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1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In order to get hematopoietic cells from embryonic stem (ES) cells and to study development mechanisms of hematopoietic cells, the method of inducing embryonic stem cells to hematopoietic cells was explored by differenciating mouse ES cells and human embryonic cells in three stages. The differentiated cells were identified by flow cytometr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Wright’s stain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mbryoid bodies (EBs) could form when ES cells were cultured in the medium with 2-mercaptoethanol (2-ME). However, cytokines, such as stem cell factor (SCF), thrombopoietin (TPO), interleukin-3 (IL-3), interleukin-6 (IL-6), erythropoietin (EPO) and granular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CSF), were not helpful for forming EBs. SCF, TPO and embryonic cell conditional medium were useful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mouse EBs to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s. Eighty-six percent of these cells were CD34+ after 6-d culture.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s differentiated to B lymphocytes when they were cocultured with primary bone marrow stroma cells in the DMEM medium with SCF and IL-6. 14 d later, most of the cells were CD34CD38+. Wright’s staining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showed that 80% of these cells were plasma-like morphologically and immunoglubolin positive. The study of hematopoietic cells from human embryonic cells showed that human embryonic cell differentiation was very similar to that of mouse ES cells. They could form EBs in the first stage and the CD34 positive cells account for about 48.5% in the second stage.  相似文献   
52.
针对柔性作业车间动态调度问题构建以平均延期惩罚、能耗、偏差度为目标的动态调度优化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深度Q学习神经网络的量子遗传算法。首先搭建基于动态事件扰动和周期性重调度的学习环境,利用深度Q学习神经网络算法,建立环境■行为评价神经网络模型作为优化模型的适应度函数。然后利用改进的量子遗传算法求解动态调度优化模型。该算法设计了基于工序编码和设备编码的多层编码解码方案;制定了基于适应度的动态调整旋转角策略,提高了种群的收敛速度;结合基于Tent映射的混沌搜索算法,以跳出局部最优解。最后通过测试算例验证了环境-行为评价神经网络模型的鲁棒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优化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3.
本文给出了求解Fisher类方程孤波解的一种新方法——待定参数法.每个方程可得到两族孤波解  相似文献   
54.
利用MSComm实现串口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SComm通信控件提供了一系列标准通信命令的接口,可以用它创建全双工的、事件驱动的、高效实用的通信程序。本文通过MSComm控件实现串口通信,以VISUAL BASIC6.0为开发平台,详述了如何实现高效率、稳定的数据发送和接收。  相似文献   
5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是否拥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高员工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要培养与培训企业员工终身学习能力。本文以企业员工终身学习能力培养为研究对象,阐述企业如何培养员工的终身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6.
以脱乙酰度为90%壳聚糖为原料,制备膨润土负载壳聚糖复合吸附剂,用于吸附含镉废水溶液中的Cd2+.探讨壳聚糖负载量、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加入量、Cd2+初始质量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初始质量浓度为10mg/L的含镉模拟废水溶液,在膨润土与壳聚糖质量比为1∶0.03,加入量为8g/L,pH=6,吸附时间为50min的条件下,Cd2+的去除率在94%以上.该吸附剂经再生处理后可循环使用4次.  相似文献   
57.
为探究煤岩抗压强度随材料配比变化的关系,满足实验模拟煤壁强度特性的要求,基于不同配比的煤岩试样,开展单轴加载实验.分析不同材料配比下煤岩的强度特征、变形特征及劈裂形态,研究并确定煤岩抗压强度与煤岩材料配比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在实验研究范围内,随着煤粉与水泥配比的增大,煤岩抗压强度呈指数关系减小,其拟合关系式为σc=92.124e-1.0969ξ.根据煤岩材料不同配比下的强度大小,结合其煤岩坚固性系数关系,可以判别煤岩体类型,为实验模拟煤壁强度特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8.
用微乳液法制备ZnO纳米线, 对材料的形貌和结构进行透射电镜表征和Raman光谱表征, 并设计超短脉冲Z扫描实验, 研究ZnO纳米线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 结果表明:制备的材料尺寸均一、结晶良好, 具有较好的紫外区激子发光特性; ZnO纳米线三阶非线性光学折射率为正值, 其三阶非线性光学极化率比体相ZnO高约3个数量级. 因此制备的ZnO纳米线材料具有较好的光学和非线性光学性质.  相似文献   
59.
铅锌矿区土壤真菌响应重金属污染的群落组成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土壤真菌适应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的群落组成变化,以云南省勐糯铅锌矿区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重金属含量和理化性质聚类分析,选取5个重金属高污染和4个低污染样品为代表,提取土壤样品总DNA,利用Illumina Mi Seq测序技术对其进行测序分析,并在门、纲、目、科、属、种水平上,分析比较真菌的群落组成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浓度重金属污染样品中,未被分类真菌占绝对优势,其次是Aspergillus,Un--s-Clavulinaceae sp.及Un--s-fungal sp.ARIZ L453等。污染低的样品中未被分类真菌也含有较高丰度,但低于高污染样品,其次是Geastrum,Aspergillus和Mortierella等。利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RDA)分析重金属对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发现Pb含量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极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寻找表征重金属污染程度的"核心微生物"奠定一定的理论及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0.
针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密集特征金字塔网络的检测算法。首先,利用残差神经网络提取原始图像特征,构建特征图。其次,跨尺度连接多个特征层获取超密集特征金字塔,建立多尺度的高层语义特征映射,增强特征传播和重用。然后,再利用区域建议网络提取每层金字塔的候选区域输入检测网络。最后,通过融合候选区域及其周边上下文信息,将检测网络注意力集中至海域以抑制虚警,并为分类器计算置信度和边框回归提供补充信息。多组仿真实验证明,所提网络框架设定合理且检测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