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497篇
  免费   4352篇
  国内免费   7500篇
系统科学   7068篇
丛书文集   3389篇
教育与普及   870篇
理论与方法论   509篇
现状及发展   561篇
研究方法   67篇
综合类   109883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260篇
  2023年   859篇
  2022年   1930篇
  2021年   2267篇
  2020年   1984篇
  2019年   1495篇
  2018年   1594篇
  2017年   1957篇
  2016年   2258篇
  2015年   3866篇
  2014年   5607篇
  2013年   6333篇
  2012年   7235篇
  2011年   8138篇
  2010年   7955篇
  2009年   8646篇
  2008年   9409篇
  2007年   9218篇
  2006年   8199篇
  2005年   6824篇
  2004年   5472篇
  2003年   3715篇
  2002年   4107篇
  2001年   4006篇
  2000年   3330篇
  1999年   1798篇
  1998年   638篇
  1997年   508篇
  1996年   486篇
  1995年   418篇
  1994年   403篇
  1993年   292篇
  1992年   268篇
  1991年   220篇
  1990年   178篇
  1989年   159篇
  1988年   112篇
  1987年   85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7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4篇
  197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3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采用凸轮和杠杆机构作为控制装置, 以完全机械-液压方式, 不需电的转换, 研究设计了一种液压起重机角反馈自动调压系统. 系统利用凸轮机构作为吊臂角位移信号输入和转换的环节, 将输入量吊臂变幅角度α转换为与之相对应的系统压力p1所要求的先导式溢流阀导阀调压弹簧的预压缩量Xt2. 采用杠杆机构作为比例环节以实现线位移的放大以及相互作用力的匹配, 从而控制Xt2以实现吊机系统压力p1随吊臂变幅角度α的自动连续调节. 系统的核心部分是一个专用先导式溢流阀, 它起到根据控制信号调节系统压力p1的作用, 实现机-液的转换. 先导式溢流阀采用差压式结构, 提高了其在低压范围的调压稳定性, 并可获得较好的启闭性能, 从而实现了用1根调压弹簧在吊机工作压力3~17 MPa(本例)范围内进行连续调压. 液压起重机角反馈自动调压系统设计的关键在于通过理论计算预先确定先导式溢流阀调定压力p1与先导阀调压弹簧预压缩量Xt2的函数关系, 作为控制系统设计的基础. 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液压起重机角反馈自动调压系统可以较好地解决液压起重机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过载问题.  相似文献   
982.
纳米Fe3O4/BaTiO3复合体系的微波吸收特性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研究了纳米Fe3O4和BaTiO4及其复合体系在2~18GHz频率范围内的微波吸收性能,并分析了其吸收机制以及复合组分对吸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材料组分可调节电磁参数及吸收峰的位置,复合体系的有效吸收频带较单一材料的吸附频带变宽。单一组分的纳米Fe3O4和PaTiO3都有2个吸收峰。在复合体系中,多个吸收峰发生重叠。这2种材料的微波吸收能力随电磁波频率的变化而规律不同,当频率低于14GHz时,PaTiO3的吸收能力大于Fe3O4的吸收能力;当频率高于14GHz时,Fe3O4的吸收能力大于BaTiO3的吸收能力。因此,将这2种材料复合,产生协同效应,材料的整体吸收能办提高,有效吸收频带拓宽。当样品的厚度为2mm,Fe3O4与BaTiO3的质量比为3:2时,反射率为10dB的有效频宽可达2.7GHz;当Fe3O4与BaTiO3的质量比为2:3时,反射率为10dB的有效频宽可达4GHz。  相似文献   
983.
通过热压缩变形实验,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对ZK31 0.3Yb镁合金变形过程的流变应力和组织演变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663 K/0.1 s-1是最佳的变形条件, 在此条件下, 合金的流变应力低, 动态再结晶充分激发, 合金的塑性好;当变形温度降至623 K和573 K时, 动态再结晶不能充分激发, 合金变形的流变应力明显提高, 尤其是573 K变形时流变应力达到185 Mpa;而变形温度提高到723 K时, 晶界处形成楔形裂纹, 合金的塑性差;在663 K时变形, 尽管应变速率降低至0.001 s-1, 合金的动态再结晶充分激发, 流变应力下降, 但变形的进程被减缓;当变速率提高到1.000 s-1时, 晶粒间的协调变形不能发挥作用, 合金的塑性最差.  相似文献   
984.
