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807篇 |
免费 | 2468篇 |
国内免费 | 1102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766篇 |
丛书文集 | 735篇 |
教育与普及 | 60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97篇 |
现状及发展 | 831篇 |
研究方法 | 66篇 |
综合类 | 24076篇 |
自然研究 | 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302篇 |
2023年 | 320篇 |
2022年 | 518篇 |
2021年 | 556篇 |
2020年 | 370篇 |
2019年 | 179篇 |
2018年 | 801篇 |
2017年 | 887篇 |
2016年 | 679篇 |
2015年 | 698篇 |
2014年 | 887篇 |
2013年 | 861篇 |
2012年 | 1143篇 |
2011年 | 1700篇 |
2010年 | 1596篇 |
2009年 | 1430篇 |
2008年 | 1529篇 |
2007年 | 1705篇 |
2006年 | 898篇 |
2005年 | 841篇 |
2004年 | 730篇 |
2003年 | 589篇 |
2002年 | 544篇 |
2001年 | 474篇 |
2000年 | 552篇 |
1999年 | 930篇 |
1998年 | 869篇 |
1997年 | 912篇 |
1996年 | 792篇 |
1995年 | 647篇 |
1994年 | 642篇 |
1993年 | 568篇 |
1992年 | 438篇 |
1991年 | 461篇 |
1990年 | 354篇 |
1989年 | 337篇 |
1988年 | 300篇 |
1987年 | 168篇 |
1986年 | 103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3篇 |
1980年 | 3篇 |
1977年 | 2篇 |
1973年 | 3篇 |
1971年 | 2篇 |
1970年 | 2篇 |
1968年 | 2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温度变化可引起结构内力的变化,导致混凝土裂缝;对结构引起的应力重新分布,随着温变而变化.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甚至超过其它荷载应力,尤其是在结构温度急剧变化时,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而导致混凝土的开裂破坏.因此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对大坝面板混凝土进行抗裂分析,依据面板混凝土的浇筑进度计划用方程有限元格式,选择格式中权函数及解的稳定性进行温度应力数值计算,得到不同时段不同工况下面板混凝土的温度场与温度应力值,从而得到降低混凝土面板开裂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932.
以苯1,2,4-三羧酸-1,2-酐为改性剂,对端羟基的超支化Boltorn聚酯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的超支化聚酯对金属钴离子进行封装,制备出具有超支化结构的金属配合物,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和热分析仪等仪器对其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改性后的超支化聚酯依靠金属配位键的作用对钴离子的进行封装,金属钴离子与羧基的配位形式属于单齿配位。金属配合物的热稳定性曲线显示,配合物分解温度主要集中在260~460℃。 相似文献
933.
针对阀控非对称缸液压系统存在不确定性和干扰问题,提出综合滑模变结构控制与反馈线性化控制的鲁棒反馈线性化控制策略.利用反馈线性化控制提高非线性系统控制精度,利用变结构控制补偿外界干扰与系统不确定性,并采用边界层法减少滑模变结构控制可能导致系统高频抖动.针对位移信号直接微分得到的加速度信号存在高频噪声问题,提出利用改进二阶滑模算法抑制干扰的影响.通过建立统一的阀控非对称缸液压伺服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以时变负载力扰动为例对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鲁棒反馈线性化策略能有效抑制外界的干扰和负载力扰动对液压位置追踪精度的影响,提高了液压控制系统的精度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934.
日益增长的环境压力对复杂产品供应链碳足迹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降低优化过程动态性及不确定性,在综合评述产品拆卸建模分析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依据约束关系和装配结构,通过构建规则,设计多目标复杂产品碳足迹结构元拆卸混合图模型,确立模型约束关系矩阵,利用迭代分层思想设计驱动式递归聚类搜索算法,规划各层次碳足迹结构元模块。经液晶显示器实例证明,该规划方法可有效剖析复杂产品碳足迹结构基本元及模块单元。 相似文献
935.
