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88篇
  免费   1482篇
  国内免费   2134篇
系统科学   2197篇
丛书文集   1065篇
教育与普及   34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2篇
现状及发展   263篇
研究方法   75篇
综合类   33930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58篇
  2022年   623篇
  2021年   659篇
  2020年   588篇
  2019年   411篇
  2018年   459篇
  2017年   569篇
  2016年   650篇
  2015年   1099篇
  2014年   1658篇
  2013年   1736篇
  2012年   2033篇
  2011年   2280篇
  2010年   2220篇
  2009年   2364篇
  2008年   2596篇
  2007年   2584篇
  2006年   2208篇
  2005年   1949篇
  2004年   1473篇
  2003年   1068篇
  2002年   1237篇
  2001年   1099篇
  2000年   956篇
  1999年   782篇
  1998年   518篇
  1997年   506篇
  1996年   469篇
  1995年   474篇
  1994年   409篇
  1993年   334篇
  1992年   295篇
  1991年   289篇
  1990年   259篇
  1989年   228篇
  1988年   205篇
  1987年   149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8篇
  1976年   6篇
  1970年   5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天然气燃爆喷射火事故可能造成人员建筑严重损害,为研究大型天然气喷射火燃爆特性,使用CFD计算软件,对质量流量在5 kg/s以上,压力分别为12 MPa与6 MPa,泄漏孔径在25 mm、50 mm与100 mm时的高压天然气喷射火进行仿真,得到这六种工况下喷射火火焰尺寸、温度分布和近地热辐射强度分布曲线,并得到喷射火长度与宽度和泄漏孔直径的线性变化关系.与喷射火常用的Thornton模型对比,仿真结果计算的火焰长度基本符合,热辐射结果在泄漏中心30 m以外基本相近,两种方法都可用于估算远距离喷射火热辐射强度,为天然气设施安全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2.
基于商业CFD软件FLUENT,选用组分运输模型和k-ε湍流模型,运用PISO求解方法,对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在空气中的泄漏扩散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管内压力和不同泄漏口口径下天然气泄漏量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基于小孔泄漏理论模型计算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管内压力和泄漏量呈线性规律,泄漏口口径和泄漏量呈二次规律;泄漏产生的射流抬高高度随着管内压力的变化明显而随泄漏口口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943.
采用LS-DYNA动力学仿真软件对某半穿甲子母战斗部3 m高度以不同跌落方式自由落体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通过计算,得到在不同状态下战斗部跌落时的结构应力变形和装药过载响应数据.结果表明,战斗部大端朝下垂直跌落时内装子弹装药所受过载最大,安全性威胁较大,为后续战斗部跌落试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后续战斗部跌落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较为相符.  相似文献   
944.
旅游地演化指的是旅游地系统内部构成要素及要素结构的交替演变促使旅游地系统随时间和空间变化而发生渐变或质变的过程。基于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旅游地演化研究是旅游地学的重要研究领域。随着旅游发展以及旅游研究的深入,原有理论的不足愈发明显,难以解释更深层次更为复杂的旅游地系统演化,理论提升与创新十分必要。回顾国内外旅游地演化已有研究,详细归纳了国内外研究成果,在分析国内外学者对传统理论的提升与创新基础上,指出针对旅游景点景区、旅游区、旅游城市以及旅游城市群等不同尺度旅游地,可以分别采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点—轴渐进扩散理论、经济地理演化理论研究其演变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945.
Microarc oxidation(MAO)electrolysis plasma deposition was used to prepare Al_2O_3coatings on Ti-45Al-8.5 Nb alloys to improve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resistance.The surface and cross-section morphologies before and after high-temperature oxidation,the chemical composition,and the phase identification of the coatings were investig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ses(EPMA),and X-ray diffraction(XRD).The results show that Al_2O_3coatings with a thickness of approximately 8μm can be obtained on the Ti-45Al-8.5 Nb alloys by MAO for 600 s.The samples with the Al_2O_3coatings exhibited better high-temperature oxidation resistance.A minimal weight gain of only 0.396 g/m~2after 100 h oxidation at 900°C was observed for the coatings formed with a deposition voltage of 400 V and using a duty cycle of 3%.The deposition mechanism of the Al_2O_3coatings and the effect of the MAO parameters are also described.  相似文献   
946.
