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768篇 |
免费 | 4896篇 |
国内免费 | 5865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5987篇 |
丛书文集 | 2975篇 |
教育与普及 | 514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91篇 |
现状及发展 | 481篇 |
研究方法 | 1篇 |
综合类 | 9318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687篇 |
2023年 | 814篇 |
2022年 | 1795篇 |
2021年 | 1990篇 |
2020年 | 1805篇 |
2019年 | 1489篇 |
2018年 | 1456篇 |
2017年 | 1788篇 |
2016年 | 2104篇 |
2015年 | 3264篇 |
2014年 | 4463篇 |
2013年 | 5243篇 |
2012年 | 5951篇 |
2011年 | 6978篇 |
2010年 | 6569篇 |
2009年 | 7089篇 |
2008年 | 8004篇 |
2007年 | 7701篇 |
2006年 | 6713篇 |
2005年 | 5768篇 |
2004年 | 5319篇 |
2003年 | 3559篇 |
2002年 | 3482篇 |
2001年 | 3189篇 |
2000年 | 2761篇 |
1999年 | 1288篇 |
1998年 | 407篇 |
1997年 | 420篇 |
1996年 | 125篇 |
1995年 | 128篇 |
1994年 | 128篇 |
1993年 | 315篇 |
1992年 | 174篇 |
1991年 | 177篇 |
1990年 | 118篇 |
1989年 | 86篇 |
1988年 | 54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21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20篇 |
1958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19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不同质子酸掺杂对苯胺电聚合速率影响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循环伏安方法在不同质子酸掺杂下电化学聚合苯胺,并以聚合电量随循环次数的变化测定苯胺电聚合的速率.结果表明苯胺的聚合速率受[H ]的强烈影响:当[H ]低于7.5 mol/L时,苯胺的聚合速率与[H ]之间是一级反应,苯胺溶液中[H ]的存在加速了苯胺的聚合;当[H ]高于7.5 mol/L时,苯胺的聚合速率与[H ]之间是零级反应.建立了质子酸对苯胺电化学聚合的有关速率方程,该速率方程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92.
多层工业厂房设备耦联振动的动力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结构优化设计的基本理论,接着对泰山某水泥厂多层厂房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动力特性分析和共振校核;最后对该厂房提出6套抗振加固优化方案,综合分析了各设计参数对厂房动力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所选择的优化方法简便有效,为优化多层工业厂房结构的整体动力特性,改进抗振设计提供了途径和依据. 相似文献
93.
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基于包对技术的端到端路径容量测量中背景流量、数据包异常和时钟精度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利用模拟和测量的方法对包对的行为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为了克服上述因素的影响,制定和实现了基于数据包四元组的优化策略,从而提高了路径容量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4.
建立了飞艇的传热数学模型,包括热平衡方程,太阳直射辐射、天空散射辐射、地面反射辐射、大气长波辐射、地球长波辐射、对流换热,以及飞艇内表面之间的辐射换热等。在此基础上,对平流层飞艇悬浮过程中壳体和浮升气体的温度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定点悬浮过程中平流层飞艇壳体的三维温度分布和飞艇浮升气体昼夜变化规律,重点分析了壳体辐射物性(太阳吸收率和发射率)对浮升气体温度昼夜变化和飞艇壳体温度分布非均匀性的影响,从而便于计算和分析由热问题引起的壳体应力,为飞艇壳体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5.
通过高效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通流部分的气动性能,对叶轮进行优化改进,扩容改造,从而提高效率,可靠性,安全性.主要采用FLUENT,在双参考坐标系下,利用有限体积法对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程进行数值离散,选用标准k-s湍流模型,SIM-PLEC方法求解,对原模型泵进行非设计工况下内部流场的叶轮和蜗壳的耦合数值模拟,主要是变转速和变流量调节.得出变转速调节下全流场的速度和压力分布均与原模型相似,但转速过低时则出现明显不同;变流量模拟时,无论是大流量还是小流量,在叶轮流道和蜗壳区均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回流和漩涡区,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原模型蜗壳提出了一些改造意见,指出了偏心蜗壳在蜗舌处的回流情况较对称蜗壳好一些. 相似文献
96.
97.
多角度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apertureradar,SAR)成像是实现多SAR信息融合的重要方式.对提高成像分辨率.重构目标轮廓进而提高雷达目标检测或分类性能具有基础性价值.由于各传感器发射信号和测量位置的多样性,实现多角度SAR成像具有挑战性.如何在噪声干扰情况下快速实现多角度SAR成像是一个新问题.本文建立了基于压缩感知的多角度SAR测量模型.通过对测量矩阵的分析,证明多角度SAR测量角度范围、发射信号载频和空间采样位置是影响成像性能的关键因素,研究了目标空间离散间隔对成像质量和分辨率的影响.以上述分析为基础,本文对多角度SAR发射信号载频和测量位置进行设计,构建满足约束等距性的测量矩阵.针对测量矩阵阶次较高的问题,文章提出用分段正交匹配追踪(stagewiseorthogonalmatchingpursuit,STOMP)进行模型求解,在测量矩阵欠定严重的情况下,该算法可以迅速求得模型最优稀疏解.在实验环节.通过分析多角度SAR参数对成像性能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结论.实验验证了模型和相应求解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98.
人工关节假体的置换与长期植入后的失效问题将造成关节组织不可恢复的损失,小块可降解骨软骨关节支架具有恢复病变关节的力学环境和诱导新生组织生长的能力,为大尺寸关节病变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大面积深层病变软骨关节病变位置的生理结构与力学环境的分析,以及多材料复合关节支架的仿生制造与手术方案是治疗方案开发的难点.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多材料关节支架的仿生设计与制造技术和植入方法.以诱导组织生长为导向,选择聚乙二醇凝胶(polyethyleneglyco,PEG)、β-磷酸三钙陶瓷(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聚乳酸(polylactide,PLA)等生物材料开发新型支架;以羊膝关节为研究对象,通过反求工程、有限元分析和3D打印技术,利用有限的影像学数据信息,建立膝关节模型和易病变软骨区域;基于支架生理结构特征与关节缺损区机械承载能力的映射关系,建立大块仿生骨软骨支架的结构与稳定性固定结构.实验证明该支架在置换初期较好地恢复了缺损关节的力学环境.所提出的方法和支架有望为大面积骨软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9.
运用BP神经网络对用CCD拍到的基桩图片进行识别,包括BP神经网络的输入、输出层的设计,隐层节点的选取等。实验结果表明,经大量基桩样本的训练后,BP神经网络能将拍到图片中的基桩有效地识别出来,且达到较高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00.
李登实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1):45-48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是目前应用较多的访问控制策略,针对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缺乏对工作流程的表达且不能够保证角色互斥原则的不足,结合我国企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的特点,改进了工作流模型中过程分解方法,将原子任务和原子任务间的相互关系加入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