植被叶绿素含量的高光谱反演是当今研究的热点,传统后向传播(BP)神经网络是其常用的一种反演模型。高光谱数据虽然具有精细光谱分辨率,但也造成了大量的信息冗余与噪声;而小波包变换(WPT)可以有效地抑制高光谱数据噪声和压缩信号,同时主成分分析(PCA)能够很好地降低模型输入因子的维数并可简化网络结构。以盆栽玉米为研究对象,在玉米叶片光谱数据对数变换并一阶微分处理的基础上,针对叶绿素含量的BP反演模型,提出了基于相关系数(CC)、WPT和WPTPCA的输入因子构建方法,并形成了叶绿素含量的CC-BP、PCA-BP及WPT-PCA-BP三种反演模型。通过比较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实测值与三种BP模型反演结果,表明基于WPT-PCA构建BP模型的输入因子数量虽仅有6个却并不影响其反演精度,也能包含原始光谱的92%信息,且优于基于PCA和传统CC所构建输入因子的BP模型反演能力。 相似文献
936.
937.
为有效去除三维网格模型中的噪声,提出一种用于网格去噪的自适应双边滤波器. 首先,利用体积积分不变量对三维网格模型进行特征检测,估计出局部的特征强度,然后根据特征强度自适应地调整双边滤波器的滤波参数. 通过自适应的参数优化,对于不同特征强度的区域,自适应双边滤波器采用更具针对性的去噪策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去噪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双边滤波器,所提出的自适应双边滤波器在去除噪声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保持三维网格模型的细节特征,去噪后得到的网格模型与原始模型的客观差值测度平均降低了 0. 0332. 相似文献
938.
基于网格追踪的临近预报外推(pixel-based nowcasting, PBN)算法能够预报降雨的平移、旋转和变形。为了评价该算法在长江三峡地区的应用效果, 该文利用三峡万县S波段雷达2010年汛期观测到的11场典型降雨过程, 采用相关系数、探测率、误报率、临界成功指数等4种评价指标对PBN算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 对于全部11场降雨, 该算法1小时预报结果与实际观测的相关系数接近0.6, 整体预报效果较好。在针对4场典型降雨的分析中所有4个指标均表明: PBN算法对独立且相对稳定的大面积层状降雨预报效果最好, 对包含多个对流型雨团生成与消亡的降雨预报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939.
从豆瓣酱中筛选出一株能高效降解亚硝酸盐的菌株 LJ01,经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 通过测定 LJ01 细胞中不同组分的酶活,研究了亚硝酸盐还原酶的初步定位.LJ01 经100mg/L 的 NaNO2 诱导后,用溶菌酶破壁,粗酶液先经阴离子 DEAE 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柱分离,测定不同蛋白组分 a、b、c 降解亚硝酸盐的活力,利用 0.1 mol/L 无机电子供体丁二酸和亚硫酸钠等鉴定出组分 c 为亚硝酸盐还原酶,再经葡聚糖凝胶 G-150 层析柱分离,获得较纯的亚硝酸盐还原酶,每升发酵液可得到 0.54 mg 活性酶蛋白,酶蛋白活力达到 4004. 89 U/mg,得率为 2.37%,纯化后其 NiR 的比活力提高了 17. 57 倍. 经 SDS-PAGE 电泳后确定 LJ01 中亚硝酸盐还原酶的单体分子质量约为 30ku. 相似文献
940.
为适应不同的电解酸洗工艺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两级逆变的变极性脉冲酸洗电源及其实时控制方式,该电源具有直流、直流脉冲、交流对称脉冲和交流不对称脉冲等输出形式; 通过电特性曲线测试分析和酸洗表面的微观形貌观察研究了交流对称脉冲电流模式下脉冲频率和电流密度对电解酸洗的作用. 结果表明: 存在与电流密度相对应的最佳脉冲频率,在最佳脉冲频率下进行酸洗,氧化皮去除效率高,工件表面光洁; 最佳脉冲频率随电流密度的升高单调增加,脉冲频率对酸洗效果有明显的影响; 可以通过实时控制频率的方法来提高酸洗效率和改善酸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