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7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8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硫酸化茯苓多糖药理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硫酸化茯苓多糖(SP)的急性毒性强弱、药代曲线及其对肾功能的影响.通过灌服不同剂量SP,计算SP的半数致死量(LD50)等;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间段家兔血浆中SP浓度;腺嘌呤复制CRF模型,观察SP对CRF大鼠肾功能的影响.给药后在测定的时间段内(0.33~8 h)SP在血浆中均有分布,1.5 h时达最大;用药30 d后,SP组的尿量、尿肌酐排出显著增加,尿蛋白排出则明显减少,血清Scr和BUN水平有明显的降低,TP和ALB明显增加.因此,SP属低毒类物质;药代出峰时间合适;对大鼠CRF有明显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2.
溶液除湿性能分析和优化的湿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林  陈群  李震  过增元 《科学通报》2010,55(12):1174-1181
引入火积、火积耗散及湿阻的概念, 以揭示溶液除湿系统中水分传递过程的不可逆性和水分传递阻抗、通过分析与传热过程耦合的水分传递过程, 导出了反映除湿过程中水分传递不可逆性的湿阻的表达式, 建立了湿阻与溶液除湿系统除湿性能之间的关系, 并针对不同的运行工况, 分析了集中冷却和均匀冷却方式对溶液除湿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对于绝热型溶液除湿系统, 提高湿空气与溶液间的传质系数可以降低湿阻, 增大除湿量; 当湿空气和溶液之间的流量比较小, 即溶液流量较大时, 应采用预冷的方式来降低溶液除湿系统的湿阻, 提高除湿性能; 而当湿空气和溶液之间的流量比较大时, 应采用均匀内冷型的溶液除湿系统以更加有效地降低湿阻和提高除湿性能.  相似文献   
103.
根据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图,分析了转速调节器、电流调节器的作用,并通过对调节器参数设计,给出了转速和电流的仿真波形。  相似文献   
104.
公共停车场布局问题指的是在包含多个停车需求点和多个候选停车场的规划区域内选择若干个停车场,并确定每个被选择停车场的停车泊位数量。提出一个数学规划模型来优化公共停车场布局,在总投资预算约束下使得所有使用者的总的步行距离最短。该模型考虑了动态多时段停车需求,能够保证每个时间段内的停车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利用此模型,不仅可以确定停车场的数量和位置以及每个停车场的泊位数量,而且还能确定每个时间段上每个停车场的车辆进出数量。通过一个数值算例,利用LINGO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5.
针对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的信号灯控制方案,借助车流波动理论,分析了该类交叉口内部的车流运行时空特性,描述了快速路、入口匝道上的车流在交叉口的排队过程,以交叉口车流总延误最小为目标,快速路与入口匝道的绿时分配以及信号周期为参数,建立了城市快速路入口匝道交通控制优化模型,并通过一个实例对优化模型和求解算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快速路及匝道绿灯时间均满足最低要求而交叉口有效通行时间(信号周期与周期损失时间的差值)仍有富余时,应将富余的可通行时间分配给快速路,以使得交叉口车流总延误最小。快速路入口匝道交叉口的车辆平均延误由优化前的16.76 s下降至13.18 s,同比下降21.36%;匝道最大排队长度由48.82 m缩短至33.28 m,同比下降31.8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