碳酸钙热分解反应动力学的不同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因比较法和主曲线法在求算热分解动力学"三因子"时基本原理和处理方法不同,为此而探讨了2种方法处理的结果是否一致.利用热重分析(TGA)技术研究了碳酸钙热分解过程,通过这2种方法分别求算了碳酸钙热分解反应动力学"三因子".比较法结果:活化能Ea为174.00kJ·mol-1,指前因子A为9.63×106s-1,机理函数微分形式和积分形式分别为f(α)=2(1-α)1/2和g(α)=1-(1-α)1/2;主曲线法结果:活化能Eα=169.81 kJ/mol,指前因子A=3.84×106s-1,机理函数微分表达式为f(α)=2(1-α)1/1.57,积分表达式为g(α)=1-(1-α)1/1.57,2种方法所得结果基本吻合,说明这2种方法判定动力学"三因子"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85.
针对数据服务中间件进行数据表示时普遍采用的视图和主从式数据集等技术,分析了影响它们执行效率的因素,并采用动态生成SQL命令和限定基础数据集大小的处理方式大大降低了数据提取和重组的时间开销,有效地提升了数据服务中间件的执行效率,实现了对客户应用数据请求的快速响应.  相似文献   
986.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双螺杆挤压机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设计.具体分析了转速控制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实现.该系统以MCS-51单片机为核心,采用智能控制结合PID控制.实验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  相似文献   
987.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混合预测模式的帧内预测编码算法,它仅仅采用一种预测模式,避免了其它算法中从众多模式中选择模式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它能够充分利用空间的冗余度.  相似文献   
988.
探讨了在室外低盐度池塘网箱中饲料中w(蛋白)对凡纳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幼虾生长表现和免疫状况的影响.设计6组等能饲料,其w(蛋白)为20%,25%,30%,35%, 40%, 45%;初始体质量为0.28 g左右的凡纳对虾幼虾放养在悬挂于池塘中的18个小网箱中(1 m×1 m×1.2 m),每个处理设置3个网箱,每箱放养100尾幼虾,池塘水的盐度约为10-3,虾自由摄食,饲养期为6周.结果表明,存活率没有显著差异.凡纳对虾的摄食量、特殊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在饲料w(蛋白)从20%增长到40%时随w(蛋白)增加而显著增加,蛋白质效率和氮保留效率则饲料w(蛋白)最低(20%)和最高(45%)的组显著低.全虾和肌肉粗蛋白含量随饲料w(蛋白)增加而显著增加.肝胰脏糖原和肝脂肪含量在饲料w(蛋白)从20%升至35%时随饲料w(蛋白)增加而显著降低,在饲料w(蛋白)高于35%的组中随饲料w(蛋白)加而显著升高,而肌糖原在饲料w(蛋白)从20%增至30%时显著降低,在饲料w(蛋白)高于30%的组间无显著差异.肌脂肪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血淋巴细胞总数、血淋巴蛋白和血蓝蛋白含量、酚氧化酶活性、盐度应激测试存活率只有饲料w(蛋白)为20%的组显著低于其它各组,在饲料w(蛋白)高于20%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从本试验表明,在低盐度室外池塘中,凡纳对虾幼虾在自由摄食条件下,生长表现对饲料w(蛋白)的反应表明其适宜饲料w(蛋白)在40%,饲料w(蛋白)低于30%导致w(肝糖原)和w(肝脂肪)显著增高,饲料w(蛋白)低于20%导致免疫状况降低.  相似文献   
989.
于广东省东莞市植物园3个不同郁闭度处理的生态公益林改造样地,观测了18个树种光合响应曲线与生长量指标.并通过模型拟合求得其最大光合速率(Am)、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以及表观量子产量(Φ)等光合参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根据这些参数推断其喜光和耐荫性.最后将这些树种的光适应性归溪3大类:喜光类、喜光耐荫类和耐荫类.并根据这些树种的生长指标及其生物生态学特性,提出在进行生态公益林林分改造的树种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一是根据不同林分选择相应的改造树种;二是依据群落动态演替规律进行树种配置.  相似文献   
990.
一类不确定性决策问题的变权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灰色系统理论和模糊数学为基础,探讨了多属性决策问题中所包含的不确定性可以用灰色模糊数表示的情况,提出了基于灰色模糊信息的多属性决策的概念.利用分析方法和技巧,融合变权和熵权误差分析法,构建了灰色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的算法,直接由灰色模糊决策矩阵确定变权的基础权重和上确界,使算法在理论上更加严谨可靠,为不确定型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给出的算例说明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