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85篇 |
免费 | 225篇 |
国内免费 | 308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48篇 |
丛书文集 | 151篇 |
教育与普及 | 92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7篇 |
现状及发展 | 51篇 |
研究方法 | 24篇 |
综合类 | 5333篇 |
自然研究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4篇 |
2023年 | 61篇 |
2022年 | 100篇 |
2021年 | 99篇 |
2020年 | 79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68篇 |
2016年 | 65篇 |
2015年 | 117篇 |
2014年 | 173篇 |
2013年 | 162篇 |
2012年 | 166篇 |
2011年 | 180篇 |
2010年 | 159篇 |
2009年 | 213篇 |
2008年 | 241篇 |
2007年 | 252篇 |
2006年 | 201篇 |
2005年 | 189篇 |
2004年 | 139篇 |
2003年 | 133篇 |
2002年 | 125篇 |
2001年 | 162篇 |
2000年 | 174篇 |
1999年 | 338篇 |
1998年 | 293篇 |
1997年 | 290篇 |
1996年 | 274篇 |
1995年 | 231篇 |
1994年 | 185篇 |
1993年 | 176篇 |
1992年 | 151篇 |
1991年 | 146篇 |
1990年 | 128篇 |
1989年 | 103篇 |
1988年 | 95篇 |
1987年 | 68篇 |
1986年 | 45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1974年 | 2篇 |
1971年 | 1篇 |
1967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51.
本文用正电子湮没寿命方法研究了形变纯铜缺陷产生的特点及其运动规律,讨论了位错密度和形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正电子寿命方法研究形变缺陷的适用范围。对试样所作的TEM观测得到与正电子寿命方法定性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52.
唐孟雄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2)
本文利用弹性理论推导了煤层底板任意点的应力计算公式。提出了通过计算岩石的强度指数来预计煤层底板的破坏深度。依据底板破坏深度与承压水的“原始导高”的关系预测煤层底板突水的可能性,并以现场实测数据验证了这种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图5,表2,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53.
本文论述以硫酸铜代替氯化亚铜作为溴氨酸与芳胺缩合反应催化剂,收到了反应速度快,反应温度低,产品质量好,操作简便等效果。 相似文献
54.
本文采用分组综合和优化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以气液压缸作为主动件的平面六杆Stepheson型机构用作函数发生器的综合方法,全部求解过程采用了线性迭加技术,且设计点数不受待定参数的限制。 相似文献
55.
发现了P538与P204的混合溶剂对文题有很强的协同效应。研究了该体系的萃取行为和性质,考察了混合溶剂的配比、磷酸浓度、两相接触时间、温度等因素对萃取行为的影响,从而确定了分离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298K;平衡时间420s;溶剂配比为等摩尔的P538与P204及含40(v)%煤油;相比为1/2,2级逆流萃取;反萃取为:反萃余相浓度(?)=4.4kg/m~3,相比为1,温度298K,盐酸浓度为6kmol/m~3,理论级数为3级。初步研究了该协萃体系的萃取机理,萃合比为2。 相似文献
56.
57.
实验选用体重200—250g S.D.系健康大鼠27只.雌雄不拘。浸水应激6小时后致大鼠产生应激性胃溃疡,并观察猪颌下腺活性肽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如下:对照组动物胃溃疡面积密度为17.9±1.43%(平均值±标准误.下同);应激前30分钟腹腔注射颌下腺活性肽0.1mg 组溃疡面积密度为19.1±2.62%;0.2mg 组溃疡面积密度为10.7±1.78%,较对照组减少40.2%(P<0.01);0.5mg 组溃疡面积密度为5.3±0.96%。分别较对照组和0.2mg 组减少70.4%(P<0.001)和50.5%(P<0.01)。统计表明,大鼠胃溃疡面积密度与活性肽注射剂量呈明显的负相关(r=-0.9302,P<0.05)。本工作提示,猪颌下腺活性肽具有阻止或减轻大鼠应激性溃疡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58.
汤建渝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
本文介绍了AppLE—Ⅱ微机一些常见的故障和故障检测方法;阐述了如何判断故障出现在电源、主机和磁盘驱动器上的步骤;给出了主要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59.
污灌系统氮素在土壤中的转化与渗漏污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原状土体模拟试验,以多次污灌废水浓度的C+2S为进水浓度,揭示了污灌废水中氨氮在土壤中的转化规律以及引起地下水污染的原因,提出了污灌的农用与防止地下水污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0.
本文是文献[1]的第二部分。在此主要考察了同种中间产物的二重非线性终结反应系统的演化规律、稳定性及临界失稳点的涨落特征。通过对其反应扩散方程和非线性主方程的求解分析,得到了它的临界失稳曲线,发现它与线性终结的自催化三分子模型的反应系统有许多相似之处。其演化过程中出现的热力学分枝和涨落耗散规律也基本一致,只是失稳点的临界值有所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该类反应系统的特征主要不是由终结过程的重次决定的。讨论表明:二重非线性终结三分子自催化反应系统的性质由其终结过程决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