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祁东矿是中国淮北煤田内的大型煤矿之一,主要开采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这套地层经历过自海西期以来的多期地质构造运动,地质构造复杂.其空间分布上以北东向及东西向为主,其次为北北东向(或南北向)及北西向.在时间上,早期构造作用以挤压作用为主,兼有剪切作用,主要形成东西向及北东向褶皱、逆(掩)断层;晚期则以引张作用为主,主要形成北西向、北北东向(近南北向)断裂.叠加在早期构造上,形成现今块断式隆坳构造系统.  相似文献   
22.
以塔里木盆地英南2井气藏为例,用流体包裹体进行油气成藏期次的研究。镜下观察流体包裹体,并对与烃类共生的盐水包裹体进行均一化温度和冰融点测试,进行油气藏成藏期的分析。流体包裹体分析表明英南2井气藏多为气态烃包裹体,大部分存在于石英次生加大边中,共生的盐水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集中且接近现今井温,对比埋藏史得出:天然气是在近10Ma时一次性充注成藏。  相似文献   
23.
镜质组反射率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鲁西南地区为例,分析了鲁西南地区太原组煤镜组反射率受抑制的原因,指出镜质组反射率的抑制效应的产生、演化及消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是主导因素与次要因素转换、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4.
二叠系主采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含水层,是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以皖北矿区海孜矿10煤层顶底板砂岩含水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地质特征的研究和17个水样品(8个底板砂岩水、7个顶板砂岩水)的常规水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并结合水-岩相互作用关系来探讨其特征差异及成因。结果表明:海孜矿10煤层底板岩性为浅灰色细砂岩与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粉砂岩互层,顶板为浅灰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顶底板砂岩水的离子含量差异明显,底板煤系砂岩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Mg-SO4,其次有HCO3-Cl、HCO3-Cl-SO4;顶板煤系砂岩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l,其次有SO4-HCO3-Cl;与第四含水层、太原组灰岩水、老塘水相比,10煤层底板含水层中Ca2+、Mg2+、SO2-4与顶板含水层中Cl-、HCO-3所占比例区分明显。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0煤底板受到"脱硫酸"作用、硅酸盐矿物的溶解及于地下水径流作用有关,顶板则主要是钠盐矿物(如芒硝)、苦盐矿物(如苦盐)、硅酸矿物以及石膏的溶解所致。  相似文献   
25.
<正>确确定煤系岩体力学参数的概率分布是承压水上采煤底板稳定可靠性分析的关键。以淮北矿区部分煤矿下组煤底板砂岩强度参数为例,以K-S检验法对数据进行概率分布拟合,获取参数分布类型及统计量。以此大样本概型为先验函数,具体工作面底板岩体小样本参数的概型为似然函数,基于Bayes方法对其优化,得到验后分布的概型参数。计算结果表明,下组煤底板砂岩强度参数全部接受正态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优化后的方差有所下降,可以提高底板采动稳定可靠性分析结果,从而达到优化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