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40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四海 《科学之友》2005,(15):53-55
你有间办公室,要是你搬出去,很快就会有人搬进来;它不会空很久.自然界的房地产也一样,不断地换主.自然界可用来栖身的地方还不少,啄木鸟凿出的树洞、海滩上的空贝壳,都有生物在利用.经济学家所说的"空屋链"(vacancy chain),寄居蟹的"房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寄居蟹的腹部很软弱,需要额外的保护,因此它们得背着房子四处走,这些房子通常是腹足类(如海螺)离弃的壳.可是寄居蟹会发育、长大,壳却不会.因此寄居蟹总是在寻觅新居.它们一迁入较宽敞的壳,就有其他的寄居蟹排队等着迁入它们刚空出的旧居.  相似文献   
12.
关于人类"第三只眼"的说法由来已久.印度教祖师认为,第三只眼是人体"未卜先知"的器官,印度人习惯在双眉之间画上灵轮(Chakras),认为这样便可获得与宇宙直接交流的通道.古希腊哲学家也认为,第三只眼位于大脑的中心部位,是宇宙能量进入人体的闸门.日前,一些俄罗斯科学家的研究证实古人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相似文献   
13.
四海 《科学之友》2006,(5):30-31
1903年12月17日,奥维尔·莱特驾驶动力飞机起飞,在12s内飞了36 m远,然后跌跌撞撞落到沙地.人类将这个日子尊为飞行里程碑的纪念日.但是单就这趟飞行本身而言,我们很难说莱特兄弟比其他已经飞得更远(也摔得更重)的发明者更为成功.  相似文献   
14.
沉没的文明     
四海 《科学之友》2006,(6):29-31
人类史上有很多失落的部分是现代历史还无法告诉我们的,而这些失落的线索,很可能就如同那些沉没在海底的遗迹一样,深藏人类文明兴衰的秘密。  相似文献   
15.
风味速溶酱油粉酱油粉也称粉末酱油,它是以酿造酱油为主要原料,以阿拉伯树胶和糊精为赋形剂,经过喷雾干燥而成的固体调味品。目前,食品工业多用粉未酱油。由河南省粮食科学研究所、新乡华新营养食品厂研制生产的风味速溶酱油粉,是以传统的喷雾干燥工艺为基础,加以必...  相似文献   
16.
四海 《科学之友》2005,(9):27-27
关于人类“第三只眼”的说法由来已久。印度教祖师认为,第三只眼是人体“未卜先知”的器官,印度人习惯在双眉之间画上灵轮(Chakras),认为这样便可获得与宇宙直接交流的通道。古希腊哲学家也认为,第三只眼位于大脑的中心部位,是宇宙能量进入人体的闸门。日前,一些俄罗斯科学家的  相似文献   
17.
四海 《科学之友》2005,(8):53-55
你有间办公室,要是你搬出去,很快就会有人搬进来;它不会空很久。自然界的房地产也一样,不断地换主。自然界可用来栖身的地方还不少,啄木鸟凿出的树洞、海滩上的空贝壳,都有生物在利用。经济学家所说的“空屋链”(va-cancy chain),寄居蟹的“房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寄居蟹的腹部很软弱,需要额外的保护,因此它们得背着房子四处走,这些房子通常是腹足类(如海螺)离弃的壳。可是寄居蟹会发育、长大,壳却不会。因此寄居蟹总是在寻觅新居。它们一迁入较宽敞的壳,就有其他的寄居蟹排队等着迁入它们刚空出的旧居。我们很容易看出供需法则在寄居蟹…  相似文献   
18.
四海 《科学之友》2005,(6):28-28
据英国《BBC新闻》报道,目前住在巴西南部一个矮小木屋里的一位名叫玛丽娅·奥丽维娅·席尔瓦的老妇人可能是世界上年纪最大的女人,最近她刚刚过了125岁生日。人类的寿命历来备受关注,是科研的重要课题。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5年。生活中与男人相比,女人  相似文献   
19.
防伪指纹印章防伪指纹印章是将人体十指的任一指纹或脚纹连同本人的姓名或签名笔迹一并制作在印横面上的印章。由于指纹具有特定的同一性,不可仿制性,所以这种印章具有其它印章不可取代的防伪功能。从制作工艺上防伪指纹印章采用电脑排版和指纹捺印相结合,不具备专门设...  相似文献   
20.
四海 《科学之友》2007,(7):20-21
机器人将是下一个兴起的行业,并将改变全人类的生活方式。这是比尔盖茨为2007年1月份的《科学美国人》杂志撰文时作出的预言。文中,他乐观的认为只要克服现有的软硬件不共通问题之后,机器人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外科手术的机械臂,清除地雷、炸弹的军用机器人,以及协助做家务、仿人、狗或恐龙的机器玩具。机器人时代真的会来临吗?若要梦想成真,人类还要等上多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