佳离心力标定方法需要多次离心,并且离心力只能间断增加,改进的方法通过matlab数据拟合可以减少离心次数,并将该离心力-含水饱和度拟合曲线中,满足斜率为-69/500的点的纵坐标作为最佳离心力;更进一步地通过岩心理想毛细管模型,推出离心力与孔渗数据之间的理论关系,结合该理论关系与已经建立的最佳离心力标定方法,得到最佳离心力与孔渗数据之间的拟合曲线。该曲线给出了核磁可动流体饱和度实验中最佳离心力与岩心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的函数关系,使最佳离心力可以通过岩心孔渗数据确定。  相似文献   
180.
特低渗油藏储层物性差、层间非均质性强,注水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含水率上升快,产量递减严重等问题,为进一步改善特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开展了低界面张力黏弹流体驱油研究。采用岩心驱油实验评价低界面张力黏弹流体驱油效果,并利用微观可视模拟技术研究低界面张力黏弹流体微观驱油机理。结果表明,岩心单管和双管驱油实验水驱结束,转注低界面张力黏弹流体后,采收率分别提高了7.47%、23.14%;低界面张力黏弹流体的注入可对驱油剖面进行有效调整,增加原油动用程度;水驱后剩余油主要以簇状、孤岛状、膜状、盲端状以及柱状5种形式存在,簇状剩余油所在比例最大;低界面张力黏弹流体可通过增黏、屏蔽暂堵、乳化以及岩石表面润湿性改变等多种作用机制协同,将水驱后剩余油以“塞流式”或乳化分散形成小油滴被夹带渗流运移产出,具有较好的流度控制和洗油能力,在特低渗油藏开发中具有优异的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