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研究方法   9篇
综合类   24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采用有效质量理论6带模型,研究了电场下应变层量子阱AlN/GaN(001)的价带子能带结构.具体计算了价带子能级的色散曲线,分析了电场和应变效应对子能带的影响.还计算了不同电场和不同阱宽的空穴子能级.  相似文献   
22.
通过探讨图书馆基层新型人才管理机制的运行,以求改进图书馆人才管理2r-作,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人才的优势,更好的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信忠咨询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23.
【目的】调查研究中华蜜蜂囊状幼虫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CSBV)在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卵巢细胞系Sf9和果蝇S2胚胎细胞(Schneider’s Drosophila Line 2)中的感染性。【方法】以Sf9和S2作为CSBV体外感染的细胞系,通过RT-PCR检测CSBV的Vp1基因表达情况从而判断CSBV是否能在两种细胞中感染并增殖。【结果】在S2细胞中并未检测到CSBV,说明CSBV不能感染该细胞;接种了CSBV的Sf9细胞中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致细胞病变效应(CPE),但在该细胞总RNA中可检测到Vp1基因的转录。通过克隆测序发现,从接种CSBV的Sf9细胞中克隆得到的Vp1基因序列与CSBV重庆分离株Vp1基因(NCBI登录号:KJ716806)同源性高达99%。系统进化分析显示,该序列与囊状幼虫病毒(Sacbrood virus,SBV)中国分离株聚为一簇。但是,当感染CSBV的细胞传至第3代时检测不到CSBV。【结论】CSBV不能感染S2细胞而能感染Sf9细胞,且不能在后者中进行增殖,暗示后者可能含有某类可清除CSBV的因子,从而为寻找CSBV寄生增殖所必需的细胞因子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24.
25.
对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中的观赏植物交让木种群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交让木种群年龄结构呈正金字塔型,是典型的增长型种群;其种群个体主要分布在群落9 m以下的垂直空间范围;在海拔梯度上,由于群落发育程度和生境条件的差异,在1 400~1 500 m梯度范围内,种群个体分布数量最多;其种群个体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模式;生命表分析显示,交让木种群DBH1径级幼苗位于群落最下层空间,与其它种群个体幼苗竞争资源和空间的优势不明显,生存能力较弱,期望寿命不高,该种群存活曲线为"Ⅱ型"存活曲线,其存活率在各生活史阶段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26.
刻画谣言在微博上的快速传播状态,研究影响谣言传播的关键因素。基于传染病的基础模型,将受众扩展为5类(无知者、接触者、传播者、沉寂者、失去兴趣者),引入兴趣衰减系数描述个体多次接触谣言时转发兴趣降低状态,同时考虑了个体只会转发一次的现实状况。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对模型进行了多主体仿真,并将仿真数据与两个真实案例的数据对比,发现构建的模型可以较好地拟合现实情况。通过仿真实验,对不同因素的系数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改变兴趣衰减系数、首次转发概率以及小世界网络的属性都显著影响了微博的传播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27.
10例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义齿应用于口腔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来本院就诊的10例牙列缺损患者,利用口内余留牙或残根残冠,安置磁性附着体进行覆盖义齿修复,并对义齿的固位、咀嚼、修复体使用情况的满意度以及义齿应用后出现的问题随访观察3年。结果:10例患者18件磁性附着体中,两颗基牙出现龈炎,未发现继发龋、基牙松动、义齿折裂、根面板脱落,所有覆盖义齿固位效果满意。结论:磁性附着体义齿不仅改善了传统全口义齿和复杂可摘局部义齿固位欠佳、咀嚼效率偏低的情况,并且由于其具有美观舒适,不传递侧向力,保护基牙,患者取戴方便等优点,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8.
牛磺酸降温作用的剂量—效应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观察不同剂量的牛磺酸侧脑室灌注对家兔体温的影响。方法:实验将新西兰家兔分为4组,分别静脉注射ET和NS后侧脑室灌注牛磺酸和人工脑脊液,测定家兔的直肠温度。结果:家兔侧脑室灌注小剂量牛磺酸(003mmol/kg)后,可以明显降低ET引起的体温上升,但对正常体温没有影响;用大剂量牛磺酸(006mmol/kg)灌注侧脑室,不仅完全阻断家兔的ET性发热,而且可以使家兔的正常体温降低。结论:牛磺酸脑室灌注具有降低家兔ET性发热和正常体温的作用,其降温效应与给药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29.
以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原水,开展了水力负荷、碳氮比和温度等关键参数的中试运行效能研究。中试系统中主要利用外加碳源而不是二级出水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反硝化,较优的水力负荷和碳氮比分别为5 m·h-1和4,对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为62.8%和67.3%;在温度为15~27 ℃时,中试系统的出水TN稳定在10.0 mg·L-1以下。中试系统中,不仅HyphomicrobiumMethyloversatilis等传统反硝化细菌的相对丰度较高(占25.12%),MethyloteneraParacoccus等同步硝化反硝化细菌的相对丰度也较高(占33.29%),以上优势菌种的存在保证了系统的高效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30.
从最基本的电介质方程出发,给出了铁电双层膜、铁电三明治结构、铁电超晶格中退极化场的表示形式,并详细研究了退极化效应对反铁电耦合的铁电双层膜的极化以及电滞回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