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9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300篇
系统科学   246篇
丛书文集   140篇
教育与普及   8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47篇
研究方法   24篇
综合类   5196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328篇
  1998年   285篇
  1997年   283篇
  1996年   272篇
  1995年   228篇
  1994年   183篇
  1993年   174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68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7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91.
《集结号》的成功上演,对处于困境之中的当代中国电影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的人文关怀与人道主义.对战争状态下人性的思考,对入的生命价值的尊重,在电影主流文化价值与国家意识形态、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以及国际电影主流文化价值与民族本土文化价值的契合,使冯小刚的电影展现了一个全新视景,也是冯小刚对中国电影国际化进程的一次成功探索与尝试,预示了中国电影新的文化诉求,给处于困境中的中国电影的突围之路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2.
研究了基于信源量化、信道错误和差错隐藏的视频传输端到端失真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频编码流结构的端到端失真度估算方法.采用帧间递归,以宏块为单位根据信道平均误比特率和视频编码信息在编码器端实时估算端到端失真.仿真结果表明,对于绝大部分视频测试序列,在不同信道误比特率下,该方法模型估算的平均相对偏差小于8%,平均绝对偏差控制在0.9 dB以内,准确度高,为基于率失真或联合功率率失真优化中的失真估算提供一个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993.
基于能量暴露模型,分析了环境噪声、传感器和被测移动目标物理参数节点检测半径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在二维平面上节点归一化密度的三角形分析模型(TAM).以检测概率为覆盖性能评价指标,采用归一化分析方法,用TAM分析了归一化路径长度小于1时归一化密度与单个检测模式的检测概率关系,得到了最坏情况下节点归一化临界密度上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归一化临界密度可较为准确地由检测概率和归一化路径长度确定,可为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感器参数选择和部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面向轮廓精度控制的误差补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常用几种误差补偿方法的基础上,指出基于轮廓度误差的误差补偿方法的不足.从轮廓精度与位姿误差无关的特性出发,提出了一种直接面向轮廓精度控制的误差补偿方法--几何自适应误差补偿,论述了该方法的两个组成部分--轮廓匹配和误差预估,推导出效率很高的轮廓匹配公式.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减小轮廓误差,提高轮廓精度,并能实现高精度轨迹控制.  相似文献   
995.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是微分学中一个应用广泛的重要定理,针对罗尔定理证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问题,从几何意义及坐标系转换等方面分析了构造辅助函数的思路及方法。拓宽了中值定理证明的思路。  相似文献   
996.
借助透射电镜和电化学测试系统,对含铜超低碳贝氏体钢(ULCB)经不同工艺热处理后的微观组织及在0.01mol/LNa2SO4 0.01mol/L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并分析了Cu对ULCB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铜试样(wCu≥1.0%)经淬火后形成均匀的过饱和固溶体,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试样经低温400℃时效处理后,ε-Cu相析出很少,基体组织中的缺陷大大减少,耐腐蚀性能得到改善.当时效温度升至600℃时,析出的ε-Cu颗粒粗化且数量增多,与基体组织形成腐蚀微电池,导致腐蚀电流增加,试样耐腐蚀性下降.  相似文献   
997.
指出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在从战场到环境监测的许多领域都表现得越来越重要,给出了一类圆分布双跳无线传感器网络,并提出其安全性要求和模型.对于其面临的威胁,在权衡网络资源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包括拓扑发现算法、网络配置协议和网络修复算法(TDNSR)。仿真结果表明:和SPIN算法相比,TDNSR能迅速实现网络拓扑发现和配置并修复,能有效减少资源开销。  相似文献   
998.
若有向图T满足条件:uv(≠)A(T)使得dT (u) dr-(v)≥k,则称图T满足O(k)条件.讨论了有向图及特殊有向图的最长圈,并且给出了某些特殊竞赛图的Hamilton圈的存在条件.  相似文献   
999.
Tang C  Louis JM  Aniana A  Suh JY  Clore GM 《Nature》2008,455(7213):693-696
HIV-1 protease processes the Gag and Gag-Pol polyproteins into matur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proteins, including itself, and is therefore indispensable for viral maturation. The mature protease is active only as a dimer with each subunit contributing catalytic residues. The full-length transframe region protease precursor appears to be monomeric yet undergoes maturation via intramolecular cleavage of a putative precursor dimer, concomitant with the appearance of mature-like catalytic activity. How such intramolecular cleavage can occur when the amino and carboxy termini of the mature protease are part of an intersubunit beta-sheet located distal from the active site is unclear. Here we visualize the early events in N-terminal autoprocessing using an inactive mini-precursor with a four-residue N-terminal extension that mimics the transframe region protease precursor. Using paramagnetic relaxation enhancement, a technique that is exquisitely sensitive to the presence of minor species, we show that the mini-precursor forms highly transient, lowly populated (3-5%) dimeric encounter complexes that involve the mature dimer interface but occupy a wide range of subunit orientations relative to the mature dimer. Furthermore, the occupancy of the mature dimer configuration constitutes a very small fraction of the self-associated species (accounting for the very low enzymatic activity of the protease precursor), and the N-terminal extension makes transient intra- and intersubunit contacts with the substrate binding site and is therefore available for autocleavage when the correct dimer orientation is sampled within the encounter complex ensemble.  相似文献   
1000.
银川一次冰雹云的观测和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以2005年5月30日银川观象台观测的一次降雹过程为例,对冰雹形成过程中浓积云演变为积雨云并降冰雹的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这次降冰雹过程前后云的演变、天气背景、影响系统、大气层结稳定度、雷达回波等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冰雹云系是一个中小尺度系统、强度很强的对流风暴单体;影响系统为蒙古低涡;"高干冷、低暖湿"的高低层配置为强对流天气、冰雹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应用反射率因子、径向速度、风廓线等多谱勒雷达产品资料,有效地揭示了冰雹天气系统的结构特征,为观测人员准确判断、记录冰雹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