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6篇
综合类   3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考虑模型选择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建立基于反应数据的模型选择的贝叶斯概率方法计算框架,用于选择一系列结构模型中的最有可能模型。该方法通过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模型参数识别方法得到模型参数的最有可能值及Hessian矩阵,对于全局可识别情况再结合渐近估计解法得到各模型的证据,进而通过贝叶斯定理得到选择各模型的概率,可以自动对过于复杂的模型进行限制。最后,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模型选择方法用于采用实测滞回曲线数据的密肋复合墙试件的恢复力模型选择中,基于反应数据对选择2种恢复力模型的概率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贝叶斯理论在系统识别中的应用不仅可以识别得到模型参数的最有可能值,还可以识别得到最有可能的模型,并且考虑了模型及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2.
高速磁浮线路圆曲线参数取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磁浮线路设计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是磁浮关键技术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运用行驶动力学理论,对不同速度、横坡、纵坡等条件下的线路平、竖圆曲线参数进行了计算研究,得到了一系列结合线路具体技术条件的参数合理匹配取值,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制定高速磁浮线路设计标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3.
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系统路基上板式轨道的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广州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系统的特点,建立了路基上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系统板式轨道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及动力学微分方程.通过仿真试验,从动力学的角度研究了直线电机与感应板之间的气隙控制技术以及路基上板式轨道的动力特性,为板式轨道的设计、竖错不平顺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4.
青藏铁路典型地段变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冻土区路基变形问题的核心就是研究路基内地温的变化.通过分析青藏铁路典型地段气温地温均低、气温高地温低、气温地温均高3种不同地段在工程热扰动阶段、路基趋于稳定阶段、铁路长期运营阶段的地温变形原始资料,得到相应地段在不同时期的地温和变形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气温、地温均高地段路基抵御未来气温升高的能量积累不足,产生的沉降变形量最大,因此必须采用相应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25.
直线电机轮轨交通线路最小平曲线半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良好的曲线通过能力是直线电机轮轨交通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本文首先对影响线路平曲线最小半径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该系统技术特点确定了其合适的指标值.然后,应用行驶动力学理论,对曲线半径、速度与超高等曲线要素进行初步匹配.再利用所建的直线电机轮轨交通车辆/线路动力学模型分析相关线路参数对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最后,基于广州地铁4号线系统技术规格,提出了该系统线路平曲线最小半径的推荐值.  相似文献   
26.
基于GPS技术的铁路既有线中线测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改建线路襄渝线工程,采用GPS静态定位进行控制测量,并在此基础上研究采用GPS-RTK技术进行线路中线测量.实践表明,这种作业方法可以省掉许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最大限度地减少外业工作量,从而使整个勘测工期达到最短.  相似文献   
27.
多年冻土地区不同入模温度下桩基温度场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基桩传热、地基冻土、大气温度变化、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热、混凝土入模温度变化及其相互作用,建立温度场数值分析模型.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在寒季桩基的回冻过程,混凝土入模温度的提高及其对施工的影响.研究发现,混凝土水化热对地温的扰动随着回冻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回冻两个月后单桩桩身表面处地温平均值在入模温度5℃及12℃条件下分别达到了天然孔地温平均值的57.3%及53%,因此要等混凝土水化热对地温的热扰动完全消除再施工是不现实的.在实际工程中,只要基桩承载力满足施工要求即可.  相似文献   
28.
29.
纤维增强聚合物以其轻质、高强、抗腐蚀、耐疲劳及其温度稳定性而受到土木工程界的日益关注,近年来被广泛地用于各种形式结构的修复与加固,甚至在新结构中也有所应用.本文从约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主要试验结论以及国内外相关设计规范/指南等方面回顾了FRP约束混凝土柱的研究现状,指出今后研究中需要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0.
本文介绍了列车纵向运动仿真的几种常用仿真模型,讨论了各种仿真模型的基本假定、仿真原理和适用场合,重点介绍了列车单元间相互作用的仿真方法.最后还简要介绍了作者在铁路线路纵断面参数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