The as-cast and heat-treated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AZ91 magnesium alloys with and without minor Sc addition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dding0.15–0.45 wt% Sc to the as-cast AZ91 alloy not only could modify and refine the Mg_(17)Al_(12) phase but also suppress the formation of the Mg_(17)Al_(12) phase. At the same time, the grains of the Sc-containing as-cast AZ91 alloys were also effectively refined. As a resul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t room temperature(RT) for the Sccontaining as-cast AZ91 alloys were effectively improved. In addition, adding 0.15–0.45 wt%Sc to the AZ91 alloy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tinuous precipitates(CP) during the aging treatment in spite of that the formation of the discontinuous precipitates(DP) was simultaneously suppressed. Accordingly, the Sc-containing as-aged AZ91 alloys obtained the relatively high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at RT than the as-aged AZ91 alloy.  相似文献   
947.
为准确、快捷地掌握乳酸菌发酵过程中主要参数的变化情况,通过KRH-BI0300型发酵罐控制系统、细胞密度监测系统、SHP8400PM过程气体质谱分析仪、生物传感分析仪等多种发酵过程分析检测手段,对乳酸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活细胞数、尾气成分、葡萄糖及乳酸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应用多种现代化分析检测手段可以快速、精确地掌握乳酸菌发酵过程参数变化情况。该研究为乳酸菌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及规模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8.
【目的】为了解岩溶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以及地下水成分的来源。【方法】以广西果化镇地下水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7月共采集地下水样品21件,运用Gw_chart软件制作水化学Piper三线图,结合R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研究区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钙型水,Ca2+和Mg2+为地下水中主要阳离子,HCO-3和SO2-4为地下水中主要阴离子。HCO-3与Ca2+,Na++K+与Cl-,SO2-4与Mg+2、Ca2+,相关性较强,它们经历了相似的化学反应过程。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3个主成分,共解释了91%的方差,可以很好地代表原始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出3个公共因子,共解释了86%的方差。【结论】自然因素水-岩作用为水化学元素特征与来源主导因素,人类活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9.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纯Ti O_2与不同Co浓度掺杂的Ti O_2纳米粉体,并对样品进行了450、550、650℃保温2 h的热处理.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制得的纳米粉体进行了晶体结构表征,研究了热处理温度以及Co掺杂浓度对Ti O_2晶粒尺寸以及锐钛矿金红石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纯Ti O_2与Co-Ti O_2在450℃时为单一的锐钛矿;550℃时,纯Ti O_2有微量金红石生成,Co-Ti O_2仍然全部为锐钛矿;650℃时纯Ti O_2大部分转变为金红石,当Co掺杂量较低时,Co能促进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而当掺杂浓度为8%时,Co抑制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热处理温度升高以及Co掺杂浓度增加有利于Co Ti O_3相的生成,相同温度下,Co掺杂后Ti O_2晶粒尺寸减小.  相似文献   
950.
基于颈腰部肌电及脑电信号的疲劳驾驶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判别驾驶员的疲劳状态,结合生物力学分析提取了驾驶过程中的颈腰部肌电信号EMG和头部脑电信号EEG,并分析其特征参数在驾驶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颈肌样本熵、颈肌复杂度、腰肌样本熵、腰肌复杂度、脑电样本熵、脑电复杂度这6个生理信号的特征参数值都随着驾驶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通过主成分分析可实现特征参数间的合理组合.基于多元回归理论,建立了能够有效预测疲劳驾驶的数学模型.状态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对疲劳状态判别的正确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