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9篇
系统科学   15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37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回顾了传统的地震危险性评估的方法,介绍了基于离散事件仿真的地震风险评估方法,并以云南省永胜县为例,运用2类不同的方法对永胜县面临的地震风险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永胜县的地震烈度超越概率曲线.结果显示2类不同评估方法的结果有着很高的吻合度;结合保险行业地震风险管理的实际需求进一步讨论了基于离散事件的地震模型的优点及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562.
研究高海拔原始暗针叶林次生植被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生态优势度SN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分析不同恢复时间序列次生植被各层次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次生植被在垂直结构上,灌木高度总体呈增加趋势,草本高度变化不明显;在水平结构上,灌木层盖度与草本层盖度变化一致,都呈增加趋势;次生植被物种出现了消长变化,灌、草层优势种发生了变化;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H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草本正好相反.群落优势度指数与均匀度指数、Shannon指数以及物种丰富度呈相反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在恢复时间梯度上,优势种和亚优势种的变化改变了群落优势度.  相似文献   
563.
以杂交水稻宜香1577和Ⅱ优838为材料,主要针对不同时期植株各部位氮质量分数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根据不同品种的植株所需氮量和土壤供氮能力对杂交水稻生产中的氮肥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不同时期植株体内氮质量分数差异主要反映在不同部位氮质量分数的差异上.不同品种从播种到成熟的过程中,植株体内氮质量分数不断增加,说明植株一直在吸氮.杂交水稻生产所需氮肥除了靠施化肥供给外,土壤也能提供比较丰富的氮素养料,在施氮肥时必须结合土壤供氮这一因素,综合考虑肥料用量.  相似文献   
564.
小麦免耕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小麦免耕栽培技术,采用三个因素三个水平正交设计L9(34),研究种植方式、覆盖物和施肥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之间小麦产量差异极显著,但处理与对照产量的差异均不显著.种植方式之间产量差异极显著,预留行种植8行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另外2种种植6行的产量;农家肥盖种的产量显著高于另外两种盖种的产量;施肥量之间产...  相似文献   
565.
首次提出了重庆市江津区种植柑橘W.默科特的成本与收益.种植该品种的果农可根据自己的特定果园利用该研究成果进行成本与收益预算.  相似文献   
566.
Using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s, proxies of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and climate simulation outputs, we synthetically analyzed the regularities of decadal-centennial-scale changes in the summer thermal contrast between land and ocean and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the East Asian monsoon region during the past millennium; compare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EASM) circulation and precipitation in the present day, the Little Ice Age (LIA) and the Medieval Warm Period (MWP); and explored their links with solar irradiance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over the last 150 years, the EASM circulation and precipitation, indicated by the temperature contrast between the East Asian mainland and adjacent oceans, had a significant decadal perturbation and have been weaker during the period of rapid global warming over the past 50 years. On the centennial time scale, the EASM in the MWP was strongest over the past 1000 years. Over the past 1000 years, the EASM was weakest in 1450-1570. When the EASM circulation was weaker, the monsoon rain belt over eastern China was generally located more southward, with there being less precipitation in North China and more precipit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therefore, there was an anomalous pattern of southern flood/northern drought. From the 1900s to 1920s, precipitation had a pat- tern opposite to that of the southern flood/northern drought, with there being less precipit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and more precipitation in North China. Compared with the case for the MWP, there was a longer-time-scale southern flood/northern drought phenomenon in 1400-1600. Moreover, the EASM circulation and precipitation did not synchronously vary with the trend of global temperature. During the last 150 years, although the annual mean surface temperature around the world and in China has increased, the EASM circulation and precipitation did not have strengthening or weakening trends. Over the past 1000 years, the weakest EASM occurred ahead of the lowest Northern Hemispheric temperature and corresponded to the weakest solar irradiance.  相似文献   
567.
研究了含油金刚石纳米制冷剂(即由制冷剂R113、润滑油VG68和金刚石纳米颗粒组成的纳米流体)的核态池沸腾换热特性,分析了金刚石纳米颗粒对含油制冷剂核态池沸腾换热的影响.实验中饱和压力为101.3 kPa;热流密度为10~80 kW/m2;纳米油(纳米颗粒和润滑油的混合物)的质量分数为0~5%;在纳米油中金刚石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0~15%.实验结果表明:金刚石纳米颗粒增强了含油制冷剂的池沸腾换热,在测试工况下换热系数最大可增加63.4%,并且增加幅度随纳米油中纳米颗粒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纳米油质量分数的降低而增加.开发了含油纳米制冷剂池沸腾换热关联式,关联式预测值与94%的实验数据偏差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568.
高精度千赫兹重复频率卫星激光测距系统及实测结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千赫兹重复频率激光测距具有目标捕获快、回波数多、测距精度高、标准点数据密度高等优点, 已成为国际激光测距技术的发展趋势. 针对千赫兹激光测距系统,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采用皮秒脉宽千赫兹频率激光器和高精度事件计时器, 研制了纳秒级控制精度的事件模式距离门控及后向散射避免电路, 设计开发高实时性控制软件和数据预处理软件, 建立了高精度千赫兹重复频率卫星激光测距系统, 实现了从低轨到中高轨卫星千赫兹重复频率常规观测和低轨道卫星白天测距, 测距精度7~12 mm, 并在国际上首先实现了同步轨道卫星千赫兹重复频率激光测距. 与低重复频率激光测距相比, 激光测距有效回波数和标准点数据密度有数量级增加, 测距精度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569.
有机农药和含铜、锌等无机农药协同毒性作用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本占  范瑞梅  盛治国 《科学通报》2011,56(25):2111-2118
目前我们对环境污染物毒性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对某单一化学物质在相对高浓度情况下的研究. 然而, 人们在其一生中很少只暴露于单独某一种化学物质, 而是同时暴露于多种低浓度的化学物质. 从公众健康的角度讲, 大家主要担心的是当两种和两种以上化学物质相互作用时, 两者能否产生不同寻常的协同毒性. 五氯酚、威百亩等有机农药和含铜、锌等无机农药皆被用作通用杀虫剂或木材保护剂, 两者在许多农田和木材保护处理场所附近的土壤和水体以及在普通人群的体液和组织中, 均发现同时共存. 我们最近的研究表明, 这两类物质共存时可以对大肠杆菌产生协同毒性效应, 其协同毒性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两者形成了亲脂性络合物, 促进了细胞对金属离子的吸收和累积. 此类有机和无机污染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亲脂性络合物形成而导致的协同毒性作用, 可能是普遍存在于有机和无机污染物之间的一种共同毒性作用机制. 这一假设是否成立, 尚有待进一步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570.
提出了一种提高p-GaN/i-InGaN/n-GaN 双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外量子效率的方法,即将p-GaN 刻蚀成纳米阵列结构. 我们使用Ni 退火形成微结构掩模, 通过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将p-GaN 刻蚀纳米阵列结构. 同时, 提出了两步刻蚀n-GaN 台面的制作工艺, 以此在形成p-GaN 纳米阵列结构时获得光滑的n-GaN 层表面, 以此改善后续金属电极的沉积. 经测试, 含有p-GaN纳米阵列结构的电池峰值外量子效率可达55%, 比常规p-GaN 膜层基InGaN/GaN 太阳能电池的外量子效率提高了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